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要:13、下列加点词意思相同的:A、在骨髓,司命之所属,无奈何也。(《扁鹊见蔡桓公》) 项王渡淮,骑能属者百余人耳。(《史记·项羽本纪》) B、 衡少善属文(《赤壁赋》)/屈平属草稿未定C、 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六国论》) 今夫弈之为数,小数也,不专心致志,则不得也。(《孟子·学弈》) D、 数吕师孟叔侄为逆。(《〈指南录〉后序》)/ 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14、下列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 A、 大率用根者,若有宿根,须取无茎叶时采。(《采草药》) 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六国论》) B、 彼君子兮,不素餐兮。(《伐檀》)/ 且相如素贱人。(《廉颇蔺相如列传》) C、 从数骑出,微行入古寺。 / 其文约,其辞微。 D、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孙叔敖相楚庄王15、下列加点意思相同的一项:A、微独赵,诸侯有在者乎? / 微察公子,公子颜色愈和 B、 悉吾村精技击者不过百人。(《冯婉贞》)/ 书不能悉
2017届毕业生文言文实词竞赛,标签:文言文复习大全,http://www.88haoxue.com13、下列加点词意思相同的:
A、在骨髓,司命之所属,无奈何也。(《扁鹊见蔡桓公》)
项王渡淮,骑能属者百余人耳。(《史记·项羽本纪》)
B、 衡少善属文(《赤壁赋》)/ 屈平属草稿未定
C、 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六国论》)
今夫弈之为数,小数也,不专心致志,则不得也。(《孟子·学弈》)
D、 数吕师孟叔侄为逆。(《〈指南录〉后序》)/ 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14、下列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
A、 大率用根者,若有宿根,须取无茎叶时采。(《采草药》)
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六国论》)
B、 彼君子兮,不素餐兮。(《伐檀》)/ 且相如素贱人。(《廉颇蔺相如列传》)
C、 从数骑出,微行入古寺。 / 其文约,其辞微。
D、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 孙叔敖相楚庄王
15、下列加点意思相同的一项:
A、微独赵,诸侯有在者乎? / 微察公子,公子颜色愈和
B、 悉吾村精技击者不过百人。(《冯婉贞》)/ 书不能悉意,略陈固陋。(《报任安书》)
C、 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焉用彼相矣?(《季氏将伐颛臾》)
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D、 胜不敢复相士。(《毛遂自荐》)/ 伯乐学相马
16、下列各组解释中有误的一项是:
A、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也。(《出师表》) 行:队伍
汉天子,吾丈人行也 行: 辈份
B、 是故事修而谤兴,德高而毁来。(《原毁》) 修:美好
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核舟记》) 修:长
C、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隆中对》) 许:相信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书愤》) 许:期望
D、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 许:许多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许:如此
17、 下列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 凡先王之法,有要于时也 要:符合,适合
B、要之,治平之久,天地不能不生人 要:邀请
C、 惟大辟无可要,然犹质其首 要:要挟
D、 虽与府吏要,渠会永无缘 要:相约
18、下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 质: 人质
B、 乃令张仪佯去秦,厚币委质事楚。(《屈原列传》) 质:抵押
C、 君不如肉袒伏斧质请罪,则幸得脱矣。质:刑具
D、质明,避哨竹林中 质:副词,正,刚刚
19、 下列选项中,哪一个解释更适合句子“文武并用,垂拱而治”中的“治”字含义:
A、治理 B、 对付,抵御 C、惩处,处置 D、太平,安定
20、 推断下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淫侈之俗日日以长,是天下之大贼也 贼:盗贼
B、 是贼天下之人者也。 贼:残害
C、 二人相憎,而欲相贼也。 贼:杀(《韩非子·内储说下》)
D、曹操托名汉相,其实汉贼也 贼:叛国之人
21、 下列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 信:实在
B、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荆轲刺秦王》) 信:信物,凭据
C、 自可断来信,徐徐更谓之。(《孔雀东南飞》)信:信使
D、 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琵琶行》)信:随意,随便
22、下列各组解释中有误的一项是:
A、夙兴夜寐,靡有朝矣 兴:起,起床 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兴:掀起
B、行年四岁,而舅夺母志 行:经、历
客至未尝不置酒,或三行五行,多不过七行 行:行酒,给客人斟酒
C、 巨是凡人,偏在远郡,行将为人所并 行:副词,将要
陈胜吴广皆次当行 行:古代兵制,二十五人为一行
D、是以圣人不期修古,不法常可。(《五蠹》) 修:整治
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修:表示
23、下列选项中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A、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 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B、 而侯生曾无一言半辞送我 / 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
上一篇:文言文整体阅读(学生版)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