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88好学网教育学习大全语文教学中学语文中学教案大全综合教案资料《赏月——“月亮”意象鉴赏》教案» 正文

《赏月——“月亮”意象鉴赏》教案

[10-21 00:03:42]   来源:http://www.88haoxue.com  综合教案资料   阅读:68439

概要: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 ——李白《把酒问月》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李白在月下独酌时把月亮当成知己,“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中的月亮则象征宇宙永恒。 四、月亮情结:自然界中的月亮有悲欢离合,诗词中的月亮也是多情的。“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王维令明月蒙上淡淡禅意;李白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渡镜湖月。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他把皎月作为人生知己;白居易在浔阳江邀秋月一起聆听琵琶曲,此时“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李商隐托皓月感伤凄凉身世;“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李煜用凄月演绎生命绝唱;柳永借“杨柳岸,晓风残月”渲染离别情怀;苏轼

《赏月——“月亮”意象鉴赏》教案,标签:教案大全,http://www.88haoxue.com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

                                              ——李白《把酒问月》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李白在月下独酌时把月亮当成知己,“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中的月亮则象征宇宙永恒。

    四、月亮情结:

自然界中的月亮有悲欢离合,诗词中的月亮也是多情的。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王维令明月蒙上淡淡禅意;

李白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渡镜湖月。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他把皎月作为人生知己;

白居易在浔阳江邀秋月一起聆听琵琶曲,此时“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李商隐托皓月感伤凄凉身世;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李煜用凄月演绎生命绝唱;

柳永借“杨柳岸,晓风残月”渲染离别情怀;

苏轼在赤壁面对江月感悟人生哲理,“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新婚不久的李清照向满月倾诉闺阁忧怨;

“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南宋词人姜夔以冷月烘托劫后荒凉的场面。

从这些月亮诗词可以看出,古人有很深的月亮情结,特别是一些诗人词客,他们为何对月亮情有独钟呢?

一是月的阴晴圆缺对应人的悲欢离合,月亮有规律的形状变化能引发人的的生命意识。

二是月亮有一种和谐之美,给人以光明却不耀眼。月亮的清、幽、淡、雅的特点符合中华民族含蓄内敛的性格特点,更符合文人自然闲适、淡泊宁静的审美感知世界。

三是古代文人常常为了功名或生计,背井离乡,心中向往“圆”的事物,于是以月寄情,抒发感想。

    五、表达交流:  

通过前面的内容,我们认识了月亮的意象特征,感悟到传统的月亮情结。的确,这轮明月,照古亦照今。假如你现在面对明月,你会有何感想?最想说的是什么?请诉说自己的月亮情结。

    有一种忧伤,叫做月亮。

    曾经的我们,最好的朋友,也曾在这中秋之夜,伴着皎洁的月光,坐在屋顶,互相诉说着自己的理想,我们也曾对着月亮,进行着童年最纯真的幻想,我们都喜欢月亮,它带给人们光明希望,如今看到月,想起你,我最好的朋友,心里就涌起万千愁绪,曾经我们看到“那些说好在一起永远不分开的人,如今早已各奔东西”时觉得很凄凉,而今我独自一人,才知道那更是一种刻骨铭心的思念,明月在此,遥寄相思。

    此刻,一轮清澈明月,倾泻在我身上,沐浴在月光中,我怀念,我留恋,当初在我身边的人,不知此时身在何方,不知她们是否知道,当初一起嬉笑玩闹的我们,如今各奔东西,而我,正以当年的方式,面对皓月,诉说我的思念,让明月遥寄远方。

又是月圆夜,我在思念,亦在忧伤。                       ——孔玉娇

    六、小结:

    悬挂在中国古典诗坛上空的月亮是多情的。她是一种道具、一种背景、一种气氛,更是一种文化符号、一种情感媒介、一种审美意趣。她清、幽、淡、雅的品性,暗示、象征等效用,令无数诗人倾倒。于是,月亮意象无处不在地渗入古典诗词的字里行间,铸就作品的血脉和灵魂。

    七、作业:

    课下从“菊花、梅花、松、柳”等意象中自选一个鉴赏。

    步骤:1、收集诗词;2、分析意象特征;3、感悟文化内涵。

板书:

 

教学反思:

 高中语文课程要满足多样化和选择性的需要,必须增强课程资源意识,要求语文教师应该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人教版《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30首诗词中就有12首出现月亮这一意象,鲁教版《唐诗诗词》中有月亮意象的诗词更多。根据课程标准要求,结合课程开发与利用的实际,整合了本节课的内容。有这样三点体会:

    1、整合课程内容,有利于培养合作意识,形成系统性认识,加深对内容的理解。

    2、有助于陶冶学生情操,丰富情感体验。

3、学习效果突出,能切实理解古代优秀诗篇的内涵,达到文化传承目的。


上一页  [1] [2] 


Tag:综合教案资料教案大全语文教学 - 中学语文 - 中学教案大全 - 综合教案资料
》《《赏月——“月亮”意象鉴赏》教案》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