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88好学网教育学习大全语文教学中学语文语文教研《荷塘月色》主题之探微» 正文

《荷塘月色》主题之探微

[10-21 00:24:01]   来源:http://www.88haoxue.com  语文教研   阅读:68967

概要:史实表明:朱自清在“三一八”惨案之前是一个热衷于新潮思想,政治活动的热血青年。他于1916年8月至1919年6月在北大就学期间,就积极参与政治活动和进步的文化思想实践。以致回到扬州做了中学教师,过上较为平淡的世俗生活后却与他在北大轰轰烈烈的火热生活形成了较大的反差,心理便有了沉重的失落感——《怅惘》(朱自清诗)。“1921年,他经好友刘延陵介绍到上海中国公学中学部教书,结识了叶圣陶。创办了《诗》刊,又成为了文艺新潮的活跃分子,与复古的反动文人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斗争”。⑤1925年清华改革,增设大学部,小有名气的朱自清被聘。就在他刚任教不久,一到11月,北平便进入了多事之秋,时局风云变幻。(这里无需赘述),到1926年3月18日,北平200多个社会团体,十多万群众在天安门举行反对八国最后通牒的示威大会。朱自清跟随清华学校的队伍前往参加,亲临了这次惨案。“……这时他听到了劈劈啪啪的枪声。过了一会,觉得有鲜血流到他的手臂上和马褂上,心里明白屠杀已在进行了。朱自清茫然跟着众人奔逃出去,这时他身旁的两个同伴又中弹倒下……”①段祺瑞政府为了掩饰血腥罪行,怂恿反动文人歪曲事实,污指

《荷塘月色》主题之探微,标签:语文教研组活动记录,初中语文教研组计划,http://www.88haoxue.com

史实表明:朱自清在“三一八”惨案之前是一个热衷于新潮思想,政治活动的热血青年。他于1916年8月至1919年6月在北大就学期间,就积极参与政治活动和进步的文化思想实践。以致回到扬州做了中学教师,过上较为平淡的世俗生活后却与他在北大轰轰烈烈的火热生活形成了较大的反差,心理便有了沉重的失落感——《怅惘》(朱自清诗)。“1921年,他经好友刘延陵介绍到上海中国公学中学部教书,结识了叶圣陶。创办了《诗》刊,又成为了文艺新潮的活跃分子,与复古的反动文人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斗争”。⑤

1925年清华改革,增设大学部,小有名气的朱自清被聘。就在他刚任教不久,一到11月,北平便进入了多事之秋,时局风云变幻。(这里无需赘述),到1926年3月18日,北平200多个社会团体,十多万群众在天安门举行反对八国最后通牒的示威大会。朱自清跟随清华学校的队伍前往参加,亲临了这次惨案。“……这时他听到了劈劈啪啪的枪声。过了一会,觉得有鲜血流到他的手臂上和马褂上,心里明白屠杀已在进行了。朱自清茫然跟着众人奔逃出去,这时他身旁的两个同伴又中弹倒下……”①段祺瑞政府为了掩饰血腥罪行,怂恿反动文人歪曲事实,污指共产党人“假借共产学说,啸聚群众,屡肇事端。”既屠杀于前,复污蔑于后,朱自清看了当时的报纸便勃然大怒,心想:“这究意是访闻失实,还是安着别的心眼儿呢?”考虑了一会,他乃决意写一篇自己“当场眼见和后来可闻的情形,请大家看看这阴惨惨的20世纪26年3月18日的中国!”⑥ 23日,朱自清怀着满腔义愤,写了《执政府大屠杀记》——令他万万没有想到的是,他到北平刚刚半年,就历经了这么一场黑色风暴,而且成为目击者,只在屠杀者的枪口下侥幸逃脱。而他认识的清华一学生韦杰三当场被枪击倒,于21日死去。4月2日,朱自清又怀着无限悲痛的心情,写了《衷韦杰三君》一文。6月14日,他还创作了生命中的最后一首白话诗《朝鲜的夜哭》,它表明了朱自清对诗歌创作的看法有所改变——锋芒已被隐蔽。借朝鲜的亡国之痛,抒写自己对中国当局的失望。“在这一年,作为新诗作者的朱自清先生完成了自己的历史使命。行为上收敛,思想上保守归旧,学术上开始大量学习模拟和写作旧体诗。⑦所以“三一八”血淋淋的教训隐藏了朱自清的笔锋,使他变得深刻了,愤恨了,但也变得小心敏感而又“难得糊涂”了。于是1927年2月他经上海接妻儿时,看见电车工人罢工,他便立刻坐上人力车往住地赶。他坐在车上,感到窒息一般紧张。“这时代如闪电般,或如游丝般,总不时地让你敝着一下。它有这样大的力量,决不从它巨灵般的手掌中放掉一个人,你不能不或多或少感着它的威胁。”⑧

