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要:案例二:王先生的口头禅:“不是!” 分析:看来王先生很想要坚持自己的主见,同时具有喜欢贬低别人的特点,他其实是在说:“你们说得都不对,你们得听我的!”这样性格的人,往往善于判断和决策,也擅长领导别人;他们的问题在于与权威的关系,因为权威还要向王先生说不呢,怎么能听得进王先生一口一个“不是”呢?所以,王先生往往只能和不如自己的人相处,这样会让自己很累。 案例三:张同学有一句口头禅:“我不行。”分析:看来张同学的自我价值感不高,做什么事都害怕做错,有一种谨小慎微的性格。他总是贬低自己,可能也缘于他的生活经历中亲人、老师总觉得他不行,结果张同学认同了别人的评价。这种情况还会逐渐使他在现实生活中变得真的不行,以使自己符合“我不行”的预设。那么,我们如何对待自己的口头禅呢?首先,不能就口头禅谈口头禅,而要从性格里找原因,如果能把口头禅反映的性格问题处理好,消极的口头禅就会减少甚至消失。其次,要培养自己反思的能力,训练自己敏锐地意识到“我又发生这种心理了!”从而减少消极口头禅的发生。三、千锤百炼——口头禅是怎样“炼”成的我们说话时,有没有口头禅并不妨碍客观事实的表达,但为何生活
《破译口头禅——注意语言美,让您更成功》写作指导,标签:教案大全,http://www.88haoxue.com案例二:
分析:看来
案例三:张同学有一句口头禅:“我不行。”
分析:看来张同学的自我价值感不高,做什么事都害怕做错,有一种谨小慎微的性格。他总是贬低自己,可能也缘于他的生活经历中亲人、老师总觉得他不行,结果张同学认同了别人的评价。这种情况还会逐渐使他在现实生活中变得真的不行,以使自己符合“我不行”的预设。
那么,我们如何对待自己的口头禅呢?首先,不能就口头禅谈口头禅,而要从性格里找原因,如果能把口头禅反映的性格问题处理好,消极的口头禅就会减少甚至消失。其次,要培养自己反思的能力,训练自己敏锐地意识到“我又发生这种心理了!”从而减少消极口头禅的发生。
三、千锤百炼——口头禅是怎样“炼”成的
我们说话时,有没有口头禅并不妨碍客观事实的表达,但为何生活中总有那么几句话会脱口而出?为什么非要加上它们,才觉着完整舒畅?
口头禅是人潜意识的条件反射,是人在不经意间透露的个人信息和个人性格。它是人内心中对事物的一种看法,是外界的信息经过内心的心理加工,形成了一种固定的语言反应模式,以至于出现类似的情形时,它就会脱口而出。其实,口头禅是重大事件对人的影响和积累效应的结果,是重大生活事件的“后遗症”。
人生旅途上遭遇到的重大转折和变故,会悄然植入心灵并在当下体验中折射出来。例如,如果一个人总是通过努力获得成功,对人生充满信心和掌控感,那么,其口头禅很可能就是正向语汇。如果一个人屡遭挫折,一蹶不振,那么其口头禅很可能就是消极的。
例如常说“差不多吧”、“随便”的人大多安于现状、缺乏主见、目标不明确;
常说“据说”、“也许”、“算了吧”的人大多自信心不足;
常说“看我的”、“没问题”的人通常充满自信,乐于承担责任。
积极的、上进的口头禅,像电视剧《加油,金顺》里女主人公的口头禅,“加油!”它会激励自己去面对困难、战胜困难。
消极的口头禅有一种心理暗示作用,它会在不经意间磨灭人的意志。总是把“无聊”、“没劲”挂在嘴边的人也会让别人感觉到他的颓废、疲惫和无追求。积极的、上进的口头禅,如“谢谢”、“对不起”等文明、有教养的词汇让人感觉到你的高素质。
有人会因为口头禅而让自己失去很多机会和朋友,因此优化自己的口头禅是件很重要的事。例如对方本来正在兴致勃勃地和你聊天,结果刚说了两句就听到了你的“郁闷”、“没劲”等口头禅,不论对方是谁聊天的兴头都会立即从高点跌到低谷。而如果你能够适时地将上面的话改成“真的!”、“太棒了!”等词语,相信你一定能够大大增加自己受欢迎的程度。
四、听话知人——从口头禅看性格
一位知名人类行为学家曾说:“人类有两种表情,一种是脸上所呈现的表情,另一种是说话时传达给对方的信息。”可见,语言是人类的第二表情。而语库中提用率和重复率较高的口头禅,就是心灵的莫尔斯电码,它具有某种心理投射功能,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说话者的内心世界。
因为口头禅是带有浓厚个人色彩、重复率极高的语言反应模式,它往往暴露了人们心底的某些私密信息,反映了他根本的为人、处事、价值观。而且相对于一般语言,口头禅是因为诸多不同情境诱发出来,并能从“心理词典”中快速地提取。因此我们很容易就可以捕捉到心灵的莫尔斯电码,破译出他隐蔽的内心世界。
【莫尔斯电码(Morse code)是美国人莫尔斯于1844年发明莫尔斯电码的,由点(.)、划(-)两种符号组成。】
(1)“说真的,老实说,的确,不骗你”
这种人有一种担心对方误解自己的心理,性格有些急躁,内心常有不平。
(2)“应该、必须、必定会”
此人自信心极强,显得很理智,为人冷静,自认为能够将对方说服,令对方相信。另一方面,“应该”说得过多的时候,反映了有“动摇”心理,长期担任领导职务的人,易有此类口头语。
(3)“听说、据说、听人说”
其所以用此类口头语,是给自己留有余地的心理形成的。这种人的见识虽广,决断力却不够。很多处事圆滑的人,易用此类语。
(4)“可能是吧、或许是吧、大概是吧”
说这种口头语的人,自我防卫本能甚强,不会将内心的想法完全暴露出来。在处事待人方面冷静,所以,工作和人事关系都不错。也有以退为进的含义。事情一旦明朗,他们会说,'我早估计到这一点'。从事政治的人多有这类口头语。这类口头语隐藏了自己的真心。
(5)“但是,不过”
此人有些任性,因此,总是提出一个'但是”来为自己辩解。'但是'语是为保护自己而使用的。也反映了温和的特点,它显得委婉、没有断然的意味。从事公共关系的人常有这类口头语,因为它的委婉意味,不致令人有冷落惑。
推荐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