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88好学网范文常识生活常识生活小常识中国古代的养生方法秘诀-古代如何养生长寿» 正文

中国古代的养生方法秘诀-古代如何养生长寿

[10-20 23:41:44]   来源:http://www.88haoxue.com  生活小常识   阅读:680

概要:养生之道,自古以来为民众保健防病所重规。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和科学文化的发展,摄生养性的内容已逐步形成了丰富多彩的中国养生学。中国古代的养生之道,内容浩富,立论精湛,然诸多论述散载于各种古籍文献,现据收集的资料,简介中国古代养生部分文献及其作者的主要养生思想,以期在国家推行的全民健身计划中,给今人以启示。中国古代养生观念史上长寿、多子多孙,在中国人看来,是一种福气,不少人都渴望长命百岁,并且健康生活。今天向您推荐古代最流行的9大养生法,您可以借鉴一下。经络养生经络是遍布人体全身的“网络”系统,它控制着血和气的运行流动,以保证各组织系统的正常功能。《黄帝内经》说,经络具有决生死、处百病、调虚实之作用。古代养生学家认为,疏通经络可作为摄生的重要措施,而最简便的方法就是经常刺激、按摩、针灸三个重要穴位即合谷穴、内关穴和足三里穴。合谷穴可以防治颜面及五官方面的疾病,内关穴有助于防治心脏疾患,足三里穴则对预防五脏六腑特别是消化系统的疾病最有效。饮食养生古人认为,合理饮食可以调养精气,纠正脏腑阴阳之偏,防治疾病,延年益寿。故饮食既要注意“博食&

中国古代的养生方法秘诀-古代如何养生长寿,标签:生活小常识大全,http://www.88haoxue.com

养生之道,自古以来为民众保健防病所重规。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和科学文化的发展,摄生养性的内容已逐步形成了丰富多彩的中国养生学。中国古代的养生之道,内容浩富,立论精湛,然诸多论述散载于各种古籍文献,现据收集的资料,简介中国古代养生部分文献及其作者的主要养生思想,以期在国家推行的全民健身计划中,给今人以启示。

中国古代养生观念史上长寿、多子多孙,在中国人看来,是一种福气,不少人都渴望长命百岁,并且健康生活。今天向您推荐古代最流行的9大养生法,您可以借鉴一下。

经络养生

经络是遍布人体全身的“网络”系统,它控制着血和气的运行流动,以保证各组织系统的正常功能。《黄帝内经》说,经络具有决生死、处百病、调虚实之作用。古代养生学家认为,疏通经络可作为摄生的重要措施,而最简便的方法就是经常刺激、按摩、针灸三个重要穴位即合谷穴、内关穴和足三里穴。

合谷穴可以防治颜面及五官方面的疾病,内关穴有助于防治心脏疾患,足三里穴则对预防五脏六腑特别是消化系统的疾病最有效。

饮食养生

古人认为,合理饮食可以调养精气,纠正脏腑阴阳之偏,防治疾病,延年益寿。故饮食既要注意“博食”即以“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又要重视五味调和,否则,会因营养失衡、体质偏颇、五脏六腑功能失调而致病。

固精养生

古人认为,精血是人体营养物质中的精华部分,是生命的物质基础,五脏六腑得精血的供养,才能保持其正常功能。如性欲无节,精血亏损过多,就会造成身体虚弱、病变百出、减损寿命。而保养阴精则可延缓衰老。

顺时养生

古人认为,天有四时气候的不同变化,地上万物有生、长、收、藏之规律,人体亦不例外。因此,古人从衣食住行等方面提出了顺时养生法。人的五脏六腑、阴阳气血的运行必须与四时相适应,不可反其道而行之。

因时制宜地调节自己的生活行为,有助于健体防病,否则,逆春气易伤肝,逆夏气易伤心,逆秋气易伤肺,逆冬气易伤肾。

www.88haoxue.com

减毒养生

古人认为,人若喜怒无常则会导致体内阴阳、气血失调。劳累过度会损伤脾气,伤于饮食则生湿、热、痰浊。冒犯六yin,伤之外邪则百病丛生。这种致病因素被人体视为“毒”,因此提出以“减毒”来保全真气的养生之道。

