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要:五、积极主动地融入发展大局。全市各级政法综治部门,把服务发展作为政法综治工作的第一要务,从自身职能出发,自觉把政法综治工作融入全市发展大局。市审判机关把《关于全市法院为企业改革与发展提供司法保障的18条意见》和《关于全市法院依法服务“两个率先”保障沿江开发的若干意见》落到实处,倾力营造有利于公平竞争、平安经营的市场环境和社会环境,共审结一审民商事案件18400件,同比上升6.42%,解决争议标的额37.43亿元,执结各类执行案件10741件、标的额14.12亿元。市检察机关认真落实《关于常州检察机关为经济建设服务的决定》,共立案侦查各类职务犯罪案件119件125人,大案要案率为94.5%,同比上升21.3%,对226个经济项目及工程进行职务犯罪同步预防,建立起常州市2002年以来查处的行贿行为档案,推行了建筑工程廉政准入制度。市公安机关切实组织实施《创优经济发展软环境的40条措施》和《服务沿江开发24条措施》,公安行政审批项目削减45.8%,审批总时限缩短27.4%,连续三年被市委、市政府授予“组织服务奖”。市司法行政
在政法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标签:公众演讲范文,http://www.88haoxue.com五、积极主动地融入发展大局。全市各级政法综治部门,把服务发展作为政法综治工作的第一要务,从自身职能出发,自觉把政法综治工作融入全市发展大局。市审判机关把《关于全市法院为企业改革与发展提供司法保障的18条意见》和《关于全市法院依法服务“两个率先”保障沿江开发的若干意见》落到实处,倾力营造有利于公平竞争、平安经营的市场环境和社会环境,共审结一审民商事案件18400件,同比上升6.42%,解决争议标的额37.43亿元,执结各类执行案件10741件、标的额14.12亿元。市检察机关认真落实《关于常州检察机关为经济建设服务的决定》,共立案侦查各类职务犯罪案件119件125人,大案要案率为94.5%,同比上升21.3%,对226个经济项目及工程进行职务犯罪同步预防,建立起常州市2002年以来查处的行贿行为档案,推行了建筑工程廉政准入制度。市公安机关切实组织实施《创优经济发展软环境的40条措施》和《服务沿江开发24条措施》,公安行政审批项目削减45.8%,审批总时限缩短27.4%,连续三年被市委、市政府授予“组织服务奖”。市司法行政机关通过普法宣传教育、网上法律咨询、特约法律服务、专题调查研究等形式,积极找准服务经济的切入点和着力点。
与此同时,全市各级政法机关还稳步扎实地推进政法工作改革,广泛深入地开展“公正执法树形象”集中教育活动,审判机关强化法官职业化试点工作,逐步形成了“七项职业保障+新型审判组织+人员分类管理”为主要内容的具有常州特色的法官职业化模式,省高级法院和最高法院在常州分别召开法官职业化建设现场会和国际研讨会,肯定和推广了常州法官职业化建设试点的做法和经验。检察机关深化“强化法律监督,维护公平正义”主题教育活动,建立办案跟踪考察制度和案件质量考评制度,深化检务公开,畅通人民群众对检察工作的知情、参与和监督渠道,认真开展人民监督员制度试点工作,增强了检察工作的透明度和公信力。公安机关狠抓全警大练兵活动,制定了《民警培训考核细则》、《民警体能练兵工作实施办法》,从纪律作风、业务学习、实战技能强化对民警的综合考评,组织“两个违规专项治理”,严格贯彻落实“五条禁令”和“民警行为规范100条”。国家安全机关继续深入开展“对党绝对忠诚、甘当无名英雄”教育活动,加强内部管理和业务培训,进一步提高了工作水平。司法行政机关着力加强机关作风建设,开展律师队伍集中教育活动,规范律师行为。去年,全市无一政法干警违法犯罪,违纪干警也明显减少,为顺利开展政法综治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证。
2005年,我市的政法综治工作成效显著,在省委政法委和省综治委组织的检查考核中,综合得分名列全省第二,被省委、省政府命名为2000—2005年度全省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市,一举获得“三连冠”。据省统计局统计,我市公众安全感为96.56%,对政法综治工作满意度为97.84%,平安创建知晓率为80.44%,分别高于全省平均水平1.71、2.63和15.43个百分点,位居苏南地区之首。
当前,我市总的形势是好的,经济快速发展,社会大局稳定,人民安居乐业,做好今年的政法综治工作有着许多有利条件。但是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在国际国内多种因素的影响下,我们正处在一个人民内部矛盾凸显期、刑事犯罪高发期、对敌斗争复杂期。一是维护社会稳定工作形势依然严峻。隐蔽战线的斗争更趋尖锐,境内外敌对势力和敌对分子不断在宗教、人权、民族和台湾等问题上向我发难,借助经贸活动、文化交流、人员往来和互联网等各种渠道,对我实施渗透破坏活动;FL功等邪教组织的活动依然比较突出;一些突出的社会矛盾纠纷尚未得到根本解决,重大信访,特别是涉法上访还较多,群体性事件仍趋多发态势;刑事案件仍在高位运行,侵财型案件突出,特别是飞车抢夺、扒窃犯罪的反复性强。二是平安创建工作任务仍很艰巨。社区治安防范工作有待进一步强化,基层综治组织建设有待进一步规范,宣传发动的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大,传统安全威胁没有减少,非传统安全威胁明显上升,新的治安问题不断出现,公共安全监督管理的压力越来越大。三是政法队伍的整体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少数政法干警不思进取,观念陈旧,职业道德淡薄,执法水平和为民服务能力不强,个别的甚至以权谋私、贪赃枉法,严重影响了政法队伍的整体形象。全市各级党委、政府和政法综治部门一定要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牢牢把握有利条件,主动应对复杂形势,求真务实,开拓创新,扎实做好各项政法综治工作。
2005年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全面推进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一年,也是我市创建“平安常州”的决胜之年。今年政法综治工作总的任务是:继续深入推进“平安常州”建设,进一步健全“大调解”机制,完善“大防控”格局,着力提高政法机关对敌斗争、维护国家安全的能力,打击预防犯罪、驾驭治安局势的能力,加强基层基础工作、化解社会矛盾纠纷的能力,严格公正执法、保障社会公平正义的能力,服务经济建设、促进改革发展的能力,为富民强市、实现“两个率先”,建立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新常州,创造稳定和谐的社会环境和公正高效的法制环境。具体的工作目标是:紧紧围绕“八个位居全省前列”、“七个位居全省较低水平”、“六个不发生”的创建目标,全力做到“三个确保”,即确保常州市率先进入全省社会治安安全市的行列,确保各辖市、区全部进入全省社会治安安全县(市、区)的行列,确保全市90%以上的镇、街道进入全市社会治安安全镇(街道)的行列。
为此,要重点抓好以下七个方面的工作:
一、切实加强新形势下的对敌斗争,努力提高维护国家安全的能力
各级各部门要把维护国家安全作为首要任务,切实增强政权意识和忧患意识,在处理经济文化问题的同时,始终保持政治上的高度敏锐性,不断提高发现、控制能力,决不允许危害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人形成组织,决不允许危害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活动形成气候,切实维护国家安全。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上一篇:小学三年级家长会发言稿
最新更新
推荐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