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长亭送别教案2

[07-12 14:29:21]   来源:http://www.88haoxue.com  高二语文教学设计   阅读:68755

概要: 1.从夫人的说话来看,她是怎样一个人? 提示:贪图富贵权势的势利的贵族。 2.[脱布衫]中也有环境描写,这里有何作用? 提示:渲染张生内心因离别而产生的惆怅凄凉之情。 3.“昨宵今日,清减了小腰围”一句采用了什么手法?与哪一诗句所表情意手法相同? 提示:夸张手法,意思是说因为离愁别恨而消瘦了;与李清照的“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同。 4.“但得一个并头莲,煞强如状元及第”,表现了崔莺莺怎样的思想感情? 提示:珍惜爱情,轻视功名利禄。 5.[满庭芳]中用了几个典故?其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提示:运用孟光献饭的典故,是表现崔莺莺对张生的体贴之心;运用“望夫石”的典故是表现崔莺莺对张生的爱之深切。 6.“暖溶溶的玉醅,白泠泠似水,多半是相思泪”一句化用的是谁的诗句? 提示:范仲淹《苏幕遮》—— 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

长亭送别教案2,标签:高二语文教学设计模板,http://www.88haoxue.com
    1.从夫人的说话来看,她是怎样一个人?
    提示:贪图富贵权势的势利的贵族。
    2.[脱布衫]中也有环境描写,这里有何作用?
    提示:渲染张生内心因离别而产生的惆怅凄凉之情。
    3.“昨宵今日,清减了小腰围”一句采用了什么手法?与哪一诗句所表情意手法相同?
    提示:夸张手法,意思是说因为离愁别恨而消瘦了;与李清照的“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同。
    4.“但得一个并头莲,煞强如状元及第”,表现了崔莺莺怎样的思想感情?
    提示:珍惜爱情,轻视功名利禄。
    5.[满庭芳]中用了几个典故?其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提示:运用孟光献饭的典故,是表现崔莺莺对张生的体贴之心;运用“望夫石”的典故是表现崔莺莺对张生的爱之深切。
    6.“暖溶溶的玉醅,白泠泠似水,多半是相思泪”一句化用的是谁的诗句?
    提示:范仲淹《苏幕遮》——
    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7.“蜗角虚名,蝇头微利”这个典故出于何处?用此典故表明了怎样的意思?
    提示:语出苏轼《满庭芳》词。表明了对功名利禄的蔑视和痛恨态度。
    三、分析第三部分:
    1.夫妻赠诗表现了二人怎样的心情?
    提示:崔莺莺告诫张生切勿忘记她;张生则发誓永无别恋。这充分展示了二人深厚的情谊。
    2.怎样理解[耍孩儿]中的典故?
    提示:“红泪”借王嘉《拾遗记》的典故,司马青衫借白居易《琵琶行》的典故,表现主人公因离别而生的伤心之情。“伯劳飞去燕西归”则用牛郎织女的典故表现两人缠绵难舍的心情。
    3.[五煞]表明了主人公怎样的心情?
    提示:对张生的生活的关心,千叮万嘱,真情自现。
    4.[二煞]中所用是几个典故?这些典故的作用是什么?
    提示:三个典故,见课本。其作用是表明崔莺莺对张生的担心。
    四、分析第四部分:
    1.[一煞]中再写环境,其作用是否与先前所写相同?
    提示:稍有不同,这里是表现崔莺莺目送张生远去时那种凄怆悲苦的眷恋之情。以所见之物,写内心深藏之情。2.[收尾]中写‘残照’其含义是什么?
    提示:以“残照”表现内心的怅惘失意之情。
    五、体会《西厢记》的语言特色:
    主要有两个特点:一是运用多种修辞手法展现人物内心的情感,增强感染力;二是融古代诗词与民间口语为一体,使语言既清丽华美,又生动活泼。
    (自由朗读全文,再次体会语言特点。)
    六.讨论:本文的主题是什么?
    抓要点:歌颂真诚的爱情,表现反封建、轻名利的思想。


上一页  [1] [2] 


Tag:高二语文教学设计高二语文教学设计模板教学设计 - 语文教学设计 - 高二语文教学设计

上一篇:伶官传序教案1

》《长亭送别教案2》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