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88好学网教育学习大全语文教学中学语文语文教研有关柳宗元的资料» 正文

有关柳宗元的资料

[10-21 00:24:01]   来源:http://www.88haoxue.com  语文教研   阅读:68765

概要: 更精彩的是,柳宗元不从正面,而是从侧面写,来突出水的清澈。正面写的是日光:日光照下来,鱼的影子落在石头上。这一句写得更加有智慧,水清澈透明,得到更加独特的表现:日光照到水里,没有变暗,可见水之清澈;这还不算,石头上居然出现了鱼的影子,影子之黑,正是日光之强、水之清澈的结果。吴均和郦道元的文章,都以鱼的可视来反衬水的清澈,柳宗元则进一步用鱼的影子,用黑来反衬水的清澈,艺术感觉上的反差效果更为强烈。这可以说是柳宗元的一大创新,对后来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如苏东坡的《记承天夜游》:“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用影子之黑来衬托月光之明,和柳宗元的手法如出一辙。 20世纪初美国有一派诗人,声称师承中国诗歌的意象传统,号称“意象派”,其代表人物洛威尔就按照中国这种传统的原则写过《池鱼》,美国评论家迈克尔·卡茨认为他可能是根据一幅中国画写成的。(《比较文学译文集》,北京大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186页)其实洛威尔根据的不是中国画,而是柳宗元的诗

有关柳宗元的资料,标签:语文教研组活动记录,初中语文教研组计划,http://www.88haoxue.com
   更精彩的是,柳宗元不从正面,而是从侧面写,来突出水的清澈。正面写的是日光:日光照下来,鱼的影子落在石头上。这一句写得更加有智慧,水清澈透明,得到更加独特的表现:日光照到水里,没有变暗,可见水之清澈;这还不算,石头上居然出现了鱼的影子,影子之黑,正是日光之强、水之清澈的结果。吴均和郦道元的文章,都以鱼的可视来反衬水的清澈,柳宗元则进一步用鱼的影子,用黑来反衬水的清澈,艺术感觉上的反差效果更为强烈。这可以说是柳宗元的一大创新,对后来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如苏东坡的《记承天夜游》:“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用影子之黑来衬托月光之明,和柳宗元的手法如出一辙。
   20世纪初美国有一派诗人,声称师承中国诗歌的意象传统,号称“意象派”,其代表人物洛威尔就按照中国这种传统的原则写过《池鱼》,美国评论家迈克尔·卡茨认为他可能是根据一幅中国画写成的。(《比较文学译文集》,北京大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186页)其实洛威尔根据的不是中国画,而是柳宗元的诗。洛威尔的诗译文如下:
在褐色的水中y;6Co
一条鱼在打瞌睡zy']
在阳光下闪着银白的光d6T
  在芦苇的阴影里显得清亮?&]
  在水底出现的X\\f(
  绿橄榄的亮光DI
  透过一道橘黄色0$&k_|
  是鱼儿在池塘里春游Imj"P
  绿色和铜色%J
  暗底上一道光明aK~3
  只有对岸水中垂柳的倒影o):u,K
   被搅乱了Vv
  这位美国诗人显然是把中国的明暗对比发展成多种色彩的反衬。虽然这样,美国人的诗和中国的传统美学还是貌合神离,因为在这里,明暗的对比是物理性的,而柳宗元的明暗对比是心理性的,是人与大自然的契合。下面写到鱼的时候,这一点就很明显:>8 -$
  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j
  在美国人的诗里,只有人对光和影的效果的观察;而在中国古典文学家笔下,自然界的鱼与游人是相乐的。这种相乐是很自然、很自由的,很无心的、很无目的的。但是,恰恰在无目的这一点上,又是与游人(作者)相通的。正是因为这一点,小石潭之美就有点儿不可解释,就像潭水一样,虽然远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但是“不可知其源”。这就是说,这种美是很原始的,很少人知道,作者是最早的发现者,放弃探究源头,并不影响潭水之美。:h

