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88好学网教育学习大全语文教学中学语文高考语文复习资料高考复习辅导近四年高考衔接排序题应试技巧精导» 正文

近四年高考衔接排序题应试技巧精导

[08-23 01:59:09]   来源:http://www.88haoxue.com  高考复习辅导   阅读:68999

概要:三、解题的方法和技巧(一)通读文字材料,细品语境。大多题目都有语境,品味语境对确定解题思路起着重要的作用。前语境一般在提及或指示话题,还能确定语段的表述对象,并暗示着下文语意的表达方向。如:2008年全国卷Ⅰ的4题的前语境就表明了语段表述的话题。又如:2006年全国卷Ⅰ中有一句话是“张丹重重地摔在冰面上”,它明确指出表述对象必须是张丹,这对区分③句和④句的正误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后语境一般起着总结、深化、照应、延续前文语意的作用。循后语境就能确定其前空白处的表述对象和表意。如:2007年全国卷Ⅰ的4题的后语境有这样的句子:“它似乎很喜欢接近人的。”这说明其前表达的意思应是天鹅如何接近人的。又如:2005年全国卷Ⅱ的4题,前语境里用第一人称,而后语境里用第二人称,这说明其间有语意或对象的转换,也就是说,后语境在延续前文的语意。那么,在空白处,特别是最后一空应该有明确地表示,这样才能照应衔接起来。(二)认识语段的表达方式,明确表达顺序。题目所给的语段和备选的句子都是认识的对象,并由此判断所用的表达方式。不同的表达方式一般使用不同的表达顺序。记叙的表达方式一般使用时间顺序,

近四年高考衔接排序题应试技巧精导,标签:高考复习大全,http://www.88haoxue.com

三、解题的方法和技巧

(一)通读文字材料,细品语境。

大多题目都有语境,品味语境对确定解题思路起着重要的作用。前语境一般在提及或指示话题,还能确定语段的表述对象,并暗示着下文语意的表达方向。如:2008年全国卷Ⅰ的4题的前语境就表明了语段表述的话题。又如:2006年全国卷Ⅰ中有一句话是“张丹重重地摔在冰面上”,它明确指出表述对象必须是张丹,这对区分③句和④句的正误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后语境一般起着总结、深化、照应、延续前文语意的作用。循后语境就能确定其前空白处的表述对象和表意。如:2007年全国卷Ⅰ的4题的后语境有这样的句子:“它似乎很喜欢接近人的。”这说明其前表达的意思应是天鹅如何接近人的。又如:2005年全国卷Ⅱ的4题,前语境里用第一人称,而后语境里用第二人称,这说明其间有语意或对象的转换,也就是说,后语境在延续前文的语意。那么,在空白处,特别是最后一空应该有明确地表示,这样才能照应衔接起来。

(二)认识语段的表达方式,明确表达顺序。

题目所给的语段和备选的句子都是认识的对象,并由此判断所用的表达方式。不同的表达方式一般使用不同的表达顺序。

记叙的表达方式一般使用时间顺序,这能使读者从时间变化的过程中明白事物或情节变化的脉络。时间顺序一般由表示时间的词语或暗含时间概念的词语表示,如果记叙事件的还要注意情节的先后,行踪的变化、动作行为的承接等。如:2005年全国卷Ⅲ的题目,从表达方式方面来说,语段运用了记叙和描写。语段中“出现”、“城中”、“走出”三个词就表明了“主人公”行动先后的时间顺序。又如:2006年全国卷Ⅰ中的语段也是记叙的表达方式。按照情节发展的先后,张丹受伤后情况怎样,赛事又如何,便是继续表意的步骤;这也符合心理感应的顺序,因为这是读者想要甚或必须知道的信息。

议论的表达方式一般使用逻辑顺序。逻辑顺序主要有:由概括到具体,由整体到局部,由主要到次要,由现象到本质,由原因到结果,又特点到用途等等。逻辑顺序常常以推理过程来表现,这就要求对语段的表意和层次进行细致分析;通常情况下,有相应的关联词为标志。近三年高考,全国卷没有选议论性强的语段,只有2008年Ⅰ卷的命题材料,有一定的议论性,语段扣住第一句进行层层分析。

