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88好学网范文常识报告总结调查报告新税制下农村土地纠纷的调查与分析» 正文

新税制下农村土地纠纷的调查与分析

[10-20 23:18:38]   来源:http://www.88haoxue.com  调查报告   阅读:680

概要: (二)制约了农业的规模化、产业化发展。加快农业规模化、产业化发展进程,是实现农业现代化和促进农民增收的根本出路,而农业产业化的重要前提就是要把土地适度集中,实行规模经营。新税制实施后,随着土地产出效益的增加,农村土地纠纷的矛盾焦点也就是要求重新获得土地的承包权,甚至扩大原有的承包权限。作为基层村组集体,虽然无奈,但也必须按照国家土地政策,把以前整体发包的撂荒地收归集体,再次分给那些外出返乡人员。这样,使本来已经形成适度规模经营的土地又被零星分割,再加上土地承包“一定30年不变”的政策,将使农村土地长期处于“面条田”的分散经营局面。这种局面,既不利于土地规模化、产业化开发,也不利于大额生产资金的投入,其实质是制约了农业的现代化发展步伐。 (三)助长了农民不按政策履行应尽义务及丧失诚信的不良风气。税改前,少数农户不履行纳税交费义务,对应交纳的农业税费软磨硬拖,甚至为了逃避税款,举家外出,杳无音信。税改后,这些农户又返乡要地,而今年上级又规定不准催缴农户以往拖欠的税费,致使这部分农民错误认为手中拥有承包权,要回土地天经地义,不纳税也没什么关系。还有个别农户丧

