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要:一年后的1994年4月1日,脱胎于《焦点时刻》的《焦点访谈》诞生,成为收视率仅次于《新闻联播》的又一个中国电视神话,其中1998年年平均收视率为27.48%。换言之,《焦点访谈》成了近1/3中国电视观众每天晚饭后的一项生活内容。1996年5月17日,作为《焦点访谈》在广度与深度上的延伸,周刊型栏目《新闻调查》隆重登场,节目以对「社会的关切」、「制度的建设」为选题的方向,以深度报导的形式对重大社会新闻事件进行调查和评说,成为央视的一大名牌栏目。l 现象世界与象征世界:l 选择的情感性:l 选择的价值性:l 选择的认识性:第三节:新闻报道的基本要求教学要求:全面深入地理解掌握新闻的基本要求,特别是理解新闻的客观性、真实性问题,新闻客观性、真实性是一人涉及到主客观范畴的概念,必须以哲学方式理解。教学难点:新闻真实性的主客观范畴;真实性三层内涵.教时安排:1学时教学过程: 一、客观性l 从本源上说,新闻是一种变动的事实信息。但世界的客观并非世界原本的物质状态,而是一种主观认识结果。只能说是接近事实本真面目,而非纯粹物象。l 从受众上说,新闻是一种客观的叙事信息。知情权与非典
《新闻写作》教案,标签:初中写作教学大全,http://www.88haoxue.com一年后的1994年4月1日,脱胎于《焦点时刻》的《焦点访谈》诞生,成为收视率仅次于《新闻联播》的又一个中国电视神话,其中1998年年平均收视率为27.48%。换言之,《焦点访谈》成了近1/3中国电视观众每天晚饭后的一项生活内容。
1996年5月17日,作为《焦点访谈》在广度与深度上的延伸,周刊型栏目《新闻调查》隆重登场,节目以对「社会的关切」、「制度的建设」为选题的方向,以深度报导的形式对重大社会新闻事件进行调查和评说,成为央视的一大名牌栏目。
l 现象世界与象征世界:
l 选择的情感性:
l 选择的价值性:
l 选择的认识性:
第三节:新闻报道的基本要求
教学要求:全面深入地理解掌握新闻的基本要求,特别是理解新闻的客观性、真实性问题,新闻客观性、真实性是一人涉及到主客观范畴的概念,必须以哲学方式理解。
教学难点:新闻真实性的主客观范畴;真实性三层内涵.
教时安排:1学时
教学过程:
一、客观性
l 从本源上说,新闻是一种变动的事实信息。但世界的客观并非世界原本的物质状态,而是一种主观认识结果。只能说是接近事实本真面目,而非纯粹物象。
l 从受众上说,新闻是一种客观的叙事信息。知情权与非典,《南方周末》与张文康新闻发布会。
l 从认识论上说,新闻传播是一种复杂、作用于人们认识过程。传播本身是一个复杂的过程;理解也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信息在传播过程中走形。例如晋公子重耳亡命记中关于“土块”的不同认识;再如小小说《街头》故事中传播的走形。一者,新闻本身是经过记者主观选择、采访的结果,必然打上主观烙印。二者,记者的认识水平与能力有差异,新闻客观性取决于记者的认知。三者,记者本身的立场、观点、视角不同,导致对新闻认识结果迥异。
l 因此,新闻的客观性真实性是主观真实基础上的客观真实。
二、真实性
l 新闻报道的主客观范畴;新闻既是主观的,又是客观的;记者的采访本身就是一个主观过程,有综合、整合、分析、筛选主观性;由于不同记者的立场、观点、视角不同,新闻报道存在着真实的差异。
l 新闻又是客观的,客观事实是第一性的,没有客观事实的真实就没有新闻真实;新闻反映特点决定了新闻是客观对象的主观映象,通过记者对客观事实的陈述,方才能成为新闻报道,其间涉及到一个复杂的主客观、主客体作用过程,因而,新闻的真实是客观真实基础上主观真实。
l 新闻真实性具有客观规定性,其理由有,没有客观事实,就不可能有新闻报道的真实。新闻报道必须与客观事实相统一、吻合,否则就是非真实的。而且,新闻永远是第二性的,必须受第一性的制约。
例如,《中华新闻报》2001年7月21日,《不该如此愚弄百姓》报道了西安《百家生活报》在7月9日一版“富平发生一起特大家庭惨案”(肩题),正题为“老母猪吃掉一岁半男童”,副题为“刘老汉毙猪杀妻服毒自杀”假新闻;
三、公正性
l 新闻内容在本质是一种信息,其传播的受众从根本上说是公众。公众是新闻全家人主体,而新闻的客体则是特定群体、公众的利益和社会公共事务,其本体是什么呢?
l 其本体是公众形成基本一致的意见与态度总和。而这种态度是社会性,在社会心理学上“对某物或某人的一种喜欢或不喜欢的评价性反应,它在人们的情感、倾向性和信念中表现出来。”
l 因此,必须考虑到新闻的公正性。
四、全面性
五、时效性
六、立场性
l 新闻立场性实质上应该表现为新闻内在的价值性,即公共伦理、自由人权等基本理念。
l 立场不同完全得出不同新闻效果,如对蒋介石去世这一新闻事实,1975年《人民日报》在一版下角发表一则短消息,不足百字,题为“蒋介石死了”,很客观,字体也很小;台湾《中央日报》则在一版发一大字标题新闻,详尽介绍了蒋的生平。何也?立场不同而已。
七、艺术性(技巧性)
第二章:新闻报道的体裁
第一节:新闻报道体裁的演变
教学要求:了解文章体裁概念和文章体裁演变的历程,从而了解新闻报道体裁的演变历史。
教学难点:新闻报道体裁演变的具体时限不清楚。
教学注意:略讲,1学时
教学过程:
一、文章体裁概念:
l 文体,就是独立成篇的文本体裁(样式、体制),是文本构成的规格与模式。
l 文体划分:
三分法:黑格尔《美学》叙事类、抒情类、戏剧性;
四分法:小说、诗歌、散文、戏剧;
五分法:小说、诗歌、散文、戏剧、影视
l 文体具有演变历史进程:
《诗经》四言诗;
汉代五言诗;
南北朝律诗(四声五病)
唐诗
宋词
元曲
明清小说
五四新诗
l 不同文体的语言体式
最新更新
推荐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