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88好学网教育学习大全语文教学中学语文中学教案大全苏教版高一语文必修一江苏省海安县实验中学《赤壁赋》公开课教案20» 正文

江苏省海安县实验中学《赤壁赋》公开课教案20

[10-21 00:23:16]   来源:http://www.88haoxue.com  高一语文必修一   阅读:68140

概要:《赤 壁 赋》教案实验中学 储春霞教学目标:1、了解作者苏轼的了解苏轼的人生感悟,倡导积极的人生态; 2、体会本文诗情、画意、理趣完美融合的艺术特色; 3、探讨本文中的人生哲理,从中得到启发。教学重点:教学目标“2”、“3”教学难点:体会本文诗情、画意、理趣的完美融合教学方法:串讲+探究、鉴赏课时:2课时教学步骤:第一课时:一、导入:(由《念奴娇·赤壁怀古》导入 ) 二、作者与写作背景:A、苏轼:(1036—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州眉山(今四川省眉山县)人。父亲苏洵,弟弟苏辙都是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世称“三苏”。(唐宋八大家:韩、柳、藕、三苏、曾巩、王安石)苏轼一生处于北宋新法与旧党之间的斗争、倾轧激烈时期。宋神宗时,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先后被贬官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后谏官弹劾他在诗文中有诽谤朝廷之语,被捕下狱,出狱调黄州团练副使。宋哲宗元祐年间,旧党执政,苏轼曾内调任翰林学士等职,又因与司马光为首的旧党发生一些政见分歧,再次贬谪杭州。后来新党重新上台,苏轼受到更大打击,远调惠州(广东省惠阳县)、儋州(

江苏省海安县实验中学《赤壁赋》公开课教案20,标签:高一语文必修一教案,http://www.88haoxue.com

《赤   壁   赋》教案

实验中学   储春霞

教学目标:1、了解作者苏轼的了解苏轼的人生感悟,倡导积极的人生态;

          2、体会本文诗情、画意、理趣完美融合的艺术特色;      

3、探讨本文中的人生哲理,从中得到启发。

教学重点:教学目标“2”、“3”

教学难点:体会本文诗情、画意、理趣的完美融合

教学方法:串讲+探究、鉴赏

课时:2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导入:(由《念奴娇·赤壁怀古》导入

 

二、作者与写作背景:

A、苏轼:(1036—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州眉山(今四川省眉山县)人。父亲苏洵,弟弟苏辙都是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世称“三苏”。(唐宋八大家:韩、柳、藕、三苏、曾巩、王安石)

苏轼一生处于北宋新法与旧党之间的斗争、倾轧激烈时期。宋神宗时,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先后被贬官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后谏官弹劾他在诗文中有诽谤朝廷之语,被捕下狱,出狱调黄州团练副使。宋哲宗元祐年间,旧党执政,苏轼曾内调任翰林学士等职,又因与司马光为首的旧党发生一些政见分歧,再次贬谪杭州。后来新党重新上台,苏轼受到更大打击,远调惠州(广东省惠阳县)、儋州(今海南岛),宋徽宗即位,大赦天下,在遇赦北还途中死于常州(今江苏省武进县)。他在总结自己一生时曾痛苦地自嘲说:“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

苏轼政治上思想保守,反对新法,但后期态度有所转变,和旧党又产生了一定程度的矛盾,造成一生受排挤抑郁不得志,但在各地方官任上,他同情人民疾苦,办了不少有益人民的事,在诗词中也有所反映。

苏轼在文学艺术上是一位全才,不仅散文是北宋最杰出的大家,而且诗词也有很高的造诣,开宋代“豪放派”词风。此外在书画方面也有突出成就。

B、写作背景:

