概要: 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迟福林经济体制改革越来越受制于其它领域改革的影响,和谐改革的成功有赖于制度共进,综合改革将成为新趋势。因此,要在中央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建立高层次的改革协调机构,以统筹协调各部门以及中央与地方的利益关系,并由此进一步形成改革的共识和改革的合力,营造良好的改革氛围,为建设和谐社会提供制度保障。 ⒉推进全面的制度创新,充分发挥民间改革的积极性 改革的内在动力在于民间求生存、求发展的本能,真正的改革者是广大群众。从这个角度出发,改革不仅需要高层的统筹协调,而且需要全面的制度创新,充分发挥民间改革的积极性。 安徽省政府研究室主任吴克明我国改革比较有效的路径是:规范在中央,突破在地方。既要加强中央对改革的统筹协调领导,又要鼓励民间与基层地方大胆地闯、大胆地改革。因此,务实的态度是:第一,在改革这个问题上,中央负责制定大方向,搞准大方向,地方政府就不能动摇。第二,放手让地方基层大胆去创新。我国改革的历史表明,许多重要的改革,基本上都是来自于民间和地方基层的创新,如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等。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宏观经济
中国经济需要依靠体制改革解决发展中的问题,标签:调研报告怎么写,调研报告范文,http://www.88haoxue.com
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迟福林经济体制改革越来越受制于其它领域改革的影响,和谐改革的成功有赖于制度共进,综合改革将成为新趋势。因此,要在中央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建立高层次的改革协调机构,以统筹协调各部门以及中央与地方的利益关系,并由此进一步形成改革的共识和改革的合力,营造良好的改革氛围,为建设和谐社会提供制度保障。
⒉推进全面的制度创新,充分发挥民间改革的积极性
改革的内在动力在于民间求生存、求发展的本能,真正的改革者是广大群众。从这个角度出发,改革不仅需要高层的统筹协调,而且需要全面的制度创新,充分发挥民间改革的积极性。
安徽省政府研究室主任吴克明我国改革比较有效的路径是:规范在中央,突破在地方。既要加强中央对改革的统筹协调领导,又要鼓励民间与基层地方大胆地闯、大胆地改革。因此,务实的态度是:第一,在改革这个问题上,中央负责制定大方向,搞准大方向,地方政府就不能动摇。第二,放手让地方基层大胆去创新。我国改革的历史表明,许多重要的改革,基本上都是来自于民间和地方基层的创新,如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等。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宏观经济研究院教授常修泽推进全面的制度创新具体而言,主要是以下五类制度的创新:第一类是民生类制度创新,例如就业(劳动力市场)制度、收入分配制度、社会保障制度,以及医疗卫生和教育制度等同亿万人民的生存和发展息息相关的制度。第二类是活力类制度创新,包括加快国有企业改革、国有事业单位改革,激发社会群体创新等制度创新。第三类是协调类制度创新,例如构建全国统一的、促进一体化发展的大市场体系。第四类是开放类制度创新,我们应该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建立起竞争与自我保护的机制;第五类是政府、社会和政治体制类创新。
⒊当改革过程中出现不可避免的问题时,要“用小的动荡换取大的稳定”
推进改革,不可避免会涉及到改革与稳定的关系问题。为取得最终的胜利,改革需要在保持社会总体稳定的前提下推进,但不能因为出现小的动荡而停止改革。
中国经济改革研究基金会国民经济研究所所长樊纲改革是一个利益关系重新调整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出现一些问题。我们务实的态度应该是不能怕出问题,但是不允许不改革。
中国共产党中央党校研究室副主任周天勇改革的过程必须防止出现大的动荡,但出现一些小的动荡是允许的。我们必须用小的动荡换大的稳定、大的发展。如果没有小的动荡,如果没有注意到利益关系的调整,就换不回大的稳定和发展。
三、未来经济体制改革的基本思路与重点
纵观中国年的经济体制改革历程,每一段历史时期,经济体制改革都各有侧重:年以前,改革的重心在农村;年,《中国共产党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把国有企业改革作为改革的中心环节,“九五”、“十五”仍把国有企业改革作为中心环节提出来;年中国共产党十四大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十六届三中全会则明确提出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原则和任务。从实践的结果来看,改革必须抓住重点。
根据国务院月中旬颁布的《关于××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进一步深化经济体制改革要突出重点、全面推进,立足当前、兼顾长远,创新制度、转换机制,把握大局、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对于新阶段的经济体制改革,重点需要结合温家宝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所提到的“继续深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具体包括经济领域的国有企业改革、财税、金融体制改革、收入分配体制改革、政府管理体制改革、投资体制改革、价格改革以及深化垄断行业的改革和完善现代市场体系改革、促进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等等。
.以政府转型为重点推进改革
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迟福林过去各项改革的顺利推进,相当大程度上依赖于政府转型的进程。未来五年,预计我国的改革将发生三个大的变化:第一,由微观体制改革向宏观管理体制改革的推进和转变;第二,由竞争性领域的改革向垄断性领域改革的推进和转变;第三,由经济体制改革向社会体制改革的推进和转变。这三方面改革的推进和转变,在相当大程度上依赖于政府转型。政府自身的建设和改革,客观上已经成为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和重点。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宏观经济研究院研究员丁元竹实现政府改革的战略性突破, 《中国经济需要依靠体制改革解决发展中的问题(第2页)》出自:www.88haoxue.com网
www.88haoxue.com
至少有六个关键点需要高度重视:一是政府改革要高度重视制度设计和整体设计;二是真正树立法制在政府改革中的权威;三是改进政府公共政策制定系统,使之真正代表公正、公平与正义;四是对官员要有更严厉的管理手段;五是防止政府旧体制的复归;六是要跳出行政层面的单一思维,解决政府管理中的深层次问题。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会长高尚全应把政府治理改革作为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来抓。政府改革应该是下一步改革的中心环节,或者说是重点。要从政府治理改革入手,转变政府职能,依法行政,使政府转变为公共服务型政府,转变为公共产品的提供者、经济社会环境的创造者、人民权利的维护者。
.加快公共财政体制改革
东北财经大学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院院长吕炜推进政府改革,必须推进财税体制改革。如果各级政府的财权与事权关系没有理顺,整个政府体制运行将受到干扰,政府也无法有效地为社会提供公共产品。因此,深化财税体制改革,是加快政府改革的一个核心。我国的经济转轨本质上是一个经济体制市场化和财政公共的过程。因此,公共财政的改革对我国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作用。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Tag:调研报告,调研报告怎么写,调研报告范文,报告总结 - 调研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