新税制下农村土地纠纷的调查与分析,标签:调查报告怎么写,调查报告范文,http://www.88haoxue.com
     (二)制约了农业的规模化、产业化发展。加快农业规模化、产业化发展进程,是实现农业现代化和促进农民增收的根本出路,而农业产业化的重要前提就是要把土地适度集中,实行规模经营。新税制实施后,随着土地产出效益的增加,农村土地纠纷的矛盾焦点也就是要求重新获得土地的承包权,甚至扩大原有的承包权限。作为基层村组集体,虽然无奈,但也必须按照国家土地政策,把以前整体发包的撂荒地收归集体,再次分给那些外出返乡人员。这样,使本来已经形成适度规模经营的土地又被零星分割,再加上土地承包“一定30年不变”的政策,将使农村土地长期处于“面条田”的分散经营局面。这种局面,既不利于土地规模化、产业化开发,也不利于大额生产资金的投入,其实质是制约了农业的现代化发展步伐。
     (三)助长了农民不按政策履行应尽义务及丧失诚信的不良风气。税改前,少数农户不履行纳税交费义务,对应交纳的农业税费软磨硬拖,甚至为了逃避税款,举家外出,杳无音信。税改后,这些农户又返乡要地,而今年上级又规定不准催缴农户以往拖欠的税费,致使这部分农民错误认为手中拥有承包权,要回土地天经地义,不纳税也没什么关系。还有个别农户丧失诚信,出尔反尔,单方面撕毁代耕代种的口头约定,助长了农村不良风气的蔓延。
     (四)增加了村组按计划清偿集体债务的难度。由于历史原因,农村村组集体都不同程度地背负着集体债务。此前村组之所以把农户撂荒土地集中起来,再次进行发包,其目的是不但可以完成年度农业税费任务,而且还可以逐年偿还一部分村组债务。按照政策,撂荒农户重新要地,可又不能清缴以前拖欠税费,使村组集体不但要承担撂荒农户拖欠的税费负担,还要承担因终止承包合同带来的各种经济赔偿,加重了村级债务,增加了村组逐年按计划清偿集体债务的难度。
     (五)分散了基层干部抓经济建设、抓重点工作的精力。农村土地承包纠纷非常复杂,有的农民一边接包别人的地,一边又将自己的地转给他人;有的除了要回原先转给别人的地,还接包了其他村民的土地,这种频繁、复杂的转进转出,使土地纠纷盘根错节,矛盾错综复杂,解决起来非常棘手。特别是今年7月份以来,农村土地纠纷集中爆发,给农村的大局稳定带来了多年来少有的压力,乡村两级为了维护农村大局的稳定,想尽了千方百计,说尽了千言万语,全力以赴,因地制宜,研究对策,予以解决。可以说,为了解决这种特定形势下的特殊矛盾纠纷,基层干部特别是主要领导耗费了大量的工作时间,增加了基层干部的工作量,分散了基层干部抓经济建设、抓重点工作的精力。
     四、对策建议
     妥善解决农村的土地纠纷,既是着力提高各级党委、政府执政能力的需要,也是加快农村经济发展、维护社会稳定大局的现实需要,因此建议:
     (一)认真开展调查研究,因地制宜,区别对待。随着春节临近,大量外出务工人员将陆续返乡,面临节后春耕春播的到来,因土地承包问题引发的矛盾纠纷很有可能会再次集中爆发。因此,为了掌握工作的主动权,各级党委、政府都要有足够的思想准备,抓紧利用好当前这段时间,深入农村,调查研究。对于排查出的矛盾隐患,要因地、因人、因事而宜,逐一研究制定工作预案,做到心中有数。在处理土地纠纷工作中,既要贯彻执行上级政策,又要兼顾农村的实际情况,方法灵活,形式多样,区别对待不同类型的矛盾纠纷。
     (二)加大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在农村,要深入广泛地开展《土地法》、《承包法》、《林业法》、《合同法》等这些与广大农民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通过宣传教育,提高基层干部的依法行政能力,增强广大农民的法制观念和遵守法律法规的自觉性,并逐步把各类矛盾纠纷引导到按程序依法解决的轨道上来,使各级干部摆脱这种繁琐矛盾的困扰,精中精力谋全局、抓大事。
     (三)要依法按程序规范各类合同手续。目前尚未发生矛盾纠纷的村组,要对现有的各类承包合同抓紧进行司法公证;对已发生纠纷或存在纠纷苗头的村组,要兼顾多方利益,待矛盾纠纷妥善解决后,也要进行司法公证。在今后的土地流转过程中,流转双方都要及时签订流转合同,并引入司法公证程序、乡村确权程序,对流转时间、享有的权利、相互承担的义务等问题进行明确规定,从根本上防止矛盾发生。
     (四)要适时调整,适度规模。针对第二轮土地承包“一定30年不变”的要求,根据农村的实际情况,顺应现代农业的发展方向,从有利于土地的规模化经营、产业化经营出发,按照“大稳定、小调整”的原则,对土地进行适时、适度规模的调整,一则可以解决“增人不增地、减人不减地”所引发的矛盾纠纷,二则可以加快农业的产业化步伐,提高土地的综合效益,增加农民收入和地方财政收入。
     (五)要着眼长远,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农村的土地纠纷问题。当前农村大量出现的土地承包矛盾纠纷,从一个侧面折射出农村及农民普遍存在的浓厚的封闭意识、保守意识、小农意识及农民对土地的过分依赖程度。从长远看,加快全面小康社会的建设步伐,农村、农业、农民的问题至关重要,必须把大量的农村劳动力从土地上解放出来,进城进镇务工经商,走城镇化的发展道路。因此,各级党委、政府不应就矛盾抓矛盾,要从矛盾纠纷中跳出来,从转变农民的思想观念入手,大力组织农民外出务工经商,积极鼓励农民进城进镇,加快各类民营企业发展步伐,加速城镇化、工业化进程,在发展中求稳定,以稳定促发展。
   

《新税制下农村土地纠纷的调查与分析(第2页)》出自:www.88haoxue.com网

上一页  [1] [2] 


Tag:调查报告调查报告怎么写,调查报告范文报告总结 - 调查报告
》《新税制下农村土地纠纷的调查与分析》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