1080年,苏轼被贬黄州。在这里,他经常来赤壁矶(黄冈西北的长江边上,有一处风景胜地。那儿矗立着一座红褐色的山崖,因为形状有些像鼻子,人们就称它为赤鼾矶)头游览眺望,或泛舟江中。1082年,苏轼又来到赤壁。这时他已年近半百,站在矶头,望着滚滚东去的江水,想起自己建功立业的抱负也付之东流,不禁俯仰古今,浮想联翩,写下了名作《念奴娇·赤壁怀古》。这年七月十六日和七月十五日,苏轼又两次舟游赤壁之下的长江,写下了著名的《前赤壁赋》《后赤壁赋》。前后《赤壁赋》在我国文学艺术史上有着深远的影响。它为以后的戏曲、绘画、雕塑等提供了创作的题材。宋代画家李公麟、明代画家唐寅都画过苏轼舟游赤壁的画。

苏轼在赤壁的创作活动,给赤壁增添了光彩,清人就干脆把黄州赤壁命名为“东坡赤壁”,并镌刻在建筑物的门额上,由此名满天下。直到今天,在黄冈东坡赤壁,仍有“二赋堂”、“酹江亭”、“坡仙亭”等名胜。

三、学生听课文录音,感知内容,为生字生词正音。

属(zhǔ) 窈窕(yǎo tiǎo)斗(dǒu) 凭(píng)棹(zhào)和(hè)  

愀(qiǎo)扁(piān)藏(zàng)藉(jiè)缪(liáo) 舳舻(zhú lú)

酾(shī) 槊(shuò)匏(páo)挟(xié) 肴(yáo)淆(xiáo)

四、梳理课文字词:(略。时间不够,可以延伸到第二节课。)

第二课时

 一、内容结构

A.作者开始游赤壁时,景色如何?心情如何?

    景:皓月当空,碧水万顷,月光朦胧,清风徐徐,景象澄沏,如梦境一般。

    事:友人相聚,泛舟江上,畅饮美酒,咏诗诵文,迎风赏月。

    情:“乐”。舒畅飘逸,飘飘欲仙,超然物外,陶醉于良辰美景。

    第一段先景后事,由事生情。

    B.作者的好心情是怎样发生变化的?

    第二段,由乐到悲,营造一种主客之间箫歌互答、悲喜交集的境界。承上启下,引出主客对答。

    乐:饮酒乐甚,扣舷而歌。

   悲:客的箫声。如怨如慕,如泣如诉。

    C.第三段感情如何?写曹操的用笔重点在哪里?客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慨?

    写主客问答,主要是客的感慨,阐发了怀古伤时之情,感情色彩甚为悲伤。写曹操不是为了说明他是英雄,重心在“而今安在哉”上,为了突出像他是诗人又是英雄的人物最终同归于“空虚”。客通过几番对比,表达了人生短促无常的感慨。

    D.第四段感情如何?作者是如何阐发自己的观点的?

    苏子批评客的观点,阐发了自己的人生感悟,感情变为喜悦。以明月、江水作比,说明世上万物和人生,都既有变的一面,又有不变的一面。应该轻物质而重精神,执著于自己的不朽事业,保持平静超然的心态和乐观旷达的情怀。

    E.结尾段感情如何?

    客心悦诚服。心情更加喜悦。“喜而笑”“相与枕藉”。

二、问题探究:

1、如何认识文中的“主”与“客”?

    A.结合背景分析,讨论理解。“主”“客”实为一体,分别反映了作者内心的积极和消极的心态。进一步发问“本文的旨趣、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怀”。这是深层次理解文章的关键。明确:阐述了自然界变与不变的哲理,苏轼思想中两种情绪的对抗表达了他矛盾痛苦而又乐观旷达的复杂心情。

    B.进一步发问:“为什么采用这种形式?”引出赋的特点。理解本文“以文为赋”的体裁形式。写法上:“主客问答”“抑客伸主”。形式上:句式对衬整齐,声律和谐押韵。对第二点,通过指导,学生诵读体味。

2、鉴赏本文写景、抒情、议论的紧密结合。

[1] [2]  下一页


Tag:高一语文必修一高一语文必修一教案语文教学 - 中学语文 - 中学教案大全 - 苏教版 - 高一语文必修一
》《江苏省海安县实验中学《赤壁赋》公开课教案20》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