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88好学网教育学习大全语文教学小学语文人教版语文教案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为人民服务》教学设计(校本研究)» 正文

《为人民服务》教学设计(校本研究)

[10-21 00:10:39]   来源:http://www.88haoxue.com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阅读:68247

概要:2.学习第二段。(1)朗读课文,划出中心句。(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2)作者是怎样围绕中心句进行论述的?(先引用司马迁的话做论据,再具体讲什么样人的死毫无意义,什么样的人死得有价值。最后肯定张思德的死比泰山还要重。)(3)你怎样理解司马迁的话?(“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这句话的意思是人总是要死的,有的人的死比泰山还重,有的人的死比鸿毛还轻。)(4)从生活中找出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例子来谈一谈。(例如江姐、董存瑞、雷锋等英雄人物。)(5)小结:这一段是讲革命者对生死的看法人要死得有意义、有价值,揭示了革命的人生观。(五)布置作业1.熟读课文。2.抄写课后“读读写写”。 第二课时(一)明确目标1.学习第3、4、5段。2.熟读课文,背诵3、4段。3.总结、扩展。(二)教师点拨,突破重、难点1.学习第3段。(1)指名读第三段。这段是围绕哪句话论述的?识要我们为人民的利益坚持好的,为人民的利益改正错的,我们这个队伍就一定会兴旺起来。)(2)是怎样围绕这句话论述的?(通过举例和逻辑严密的一组复句加以论述。指名分别读出这两部分。)(3)出示投影。上面这段

《为人民服务》教学设计(校本研究),标签: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大全,http://www.88haoxue.com

  2.学习第二段。

  (1)朗读课文,划出中心句。(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

  (2)作者是怎样围绕中心句进行论述的?

  (先引用司马迁的话做论据,再具体讲什么样人的死毫无意义,什么样的人死得有价值。最后肯定张思德的死比泰山还要重。)

  (3)你怎样理解司马迁的话?(“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这句话的意思是人总是要死的,有的人的死比泰山还重,有的人的死比鸿毛还轻。)

  (4)从生活中找出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例子来谈一谈。(例如江姐、董存瑞、雷锋等英雄人物。)

  (5)小结:这一段是讲革命者对生死的看法人要死得有意义、有价值,揭示了革命的人生观。

  (五)布置作业

  1.熟读课文。

  2.抄写课后“读读写写”。

 

                 第二课时

  (一)明确目标

  1.学习第3、4、5段。

  2.熟读课文,背诵3、4段。

  3.总结、扩展。

  (二)教师点拨,突破重、难点

  1.学习第3段。

  (1)指名读第三段。这段是围绕哪句话论述的?识要我们为人民的利益坚持好的,为人民的利益改正错的,我们这个队伍就一定会兴旺起来。)

  (2)是怎样围绕这句话论述的?

  (通过举例和逻辑严密的一组复句加以论述。指名分别读出这两部分。)

  (3)出示投影。

  上面这段话共有几句?每句说的是什么?句与句是怎样连起来的?

  ①先说出这段话中的关联词,并在书上点上着重号。[因为……所以(因果)如果……就(假设)只要……就(条件)]

  ②每句说的是什么?

  第一句讲有了缺点就不怕别人批评。

  第二句讲不管是什么人,谁向我们指出都行。

  第三句讲凡是符合“说得对”、“对人民有好处”这个条件,不管是谁的批评和意见,我们都要改正,都要照办。

  这段话一句紧扣一句,层层递进联系非常紧密。先讲不怕批评再讲不讲究批评的对象和方式方法。衡量是与非的标准只有一个,就是是否符合人民的利益。

  (4)通过这段学习谈一下我们党为什么日益壮大,从而成为执政党。

  2.学习第4段。

  (1)指名读第四段。“共同的革命目标”是什么?(解放全民族,完全、彻底为人民服务)

  (2)为实现这一革命目标应该怎样做?

  (“不怕困难”,“不怕牺牲”,“互相爱护”并分别把这三部分内容读出来。)

  (3)默读这段,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第一层:我们都是来自五湖四海,为了一个革命目标走到一起来了,但要取得全民族的解放,还要团结更多的人。

  第二层:讲怎样对待困难,要看到成绩、光明,要提高我们的勇气,不要灰心。

  第三层:讲正确对待牺牲。一是为人民利益而牺牲是“死得其所”;二是要避免不必要的牺牲。

  第四层:革命队伍的人要互相关心、爱护、帮助。

  3.学习第五段。

  (1)我们要为什么人开追悼会?(做过一些有益工作的)

  (2)开追悼会的意义是什么?(寄托哀思,使整个人民团结起来。)

  (三)总结、扩展

  1.朗读全文。

  2.文章的中心是什么?这个中心是怎样一层一层表达出来的?

  (文章的中心是为人民服务。全文围绕这个中心,依次讲了完全、彻底为人民服务是我们的宗旨;为人民利益而死比泰山还重;正确对待批评,为人民的利益坚持好的、改正错的;正确对待困难、对待同志,为人民的利益团结互助;悼念为人民而死的人,以团结全体人民等五方面的问题,思路十分清楚。这五个问题都是以为人民服务为标准,从不同侧面说明怎样才能做到完全彻底为人民服务。)

  3.联系实际谈体会。

  (不仅联系过去的,还要联系现在的。例如现实生活中的徐虎、李素丽等英雄模范都是“完全”、“彻底”地为人民服务的榜样,可以让学生具体说说他们的先进事迹。)

  (四)指导背诵三、四自然段

  六、作业布置

  1.看拼音写词语。

  2.读句子,先理解带点的词语,再说说句子的意思。

  (1)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

  (2)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3)我们都是来自五湖四海,为了一个共同的革命目标,走到一起来了。

  3.勾画本课中你喜欢的警句,在理解的基础上熟读背会。

  七、板书设计

宗旨:完全、彻底地为人民服务重於泰山

   死的意义:为人民服务轻于鸿毛

   不怕批评,坚持好的,改正错的

     不怕困难,不怕牺牲,努力奋斗

寄托哀思,使整个人民团结起来

 

《为人民服务》教后记(校本研究)

  这篇课文是1944年9月8日毛泽东在中央警备团举行的张思德同志追悼会上的演讲。也是学生在小学阶段第一次接触到的夹叙夹议的文章。学生领悟起来比较困难。特别是中下生,让他们明白:本文围绕“为人民服务”这个论点从五个方面去论述什么是“为人民服务”,这种逐层深化,条理清晰,突出主题的写作特点,学生掌握起来比较困难。

  另外,从文章“为人民服务”这一内容想开去,学生可以通过名人故事,身边事迹去感悟什么行为叫“为人民服务”,但从学生学完本课写出来的读后感中,明显的感受到学生所理解到的“为人民服务”比较抽象,比较缥缈。如果你再进一步问他,结合你的实际情况,你打算怎样做?大部分学生要么摇头,要么回答“不知道”。是呀,对于“以我独尊”的现代独生子女来说,理解“为人民服务”远比在实际行动中做出来的“为人民服务”容易多了!

 

 

上一页  [1] [2] 


Tag: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大全语文教学 - 小学语文 - 人教版语文教案 -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为人民服务》教学设计(校本研究)》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