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要: 2、明晰产权。一是制定林改实施方案。全县7个镇的119个村和1806个组的村组林改方案严格按照“两上两下”、“两个三分之二”和“四签两不准”的程序操作,保证了林农的参与权,体现了广大群众的真实意愿,落实了林改还权让利的惠民政策。二是认真做好林权登记。严格按照省林改办《确权发证操作规范》操作,做到了权属明晰,登记准确,程序合法,申请材料齐全,证明材料合法有效,并对林权登记进行了一、二榜公示和发证前公示。三是签定和完善了各种经营形式的林地承包合同,做到了产权归属清晰,权责明确。四是国集联营签定和完善了合同,调整了利益分配,落实了政策性让利要求。五是建立了“三室”。建立了林权登记发证室、林权证打印室、林权档案室,配备了施配备了专职林权登记、打印和档案管理人员及必要的安全保护设施,建立了相应的工作制度,做到确保林权资料和档案完整、规范、准确、安全和有效利用。 3、减轻税费。一是实行“两取消、两调整、一规范”。按照赣发[2004]19号和赣财综[2004]80号文件精神,对涉林收费项目及标准进行了全面清理,取消了木竹农业特产税和县、镇、村出台的所有木竹不合理收费
关于*县林业产权制度改革的调研报告,标签:调研报告怎么写,调研报告范文,http://www.88haoxue.com
2、明晰产权。一是制定林改实施方案。全县7个镇的119个村和1806个组的村组林改方案严格按照“两上两下”、“两个三分之二”和“四签两不准”的程序操作,保证了林农的参与权,体现了广大群众的真实意愿,落实了林改还权让利的惠民政策。二是认真做好林权登记。严格按照省林改办《确权发证操作规范》操作,做到了权属明晰,登记准确,程序合法,申请材料齐全,证明材料合法有效,并对林权登记进行了一、二榜公示和发证前公示。三是签定和完善了各种经营形式的林地承包合同,做到了产权归属清晰,权责明确。四是国集联营签定和完善了合同,调整了利益分配,落实了政策性让利要求。五是建立了“三室”。建立了林权登记发证室、林权证打印室、林权档案室,配备了施配备了专职林权登记、打印和档案管理人员及必要的安全保护设施,建立了相应的工作制度,做到确保林权资料和档案完整、规范、准确、安全和有效利用。
3、减轻税费。一是实行“两取消、两调整、一规范”。按照赣发[2004]19号和赣财综[2004]80号文件精神,对涉林收费项目及标准进行了全面清理,取消了木竹农业特产税和县、镇、村出台的所有木竹不合理收费项目;出台文件调整了育林基金平均计费价格和集体林育林基金分成比例;规范了增值税、所得税征收范围。二是建立健全制度。建立健全了林农负担检测、信访举报、案件查处等各项制度,对各种乱收费和加重林农负担的行为进行了严肃查处;公布了清理后的涉林税费项目及标准,并定期向林农发布了木竹收购指导价。
4、放活经营。我县严格按省林业厅文件要求,下达了20xx年木材生产计划,并落实到农户;木竹采伐指标实行公示制度,林木采伐许可证由林木所有者直接申请,对符合条件的做到即审即批;对垄断经营和地区封锁规定进行了全面清理和废止,制定了允许林木所有者自主经营的政策;向社会公布了举报电话:4291611、4294509,畅通了基层反映问题的渠道;制定了木竹采伐证、运输证、检疫证审批的便民措施。
5、规范流转。集体山林流转坚持严格遵循有利于保护、培育和合理利用森林资源;坚持有利于保持水土,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坚持自愿、平等、合法;坚持不改变林地的性质;坚持不得损害国家、集体和社会公共利益的原则,做到流转规范,落实山林流转的协商让利政策,充分尊重了承包经营者的主体地位,确保无强迫或阻碍流转,无擅自截留和扣缴承包者流转收益现象,做到了林改其间国有、集体林地暂停流转。
6、确保稳定。一是对群众来信来电来访安排了专门机构、人员接待。二是山林权属争议调处实行分级负责制,按照组内纠纷不出组、村内纠纷不出村、镇里纠纷不出镇的原则处理,及时把矛盾、纠纷消除在基层,确保林区稳定。自开展林改以来,全县未发生乱砍滥伐、森林火灾、纠纷械斗重大案件,林政资源保护管理秩序明显好转。
7、群众满意。群众对林改操作反映良好,参与林业建设、保护森林资源的积极性明显提高,造林数量增加,来自林业收入占人均收入比重增加;群众无对林木被侵占、偷盗的反映,产权保护得到保障。
8、做法经验。总结提炼出了一套完整可供学习借鉴的林改材料,涌现出一批先进人物和事迹;形成了具有参观学习价值的示范点。
(三)、镇村积极配合
各镇村充分认识到林改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积极配合,发挥各自的主动性和灵活性,掀起了林改热潮。
1、成立了由镇村书记为组长的镇、村林改领导小组,并及时召开了动员大会,会议已开展到了村组长、农户。
2、落实了林改办公场所,制定了相关工作制度。
3、加大了宣传,张贴、悬挂了林改宣传标语。
(四)、狠抓宣传发动,营造浓厚氛围。
在充分认识到这次林改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艰巨性和复杂性,认识到群众是林改基础的 《关于*县林业产权制度改革的调研报告(第2页)》出自:www.88haoxue.com网
www.88haoxue.com
前提下,我们进行了多种形式的林改宣传,使广大林农真正了解林改、支持林改、参与林改,确保林改顺利进行。在形式上,采取印发信件和问答手册、悬挂横幅、电视专题、巡回宣传咨询等多种宣传形式:一是印发《致全县林农朋友的一封信》4万封和《林业政策和法律法规知识问答》3.5万册。二是县广电局对林改工作进行了电视专题报导。三是在赣南日报上发表了《**林改惠民众》和《**林业实现生态与产业双赢》等有关林改成效的报道。四是全县悬挂宣传横幅120条。五是县里组织宣传车在各镇村巡回宣传,县、镇两级组织了林改咨询队到各镇、村开展咨询活动。六是各镇、村、组采取了标语、固定宣传牌、专栏等各种形式进行宣传,各镇村张贴了宣传标语1万多条,编写专栏2千多期。七是编排了文艺节目,县林业局和爱乐客家艺术团协商组建了林改巡回演出宣传队,深入镇村演出宣传林改政策。八是编印了林改简报共12期,下发至各镇林改办,及时反映林改动态,交流做法经验;使林改政策家喻户晓,深入人心,形成全县上下关心林改、支持林改、 参与林改的良好氛围。
(五)、狠抓林权改制资金的管理。
建立好各级林权改制资金的回收、使用和监督管理制度,防止国有、集体资产流失,确保足额回收,合理使用,有偿投入,滚动发展。
四、林业产权制度改革配套情况
1、切实减轻税费,不折不扣地落实了省委19号文件精神;
2、县林业局机关、林业工作站、木材检查站和森林消防大队等林业行政事业单位的人员工资和工作经费全部纳入了县财政预算,并妥善解决了人员编制,保证了林业部门的正常运转。目前林业行政事业单位核定编制数行政编19人,事业编99人,共118人(其中林业工作站31人,木材检查站24人)。
3、规范了林业行政审批行为,制定并印发了《**县林政资源管理规定》;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Tag:调研报告,调研报告怎么写,调研报告范文,报告总结 - 调研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