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88好学网教育学习大全语文教学中学语文中学教案大全苏教版高一语文必修一《始得西山宴游记》课堂实录(获浙江省高中语文课堂教学评比一等奖第二名(宁波))» 正文

《始得西山宴游记》课堂实录(获浙江省高中语文课堂教学评比一等奖第二名(宁波))

[02-26 15:53:55]   来源:http://www.88haoxue.com  高一语文必修一   阅读:68130

概要: 师:刚才这位同学找到的“施施而行,漫漫而游”,你的理解是? 生:就是他因为不知道去哪里,所以步伐会放慢 师:恰恰体现了作者的—— 生:不安 师:是的,请坐我们两种不同的意见好像有冲突大家就这个话题继续,或者就自己的话题展开,都可以还有没有? 生:我找到一处对比第一段“觉而起,起而归”,第二段“至无所见而犹不欲归”第一段是睡醒了就马上离开,是一种不安的心情;而另一处是完全陶醉于此景,流连忘返,是“安” 师:从陶醉看出“安”来,很细腻! 生:第二段中有“苍然暮色”,太阳应该是一个经常被文人关注的意象,作者连太阳下山了都不知道,说明作者已经完全沉醉在这种景色中了,已经投入了如果是局促不安的人,是很难做到这一点的 师:刚才我们两位同学都用了“陶醉”这个词,老师很想问一下,你有没有发现在第一段中还有一个“醉”? 生:倾壶而醉 师:你觉得这个“醉”中,柳先生的精神状态是怎样的? 生:我觉得他是为了掩盖内心的一种不安他内心矛盾,觉得前途无望,内心很颓废,用酒来麻醉自己 师:从“麻醉”到“陶醉”,说得真

《始得西山宴游记》课堂实录(获浙江省高中语文课堂教学评比一等奖第二名(宁波)),标签:高一语文必修一教案,http://www.88haoxue.com

    师:刚才这位同学找到的“施施而行,漫漫而游”,你的理解是?

    生:就是他因为不知道去哪里,所以步伐会放慢

    师:恰恰体现了作者的——

    生:不安

    师:是的,请坐我们两种不同的意见好像有冲突大家就这个话题继续,或者就自己的话题展开,都可以还有没有?

    生:我找到一处对比第一段“觉而起,起而归”,第二段“至无所见而犹不欲归”第一段是睡醒了就马上离开,是一种不安的心情;而另一处是完全陶醉于此景,流连忘返,是“安”

    师:从陶醉看出“安”来,很细腻!

    生:第二段中有“苍然暮色”,太阳应该是一个经常被文人关注的意象,作者连太阳下山了都不知道,说明作者已经完全沉醉在这种景色中了,已经投入了如果是局促不安的人,是很难做到这一点的

    师:刚才我们两位同学都用了“陶醉”这个词,老师很想问一下,你有没有发现在第一段中还有一个“醉”?

    生:倾壶而醉

    师:你觉得这个“醉”中,柳先生的精神状态是怎样的?

    生:我觉得他是为了掩盖内心的一种不安他内心矛盾,觉得前途无望,内心很颓废,用酒来麻醉自己

    师:从“麻醉”到“陶醉”,说得真好如果同学们已经没有补充意见的话,那么我们再回到刚才两位同学针锋相对的两个观点在这里,体现出的是“安”还是“不安”?同桌之间可以交流交流,时间一分钟

    (同桌交流)

    师:我们还是请刚才那位同学,你结合大家的意见,反思一下自己的观点,你还坚持吗?

    生:我现在觉得应该是“不安”

    师:能够告诉我,你改变看法的原因吗?

    生:因为他是在公务少的时候出游身为太守,一定是日理万机的,他现在能够闲适地游走,应该是很不安的

    师:请注意,柳宗元先生到永州来,他的身份是——

    生:游客

    师:是这样吗?大家告诉他,是什么身份?

    生(纷纷):僇人

    师:老师非常希望你能够认真细致地来研读课文请坐下面请同学们带着“始得”“未得”“安”“不安”的理解,带着我们刚才讨论和探讨的“众山游”和“西山游”之间的区别,自由诵读课文

    (全班自由诵读)

    师:在课文最后,作者讲到“故为之文以志”,在你看来,作者的“志”有没有更丰富的含义?仅仅是“始得西山”吗?

    生:我觉得这里可能还有一种励志,因为之前作者是处于颓废状态,而西山游之后,有一种心灵的升华

    师:这位同学认为,这里的“志”有一种升华的味道请大家想一想,这里的升华,是一种怎样的升华?

    生:“志”的第一点就是记自己的“安”;第二,作者是从第二段登西山后,居高临下,有很大的志向,就像杜甫在《望岳》里那样“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作者重新给了自己一个定位,给自己励志

    师:这位同学的回答已经开始探究作者“志”的内容发生改变的原因了他认为作者正是因为居高临下,所以得到了升华或者说,我请同学们再想一想,西山是不是真的就那么高?到底是什么高?

    生:那是一种态度、姿态的高是作者接受了永州的一切,接受了永州美丽的自然风景,接受了永州的人民,接受了这里的风土人情,他爱上了这个地方他觉得能在这里生活,为这里的人民服务,也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

    师:你的政治觉悟真高(众笑)其实刚才这位同学说了,是自然,是和可亲的自然之间的亲密接触,改变了、升华了、造就了登完西山之后的柳宗元这个时候柳宗元笔下的山水已经不仅仅是我们在地理课上所认识到的山水,此时的山水已经融入了、饱含了作者的主观情感或者情怀这是刚才我们的同学能够从中体会到的东西,我觉得大家真的很有思考力如果说西山游之后,作者感到“心凝形释”,是自然和人之间的一种无缝的接轨或者说融合,那么众山游之后作者的状态是:心神请大家完成填空

    (生思考)

    师:想好的同学可以告诉我

    生:心散形缚(师板书)

    师:能够跟大家解释一下吗,你是怎么理解的?

    生:“施施而行”,慢慢走路,没有把心思都用在游玩上,心事重重,与后文“形释”不同,此时作者还束缚于形体上

    师:很好还有不同的填法吗?

    生:我填的是心麻形醉

    师:在作者前后两游之中,作者在写文章的时候,语言表达是否也会随着作者的心境从“心散形缚”到“心凝形释”?我们能在语言形式方面找出这样的例子来吗?同学们有没有注意到一个在文中使用频率非常高的虚词?

    生(纷纷):而

    师:是的来,请大家读一读这些句子,体会一下在表达效果上有什么不同

    (师出示幻灯片)

    第一节:

    施施而行,漫漫而游

    披草而坐,倾壶而醉

    醉则更相枕以卧,卧而梦

    觉而起,起而归

    第二节:

    悠悠乎与颢气俱,而莫得其涯

    洋洋乎与造物者游,而不知其所穷

    至无所见而犹不欲归

    生:我觉得第一节中的“而”多表修饰或者是承接,第二节中的“而”多表转折

    师:就读的感觉而言,有什么区别吗?

    生:我觉得第一节读的时候,一个动作接一个动作,感觉很紧凑;第二节读的时候就有一点心旷神怡,或者说比较轻松的状态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Tag:高一语文必修一高一语文必修一教案语文教学 - 中学语文 - 中学教案大全 - 苏教版 - 高一语文必修一
》《《始得西山宴游记》课堂实录(获浙江省高中语文课堂教学评比一等奖第二名(宁波))》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