  从这里我们大概可以感到,中国古代文人重直觉感受,不像西方人那么重视考察和探险。这里的美,作者明确说是很“幽邃”的,远离尘世、超凡脱俗的,但是“其境过清”,欣赏则可,并不适合“久居”。尽管如此,还是要记录在案,最后把同游之人的名字都罗列一番,连随从也不例外。这在当代散文中可能被认为是流水账,但在古代,这是对朋友的尊重。这是柳宗元性格的一个侧面——比较执著于现实,不像他在诗歌里表现出来的另外一面,那里充满了不食人间烟火的境界。如《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簑笠翁,独钓寒江雪。”开头两句强调的是生命的“绝”和“灭”,也就是佛家的“无”,与这相对的是一个孤独的渔翁,也就是佛家的“有”。在寒冷、冰封的江上,是“钓雪”,而不是钓鱼,也就是不计任何功利,孤独本身就是一种享受。这和《小石潭记》中“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其境过清,不可久居”的境界大不相同。诗歌中的柳宗元和散文中的柳宗元是有差异的:散文中的柳宗元,还是不能忘情现实环境,居住条件,甚至是国计民生,乃至于政治;而诗歌中的柳宗元则尽情发挥超现实的形而上学的空寂的理想,以无目的、无心的境界为最高境界,如他的《渔翁》一诗,可谓达到物我两忘的境界:“渔翁夜傍西岩宿,晓汲清湘燃楚竹。烟销日出不见人,欸乃一声山水绿。回看天际下中流,岩上无心云相逐。”在这种诗的境界中,无心的云就是无心的人,超越一切功利,不食人间烟火,大自然和人达到高度的和谐与统一。这是诗的意境,而这在散文中,作者是可以欣赏,但不想接受的,毕竟作者是个现实的人。诗可以形而上,而散文,则不能完全脱离形而下。

武昌九曲亭记[1]
宋 苏辙
子瞻迁于齐安[2],庐于江上[3]。
齐安无名山,而江之南武昌诸山[4],陂陁蔓延[5],涧谷深密,中有浮图精舍[6],西曰西山,东曰寒溪。依山临壑,隐蔽松枥[7],萧然绝俗,车马之迹不至。每风止日出,江水伏息,子瞻杖策载酒[8],乘渔舟,乱流而南[9]。山中有二三子[10],好客而喜游。闻子瞻至,幅巾迎笑[11],相携徜徉而上[12]。穷山之深,力极而息,扫叶席草,酌酒相劳[13]。意适忘反,往往留宿于山上。以此居齐安三年[14],不知其久也。
然将适西山,行于松柏之间,羊肠九曲,而获小平[15]。游者至此必息,倚怪石,荫茂木,俯视大江,仰瞻陵阜[16],旁瞩溪谷,风云变化,林麓向背[17],皆效于左右[18]。有废亭焉[19],其遗址甚狭,不足以席众客。其旁古木数十,其大皆百围千尺[20],不可加以斤斧[21]。子瞻每至其下,辄睥睨终日[22]。一旦大风雷雨,拔去其一,斥其所据[23],亭得以广。子瞻与客入山视之,笑曰:“兹欲以成吾亭邪?”遂相与营之。亭成,而西山之胜始具。子瞻于是最乐。
昔余少年,从子瞻游。有山可登,有水可浮,子瞻未始不褰裳先之[24]。有不得至,为之怅然移日[25]。至其翩然独往,逍遥泉石之上,撷林卉[26],拾涧实,酌水而饮之,见者以为仙也。盖天下之乐无穷,而以适意为悦[27]。方其得意[28],万物无以易之。及其既厌[29],未有不洒然自笑者也。譬之饮食,杂陈于前[30],要之一饱[31],而同委于臭腐[32]。夫孰知得失之所在[33]?惟其无愧于中[34],无责于外,而姑寓焉。此子瞻之所以有乐于是也[35]。
子瞻被贬到齐安(今黄冈),在长江边上建庐居住。齐安没有出名的山,而长江南岸武昌(今鄂州)的群山,高低起伏,连绵不断,山谷幽深寂静,里面有佛塔寺庙僧舍,西边的叫西山寺,东边的叫寒溪寺。它们背靠山梁,面对山沟,隐蔽在茂密的松树枥(同“栎”)树丛中,寂漠清静,与世隔绝,见不到车马的喧嚣和来人的足迹。每当风停了,太阳出来,江面波平浪静的时候,子瞻就拄着拐杖,带着美酒,乘坐渔船,横渡长江,直奔南山而来。山中有几个人,热情好客,喜游山水,听说子瞻到来,都裹着头巾,欢笑着迎上来,然后携手同行,逍遥自在地拾级而上,一直走到深山尽处,大家都筋疲力尽了,方才停下歇息,扫去落叶,坐在草地上,彼此举起酒杯,互相问候,玩到心情舒适时,竟至忘记了回去,就往往留在山上夜宿。因为过着这样惬意的生活,子瞻在齐安住了三年,都不觉得时间过得很久。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Tag:语文教研语文教研组活动记录,初中语文教研组计划语文教学 - 中学语文 - 语文教研
》《有关柳宗元的资料》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