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要:附件六 课程教材研究所 “高中数学课程教材与信息技术整合的研究”课题试验 工 作 方 案 (试行稿,2002年6月) 由课程教材研究所中学数学教材研究开发中心研究的“高中数学教材与信息技术整合的研究”课题,是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重点课题“新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开发的研究与实验”的子课题,该课题得到美国德州仪器(中国)有限公司(简称TI公司)教育产品事业部的大力支持。本课题的研究目的是在现行《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数学》的基础上,编写一套体现数学课程与信息技术整合思想的高中数学教材。本套教材旨在探索中学数学课程内容现代化和数学教材呈现方式的改进途径;推进信息技术在数学教学过程中的普遍使用,探索信息技术在改进学生数学学习方式和教师数学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上的作用和途径。这是一项数学课程与信息技术整合的奠基性工作。 一、教材试验的目标 1.教材是否体现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基本思想;是否达到了数学的内容与信息技术之间的融合; 1.教材选择的内容是否科学,是否对学生的终身发展有用; (1)教材内容是否先进,是否适应现代社会生产和生活的需要; (2)教材内
“高中数学课程教材与信息技术整合的研究”课题 一年来工作总结和明年的工作计划-范文,标签:工作计划怎么写,工作计划范文,http://www.88haoxue.com课程教材研究所
“高中数学课程教材与信息技术整合的研究”课题试验
工 作 方 案
(试行稿,2002年6月)
由课程教材研究所中学数学教材研究开发中心研究的“高中数学教材与信息技术整合的研究”课题,是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重点课题“新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开发的研究与实验”的子课题,该课题得到美国德州仪器(中国)有限公司(简称TI公司)教育产品事业部的大力支持。本课题的研究目的是在现行《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数学》的基础上,编写一套体现数学课程与信息技术整合思想的高中数学教材。本套教材旨在探索中学数学课程内容现代化和数学教材呈现方式的改进途径;推进信息技术在数学教学过程中的普遍使用,探索信息技术在改进学生数学学习方式和教师数学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上的作用和途径。这是一项数学课程与信息技术整合的奠基性工作。
一、教材试验的目标
1.教材是否体现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基本思想;是否达到了数学的内容与信息技术之间的融合;
1.教材选择的内容是否科学,是否对学生的终身发展有用;
(1)教材内容是否先进,是否适应现代社会生产和生活的需要;
(2)教材内容是否有利于发挥信息技术在数学学习中的作用和长处,是否有利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进行观察、实验、探究,发现规律,获得结论;
(3)教材是否采取有效策略培养学生的使用信息技术的能力;
(4)教材是否有利于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教学设计是否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善于实践、敢于创新;
(5)教材的呈现方式和教学设计是否能够激发学生使用信息技术的动机,使学生感受到使用信息技术的必要性,是否能够调动学生积极的数学学习情感,提高学习效率和效果;
(6)教材的文字、插图、版式、装帧、印刷等方面是否适合教学的实际需要。
二、教材实验设计的理论基础
教材实验是教材编制过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教学实践研究和检验教材的设计思想、编制原则以及教材的内容及组织形式,让教材的使用者包括学校领导、教师和学生等对教材做出评价,是保证教材质量的一个重要的、不可缺少的环节。
实验的科学性是取得实验成功的必要保证。实验的科学性主要表现在实验的效度和信度,需要通过对实验过程中的各种变量的分析和控制来实现。
对教材进行分散的较大面积的实验时,实验的控制十分复杂和困难。为了取得准确的实验数据,本次实验拟采取以下几种控制方法:
