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88好学网范文常识报告总结调查报告关于中东部地区农村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调查报告» 正文

关于中东部地区农村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调查报告

[10-20 23:18:38]   来源:http://www.88haoxue.com  调查报告   阅读:680

概要: 表1-调查村基本情况(2005年4月) 村名 人均纯收入/元 人均耕地/亩 至乡镇距离/公里 交通环境 生态环境 合作医疗 特色产业 店子村 1690 0.5 10 乡间公路 高寒山区 无 中药材种植、贩运、制砖 龙潭村 1754 0.94 2 县级公路 半山区 无 劳务输出 李家店村 600 5 1 乡间公路 干旱缺水 无 粮食种植 后川村 1458 0.5 20 县级公路 山林区 有 农家乐 庄科村 600 0 25 乡间便道 阴湿山区 无 茶叶种植 油坊坝村 800 0 30 乡间便道 阴湿山区 无 茶叶种植 注:1.庄科村和油坊坝村人均约2亩耕地已全部退耕还林。 2.2005年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为1980元.

关于中东部地区农村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调查报告,标签:调查报告怎么写,调查报告范文,http://www.88haoxue.com
   表1-调查村基本情况(2005年4月)
   村名
   人均纯收入/元
   人均耕地/亩
   至乡镇距离/公里
   交通环境
   生态环境
   合作医疗
   特色产业
   店子村
   1690
   0.5
   10
   乡间公路
   高寒山区
   无
   中药材种植、贩运、制砖
   龙潭村
   1754
   0.94
   2
   县级公路
   半山区
   无
   劳务输出
   李家店村
   600
   5
   1
   乡间公路
   干旱缺水
   无
   粮食种植
   后川村
   1458
   0.5
   20
   县级公路
   山林区
   有
   农家乐
   庄科村
   600
   0
   25
   乡间便道
   阴湿山区
   无
   茶叶种植
   油坊坝村
   800
   0
   30
   乡间便道
   阴湿山区
   无
   茶叶种植
   注:1.庄科村和油坊坝村人均约2亩耕地已全部退耕还林。
   2.2005年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为1980元.
    
   存在的主要问题
   1.一些利益导向政策失去或根本没有发挥倾斜作用
   进入21世纪以来,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加大了对农村计划生育家庭的利益倾斜力度,出台了一系列有利于计划生育户发展生产、改善生活条件的少生快富政策和项目,其中,特别突出地反映在利用社会资源对计划生育家庭进行利益倾斜的政策中。但是,据我们调查,这些政策在贫困地区没有实现预期的目标,让实行了计划生育的群众感到:“少生没能致富,奖励了也没受益”,这一问题突出地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政策调整带来的利益倾斜消失
   2003年以前,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的一些惠农、支农政策、项目,由于限定了受益条件,其受益范围较小,只能覆盖部分农户。计划生育部门利用这种特点,与相关部门协商,适时地出台了一些政策和规定,将计划生育户优先纳入这些政策和项目的受益范围,使农村的计划生育户享受到了许多实惠,对改变了农民的生育观念产生了一定程度的积极作用,减轻了计划生育工作的难度。但是,近两年以来,这些政策的受益面扩大到西部地区全体农村居民,在一村、一乡,甚至一县范围内,都不存在对部分农户的特殊照顾和优先安排的需要,于是,计划生育户从这一部分政策和项目中得到的优先、优惠自然消失,如免农业税、粮食直补、免义务工以及20xx年开始实施的“西部地区农村免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杂费”、免费发放书本和每人每天一元钱的寄宿补助的政策等,都由原来的特殊权利变为普遍权利,由优先受益变为同时受益,原有的优先优惠条件不再发挥作用。另一些针对特殊人群的政策,如特殊困难家庭医疗救助、民政口的社会救助政策等是针对极少数特殊人群的,由村民代表大会选举、公议决定,其实施原则不允许直接对计划生育家庭进行特殊照顾。
   2)缺乏实施条件造成的利益倾斜缺失。
   调查对象普遍认为,在现实生活中,实行计划生育,少生孩子对于家庭收益的意义存在阶段性差异。正常情况下,实施节育措施的初期,大约在23岁至45岁之间,由于夫妇双方正值体力强壮的阶段,

《关于中东部地区农村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调查报告(第2页)》出自:www.88haoxue.com网
www.88haoxue.com 而孩子也正处于消费阶段,子女少减少了子女的消费,也让父母有更多的精力参加劳动,家庭生活相对于多子女家庭要宽裕些;45岁以后,农村体力劳动者的劳动力开始下降,在一些山区,甚至已经开始逐步丧失从事种植农业的劳动能力,子女开始步入结婚成家的阶段,二女户和独生子女户家庭劳动力缺乏的问题开始出现,这些家庭父母对于自己养老的后顾之忧开始产生。特别是二女户,女儿普遍不愿招婿上门,而父母则希望二女中有一女能够招婿上门,留在身边为其养老送终。这种矛盾使二女户家庭陷于无助的状态。一些父母对于女儿的教育持悲观态度。许多女孩因此上学的心理支持度开始下降,升学的机会减少。升学加分许多二女户享受不上,因为升不到需要加分的年级;这些二女户家庭的另一个心理问题就是缺乏进一步改善生活条件的上进心,发展的后劲不足,比如在由扶贫部门实施的整村推进扶贫项目中,一方面是针对全体农户的,不存在对计划生育户的扶持和倾斜,另一方面,恰恰是计划生育户特别是二女户由于发展愿望和劳动能力所限,因缺乏实施这些项目的条件,自愿放弃了这类项目。使这些家庭的基础设施水平落后于同村的村民。前述两个方面的心理问题,也使他们对农业生产在体力、精力、财力方面的投入严重不足,影响了其生产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家庭的劳动生产率开始下降。因此,对于甘肃大多数山区农户来讲,45岁以后,少生不仅不能致富而且必然受穷。另外,本次调查还发现,在贫困地区,由教育部门实施的“两免一补”政策,由于将贫困地区的全体小学生纳入受益范围,从一开始就不存在对计划生育户的倾斜。
   2.利益导向政策的目标离散度较大且存在区域性不适应的问题
   利益导向是计划生育工作体现“以人为本”的政策取向,上个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受到计划生育部门和各级政府的普遍重视。本次调查发现,当前在甘肃农村实施的针对计划生育户的利益导向政策和规定复杂多样,但真正能让农民得到实惠的并不多,其中“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是公认的受益感最强、保障程度最高的一项。这一项目在甘肃实施了两年多,引起了基层干部、群众的强烈反响,干部群众普遍认为,这是一项前所未有的好政策,但其关于对象确认的条件却存在明显的目标偏离问题,其中最为突出的批评集中在以下两个议题中:一是真正的计划生育户没能受益,二是对于山区农民来说,年龄规定不合理。调查还发现,实际上,许多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政策或项目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目标离散度较大的问题。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Tag:调查报告调查报告怎么写,调查报告范文报告总结 - 调查报告
》《关于中东部地区农村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调查报告》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