“回京后的一个晚上,朋友栗君突然来访。那夜月色很好,他们沿着西院附近小塘边一条幽静小径,缓缓地往复走着,怏怏地谈着。栗君是国民党员,他劝朱自清参加他们一伙儿的工作。最后他‘恳切’的说:‘将来若离开党,就不能有生活的发展,就是职业怕也不容易找着。’”对这暗含威胁的话,“朱自清踌躇了,过了一会,他婉转地说:‘待我和几位熟朋友商量商量’。没有立刻答应他的要求。过了几天,朱自清找到栗君,对他说:‘我想还暂时超然的好。’”①

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在上海发动的反革命政变的消息传到北京,朱自清十分震惊,惶急非常。“……连日来心里都不安宁。他眼睁睁地看着一幕历史悲剧开场,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苦涩滋味。”①5月的一个下午,他在郁闷中填了一阙《和李白<菩萨蛮>》:“烟笼远树浑如幂,青山一桁无颜色。日暮倚楼头,暗惊天下秋!半庭黄叶积,阵阵鸦啼急。踯躅计行程,嘶骢何处行?”对现实的不满情绪的表达更加含蓄。

可见1926年和1927年,是朱自清先生生涯中具有转折意义的两年。从他的人生历程中看,他并非只是一介书生而不关心政治,而是在残酷的政治风暴中他幻灭了,退缩了。“对于革命抱着浪漫谛克的幻想的人,一和革命接近,一到革命进行,便容易失望。”(鲁迅语)朱自清也自我解剖说:“我看清我是一个不配革命的人!这小半由于我的性格,大半由于我的素养;总之,可以说是运命规定的吧。”但也明确表示:“为了自己阶级,挺身与无产阶级去斗争的事,自然也决不会有的。”⑤

二、对作品与意象暗示的探微

当代最新的研究成果表明:中国传统的文学作品(主要指诗词)在“文贵在曲不在直”的创作理念的指引下,讲求的是“含蓄”二字。而达到“含蓄”的手段便是用形象去传达意,即所谓的意象。意象中形象的显现除了它的客观特征外,更多的是带有作家主观的暗示性。比如“留得罗襟前日泪,弹与征鸿。”由于“征鸿”飞行时排成“人”字,因而作者李清照选取它,意象为远行在外的人(即她的丈夫赵明铖),并把它作为传情送意的使者来表达深切的思念。所以“意象是特定浓缩的人志与物美的统一体。”⑩

对于意象的追源问题笔者姑且不论,但应提及的是,最早应追溯到会意字的创造,即“圣人立象以观意”(《周易·系辞》),之后是屈原的“香花、香草”之喻,而后再是陶潜的“物我合一”。进而完成了“意遣象而达意,象载意而显象”的联结。

当然,“意象”在发展过程中既有创造又有继承和发展。仅选一例可说明:陶渊明因对门阀制度森严,贪官污吏横行的晋代现实不满,创设虚构了一个理想的“桃花源”式的社会环境。后人向往之,把它也当成了“归隐”的代名词。而李白在他的《山中问答》一诗中写到:“问余何意栖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闲。桃花流水窅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显然,诗中的“桃花”已暗示了“碧山”非人间的超现实的境地,同时也变成一个摄取了《桃花源记》中的意境而兴作者“心自闲”,不愿流俗的主观意象了。所以有陶公的创设在前,之后再有李白的继承和发展。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Tag:语文教研语文教研组活动记录,初中语文教研组计划语文教学 - 中学语文 - 语文教研
》《《荷塘月色》主题之探微》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