1.在数学教学中使用信息技术比较发达的地区相对集中地选取适当的实验学校,并照顾到不同类型学校的差异,以检验教材的适应性。
2.本班以分层典型抽样方式抽取。
3.制定教材实验的控制条件。
三、教材实验工作的组织和实施
1.教材实验的组织
教材的实验工作由课程教材研究所中学数学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主持。
2.教材实验实施的步骤和方法
(1)确定样本班。为了比较科学地测试和评价教材的实验情况,样本班采取分层典型抽样方法确定,原则上每所参与实验的学校抽取一个样本班。
(2)制定和落实实验的控制条件。为了教材实验顺利地进行,保证教材实验所得的数据和结果的信度和效度,参加教材实验的学校需要满足以下具体要求:
·教师掌握基本的信息技术使用技能,保证相对稳定的实验教师队伍。
·保持样本班的基本稳定,以便取得连续资料。
·控制教学用书,原则上只使用规定的教科书及配套的教学用书。
·严格执行教学计划。
·注意收集和整理样本班、实验学校的教材实验资料,注意典型案例的采集和整理。
(3)师资培训
师资培训采取全员培训的方式进行。一般在每年的两个长假期举办新教材研讨班,由教材编制者介绍教材的设计理念和特色,帮助实验教师熟悉教材,并共同研讨课堂教学设计的方法,以及教材实验的其他问题。同时播放典型课的录像带等。应当尽量采用交互式的方法进行培训。
(4)研讨和交流实验工作经验
·召开实验工作会议。结合教师培训,每年召开一次教材实验工作会议,总结交流经验,有针对性地研究一些实验中出现的问题,对下一阶段的工作做出安排,保证实验工作顺利进行。
·以网络通讯方式提供有关教材实验的信息、材料,及时进行教学设计、优秀教案等方面的交流,引导教师研究教材和相应的教学方法。
(5)测验和测试
每学期末,学校可对实验班进行全面的总结性测试,检查教学效果和为教材评价工作积累资料。
(6)总结和报告
每学期末,各实验学校根据统计资料对实验工作的基本情况进行总结,并提交:①对教材的评价和修改意见;②实验工作总结;③实验的阶段性总结报告。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学数学室根据回收的调查问卷表,统计和分析所得的数据和资料,并根据各学校提交的教材实验报告,写出各册教材的实验报告。同时,根据各地实验中提出的意见,对实验教材进行修改。
完整的一轮教材实验结束后,由课程教材研究所中学数学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根据教材实验情况,写出完整的教材实验报告。
四、实验评价工作
教材评价是贯穿教材编制过程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和连续不断的过程。这套教材的评价采用目标评价模式,其目的是在教材编制过程的各个阶段,评价教材编制的目标达成的程度,以便根据评价的结果不断改进教材的编制工作。
全面科学的教材评价,首先需要系统地收集比较全面、真实准确的关于教材的信息资料,为此要建立一个教材评价的指标体系。根据修改教材的需要,以问卷、课堂观察、访谈、专题调查、测验等方式取得教材使用的现场资料,作为修改教材的依据。
根据编写工作及教材实验的进程做出教材评价工作计划,采用向专家征询意见、听课、与教师、学生座谈等多种方法和手段,收集一些更为具体的、实际的反馈意见,对教材进行专题分析、定性评价。还可以在样本班外选择和确定几个班级作为教材研究的试点班,采用追踪研究的方法,以学生或教师为追踪对象,取得他们在整个教材实验期间乃至之前或之后的有关资料,以便对教材的实际效果做出更全面的说明。
专题实验既是教材实验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其过程和结果也是进行教材评价的重要依据。可根据本教材的特点,确定教材实验研究的重点课题,开展针对性强的、小型的、专题性的实验,取得一些具有特殊价值的资料。
五、教材实验中的课题研究工作
将教材实验建立在教育科研基础上,实验工作课题化,是此次实验的一个重要特点。
教材实验中的研究课题范围包括教材研究、设计、编写、实施、评价过程的各个环节,参与教材实验工作的实验学校,可根据实验工作的需要提出研究课题,报课程教材研究所审批立项。原则上是研究经费由实验学校筹集,必要时,课程教材研究所、TI公司(中国)教育产品事业部可给予一定研究经费资助,并优先发表或出版优秀的研究和实验成果。
课程教材研究所中学数学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将根据本次实验研究的情况,发布研究课题指南,供各实验学校申报课题时参考。
《“高中数学课程教材与信息技术整合的研究”课题 一年来工作总结和明年的工作计划-范文》出自:www.88haoxue.com网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分类导航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