而通过饮食调理、服用药物及其它措施,减少体内积聚之毒,可免生疾患,防止早衰,进而延年益寿。

静神养生

静神在传统养生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古人认为,神是生命活动的主宰,保持神气清静,心理平稳,可保养元气,使五脏安和,并有助于预防疾病、增进健康和延年益寿。

反之则怒伤肝、喜伤心、忧伤肺、恐伤肾,以至诱发种种身心疾患。

修身养生

古人认为,凡追求健康长寿者首先要从修身养性做起。平日应排除各种妄念,多说好话、多行善事。

古医家孟说云:“若能保身养情者,常须善言莫离口”,“口有善言,又当身行善事”。孙思邈则说:“心诚意正思虑除,顺理修身去烦恼。”养成良好品行,常做有利于他人的事,可使自己心胸开阔、心情愉悦。

调气养生

古人认为,人体元气有化生、推动与固摄血液,温养全身组织,抵抗病邪,增强脏腑功能之作用。营养失衡、劳逸失当、情志失调、病邪夹击等诸多因素,可导致元气的虚、陷、滞、逆等症候,进而使机体发生病理性变化。

调气养生法主张通过慎起居、顺四时、戒过劳、防过逸、调饮食、和五味、调七情、省言语、习吐纳、行导引等一系列措施来调养元气、祛病延年。

进补养生

传统医学十分推崇用滋补药物调理阴阳、补益脏腑、滋养精血。合理进补可以强身、防病、祛病。但进补既要辩证,又要适量,还应考虑顺应四时。服用补药时,如系入肺药,在秋季较合适;如系温补药,则在冬季比较适宜。

www.88haoxue.com

《养生论》

作者嵇康(公元224一263年),魏未著名文学家、思想家、音乐家,是当时“竹林七贤”之一,同时又是一位有名的养生学家。后为司马昭所杀。他的养生观点主要有:(l)重视调摄,认为“树养不同,功收相悬”。(2)主张形神共养,因为“形恃神以立,神须形以存”。在养神之法中,既主张清虚静泰以宁神,又提倡音乐怡神以悦志。(3)防止过用病生,注意积微成损。

《抱朴子》

作者葛洪(公元284一346年),字稚川,自号抱朴子,东晋道教理论家、医药学家、练丹术家。其养生思想有:(1)主张恬愉淡泊,涤除嗜欲。(2)宝精行气,创胎息功法。(3)房事问题,认为不可绝阴阳,唯得节宣之和。(4)认为养生以不份为本,主张“爱之于微,必成之于著”。(5)主张动以养形,吐纳炼气。

《养生延命录》

作者陶弘景(公元456—536年),齐梁时代著名医家。其养生观点主要有:(1)认为形神相依,主张闲心寡欲以养神,动以养形。(2)认为寿夭与先天因素有关(胎气之充实和虚耗),但认为后天调摄将养更重要。(3)防止过用病生,主张和之、节护之,以减少不必要的消耗。

《颜氏家训》

作者颜之推(公元531一约590年以后),南北朝学者。其养生思想有:(l)反对“遁迹山林,超然尘滓”的炼丹学仙之道。(2)提倡“爱养神明,调护气息,慎节起卧,均适寒暄,禁忌食饮,将饵药物”的养生之道。(3)认为“生不可不惜,不可苟惜”。(4)主张对儿童“固须早教,勿失机也”,而老人犹应晚学。

《千金翼方》

作者孙思邈(公元581-682年),唐代著名的医药学家、养生学家。其享年102岁,且在百岁时著成《千金翼方》一书。其养生思想主要有:(1)主清心寡欲以宁神,怡情悦志以养神。(2)主张动以养形,秘固保精。(3)防止各种过用病生。(4)认识到早婚早育致先天不足,若后天调摄又不当,如此重重相生,病病相孕,是体弱早夭的原因。同时提醒人们,大醉大劳而行房事,不利于优生。(5)男女房事,主节宣其适,抑扬其通塞。并规定了不同年龄段的房事次数。

[1] [2]  下一页


Tag:生活小常识生活小常识大全生活常识 - 生活小常识
》《中国古代的养生方法秘诀-古代如何养生长寿》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