说明的表达方式一般采用空间顺序和事理顺序。在说明事物的形状、位置、大小、结构等时,使用由上到下、又下到上、由内到外、由表及里、由整体到局部的顺序,这样能够让读者有条理地了解对象的信息;在说明事物的功能、特点、关系、用途、程序等时,使用事理顺序,并要注意读者心理接受、感应的顺序。如:2008年全国卷Ⅱ的题目,所选的语段就是说明的表达方式。此语段围绕“动车组先进的计算机网络控制技术”这一对象,说明其功能和特点,就是按照事理顺序来表述的。

描写的表达方式一般采用空间顺序及事理顺序。采用客观顺序时,首先应选好立足点和观察点,使景物依次呈现;其次要注意观察和描写的角度,是仰视、平视,还是俯视?是远观还是近看?是由点到面还是由面到点?细究此类问题,就能把握写景语段的脉络。如:2005年全国卷Ⅱ的4题,就选了描写性的语段。此语段在写景时,虽然没有明显表示出空间的方位顺序,但是符合了描写的事理顺序。

(三)句式结构要保持一致。

句式一致包括以下三方面内容:一是句型的选择要一致,二是相关语句中相对应的词语或短语的形式要保持一致,三是采用的修辞格要保持一致,这反映到句子的形式上,主要涉及排比、对偶这两种。如:2007年全国卷Ⅱ的4题,所给语段采用的句式很鲜明,且构成排比的辞格。结构一致表现为两种情况:一是句子内部相应成分要有一致的形式,二是几个句子中相应的部分要和谐一致。如2007年全国卷Ⅰ的4题,备选句①③⑤就属于这一方面。

(四)巧抓备选句中的关键词。

第一类,代词。代词在句中起复指作用。当某句中出现代词时,要根据语意找准它所指代的对象,那么,这个对象所在的句子与代词所在的句子一般是紧密相承的。如:2005年全国卷Ⅱ的题目,其后语境使用第二人称;又如:2007年全国卷Ⅱ的题目,备选句中的b和d之间就有复指关系,其语意应是相承的。

第二类,连词,特别是关联词。这些词语在句中明确表示了其间的逻辑关系,对判断句子衔接是否连贯起着重要的作用。对于关联词来说,可以根据习惯搭配,直接判断句子的衔接。如:2006年全国卷Ⅰ的4题的④和①,关联词“看似”与“却”是固定搭配,表示转折关系,所以必须衔接起来。又如:2008年全国卷Ⅱ的4题中,①句中有“并”字,这就要考虑:谁能与它构成语意上的递进?这样就能解决此处的衔接问题。

第三类,具有关联性或指示性的词语。这些词语是在意思上有关联,有照应的。例如:时间上的照应、地点上的照应、方位上的照应、人物的关联、景物的关联等等。如:2005年全国卷Ⅲ的题目中,备选句中就有“到了”、“出现”、“城中”、“走出”这样在动作行为上有照应的词语。又如:2007年全国卷Ⅱ的题目,备选句中“美”与“迷人”是互相关联的。

(四)要注意标点符号的使用。标点符号起着辅助表达的作用。在审题时,很有必要注意语段和备选句子里标点符号的使用情况。七种点号的使用,能为我们提示语意的表达层次,特别是分号和句号;常用的标号,能为我们提示词语的性质、成分之间的关系,特别是破折号。如:2007年全国卷Ⅱ的题目,所用语段中就出现了分号,表明是从三个方面来表示“小城”的。又如:2006年全国卷的题目,语段的第四空上是一个句号,表明前边的语意已经表达完整,其下转入另一意思的表达。这对解题也是有帮助的。


上一页  [1] [2] [3] [4] 


Tag:高考复习辅导高考复习大全语文教学 - 中学语文 - 高考语文复习资料 - 高考复习辅导
》《近四年高考衔接排序题应试技巧精导》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