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语法修辞材料

[10-21 00:05:30]   来源:http://www.88haoxue.com  综合教案资料   阅读:68568

概要:丢下它 发展生产 进行斗争 骗取信任 恢复平静 爱热闹 下决心 有幽默感 (四)后补短语后补短语由动词、形容词与后面起补充说明作用的成分组成的短语。起补充作用的成分是补语。有动词+补充、形容词+补充两种类型。如下列第一组是动词+补充,第二组是形容词+补充:第一组: 打量一番 看清楚 去一趟 拿起来 休息一会儿 第二组: 红得发紫 好极了 热极了 高得多 急得团团转 结构助词“得”是补语的标志,如:跑得快、走得急、机灵得很、密得不透气。注意“动+补”与动宾短语的区别:“动+补”能回答“干得怎样”或“干多长时间”,而动宾短语只能回答“干什么”,“宾”是“动”的对象。如:吃饱(吃得怎样,“饱”补充说明吃的程度——动补短语)洗干净(洗得怎样,“干净”补充说明洗的结果——动补短语)吃饭(吃什么,“饭”是“吃”的对象——动宾短语) 洗衣服(洗什么,“衣服”是“洗”的对象——动宾短语)(五)并列短语并列短语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名词、动词或形容词并列组成的短语,词与词之间是平等的联合,没有主次轻

语法修辞材料,标签:教案大全,http://www.88haoxue.com

丢下它     发展生产     进行斗争    骗取信任    恢复平静

爱热闹     下决心       有幽默感   

(四)后补短语

后补短语由动词、形容词与后面起补充说明作用的成分组成的短语。起补充作用的成分是补语。有动词+补充、形容词+补充两种类型。如下列第一组是动词+补充,第二组是形容词+补充:

第一组: 打量一番   看清楚   去一趟   拿起来   休息一会儿

第二组: 红得发紫   好极了   热极了   高得多   急得团团转  

结构助词“得”是补语的标志,如:跑得快、走得急、机灵得很、密得不透气。

注意“动+补”与动宾短语的区别:“动+补”能回答“干得怎样”或“干多长时间”,而动宾短语只能回答“干什么”,“宾”是“动”的对象。  

如:吃饱(吃得怎样,“饱”补充说明吃的程度——动补短语) 

洗干净(洗得怎样,“干净”补充说明洗的结果——动补短语)  

吃饭(吃什么,“饭”是“吃”的对象——动宾短语)  

洗衣服(洗什么,“衣服”是“洗”的对象——动宾短语)  

(五)并列短语

并列短语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名词、动词或形容词并列组成的短语,词与词之间是平等的联合,没有主次轻重之分。如

报纸杂志     改革开放    观察研究     荒唐滑稽     文化教育

今天或明天   光辉灿烂    我和他       四面八方     千秋万代

工厂、农村   春、夏、秋、冬   男女老少   接近文学和爱好文学

(六)介宾短语

介宾短语由介词加上后面的宾语(一般是由名词、代词或名词短语充当)组成的短语。如:

为人民(服务)   对群众(说)   从现在(起)  关于课堂纪律问题

按规定(办理)  把大门(推开)  当黎明到来的时候

(七)“的”字短语

“的”字短语是由名词、代词、动词或形容词等加结构助词“的”组成的短语。如:

吃的   穿的   用的   滑冰的   写字的  (这本书是)哥哥的  (那本书是)我的   

三.使用短语应注意的问题

短语是由不同的成分组合而成的,因此组合时就要注意成分之间的配合。成分之间的配合有两个原则:一是要合乎事理,二是要合乎语言习惯。

主谓短语中,主语和谓语配合要得当。比如:我们可以说“数量增加”、“质量提高”,但不能说“数量提高”、“质量增加”;可以说“红旗飘扬”、“雪花飞舞”,但一般不说“红旗飞舞”、“雪花飘扬”等等。

动宾短语中,要注意动词和宾语能够配合。比如:我们可以说“端正态度”、“下定决心”。不能说“端正决心”、“下定态度”;可以说“发现目标”、“解决困难”,不能说“发现困难”、“解决目标”。

从以上可以看出,主语和谓语、动词和宾语都有搭配问题,如果两个成分配合不当,就会影响语意的准确表达。例如:

(1)最近,珍珍的学习明显下降了。

(2)大路两旁,到处都种植着果园。

“下降”一般是指高度或数量说的,如我们可以说“飞机下降”、“气温下降”;而学习既没有高度也没有数量,所以(1)说“学习明显下降”不合事理,可以改为“学习成绩明显下降”,因为成绩有高低、多少之别。(2)“种植”的对象应该是“果树”,而不是“果园”。如果要保留“果园”,可以把“种植着”改为“是”。

偏正短语当中,定语、状语在表达上很重要。它们对中心语所表示的事物,动作行为或事物的性状起修饰作用,能够使语意表达准确、生动、形象。定语、状语的使用要恰当,要符合所修饰的对象的特点,否则就起不到应起的作用,甚至会影响语意的表达。例如:

(1)各种读书声汇成一支动听的歌声。

(2)会上,他积极地听取了大家的批评意见。

(1)中的“一支”是数量,不能限制不可数的“歌声”。如果把“歌声”改为“乐曲”或“交响乐”,这个句子就通了。(2)“积极”修饰“听取”,不合乎语言习惯,应该把“积极”换为“认真”。

修饰语要当用则用,不当用则不用,否则就会让人产生堆砌、累赘的感觉。例如:

(1)同学们把校园打扫得干干净净,迎接10月1日的国庆节。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下一页


Tag:综合教案资料教案大全语文教学 - 中学语文 - 中学教案大全 - 综合教案资料
》《语法修辞材料》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