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88好学网教育学习大全语文教学中学语文中学教案大全人教版高二册语文教案人教版高中语文第一册和第二册的重点文言虚词集锦» 正文

人教版高中语文第一册和第二册的重点文言虚词集锦

[10-21 00:12:03]   来源:http://www.88haoxue.com  高二册语文教案   阅读:68372

概要: 4.用在句末,表感叹语气 5.用在句中,表停顿,以舒缓语气 (二)经典例句1. 死生,昼夜事也。(《〈指南录〉后序》)2. 吾师肺肝,皆铁石所铸也。(《左忠毅公逸事》)3. 昔人云:“将以有为也。” (《〈指南录〉后序》) 4. 吾上负于朝廷,下恐愧吾师也。(《左忠毅公逸事》)5. 若所为诚快,然使君愿未白,犹无益也。(《书搏鸡者事》)6. 君王庶几无疾病与,何以能鼓乐也?(《庄暴见孟子》)7. 公子畏死邪?何泣也?(《信陵君窃符救赵》)8. 君王之好田猎,夫何使我至于此极也!(《庄暴见孟子》)9. 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邹忌讽齐王纳谏》)10.道之不传也久矣。(《师说》) (三)练习1. 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过秦论》)2. 而迁徙之徒也。(同上)3. 成五采,此天子气也(《鸿门宴》)4. 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同上)5. 毋从俱死也(同上)6. 拒关,毋内诸侯,秦地可尽王也(同上)7. 请往谓项伯,言沛公不

人教版高中语文第一册和第二册的重点文言虚词集锦,标签:人教版高二册语文教案,http://www.88haoxue.com

                   4.用在句末,表感叹语气

                   5.用在句中,表停顿,以舒缓语气

(二)经典例句

1.   死生,昼夜事也。(《〈指南录〉后序》)

2.   吾师肺肝,皆铁石所铸也。(《左忠毅公逸事》)

3.   昔人云:“将以有为也。” (《〈指南录〉后序》)

4.   吾上负于朝廷,下恐愧吾师也。(《左忠毅公逸事》)

5.   若所为诚快,然使君愿未白,犹无益也。(《书搏鸡者事》)

6.   君王庶几无疾病与,何以能鼓乐也?(《庄暴见孟子》)

7.   公子畏死邪?何泣也?(《信陵君窃符救赵》)

8.   君王之好田猎,夫何使我至于此极也!(《庄暴见孟子》)

9.   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10.道之不传也久矣。(《师说》)

     (三)练习

1.   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过秦论》)

2.   而迁徙之徒也。(同上)

3.   成五采,此天子气也(《鸿门宴》)

4.   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同上)

5.   毋从俱死也(同上)

6.   拒关,毋内诸侯,秦地可尽王也(同上)

7.   请往谓项伯,言沛公不敢背项王也。(《鸿门宴》)

8.   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同上)

9.   不然,籍何以至此也?(《鸿门宴》)

10.亚父者,范增也(《鸿门宴》)

11.窃为大王不取也!(《鸿门宴》)

12.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鸿门宴》)

13.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兰亭集序》)

14.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兰亭集序》)

15.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师说》)

16.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阿房宫赋》)

17.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也。(《谏太宗使思书》)

18.虽曰忧之,其实仇之:故不我若也(《种树郭橐驼传》)

19.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烛之武退秦师》)

20.吾其还也。(《烛之武退秦师》)

21.臣之壮也,犹不如人(《烛之武退秦师》)

22.寡人闻古之贤君,不患其众之不足也,而患其志行之少耻也。(《勾践灭吴》)

23..则国之孺子之游者,无不埔也(《勾践灭吴》)

24.昔者之战也,非二三子之罪也,寡人之罪也。(《勾践灭吴》)

25.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26.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27.媪之送燕后也,持其踵为之泣,念悲其远也(《触龙说赵太后》)

28.岂非计久长有子孙相继为王也哉?(《触龙说赵太后》)

29.由(孔子的弟子,姓仲名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知道为人的道理)也(《字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30.字曰:“亦各言其志也已矣!(《字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31.(曾皙)曰:“夫子何哂由也?(《字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32.唯求则非邦也与?(《字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33.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寡人之于国也》)

34.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寡人之于国也》)

35.曰:“非我也,兵也。” (《寡人之于国也》)

36.吾常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劝学》)

37.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

四.则

(一)用法指南

1.连词,表多种关系

(1)         表承接关系。一般用来连接两个分句或紧缩复句中的前后两层意思,表两者在时间、事理上的紧密联系。可译为“就”“便”,或者翻译为“原来是”、“已经是”;

(2)         表假设关系。用于前一分句,引出假设的情况,相当于“假设”、“如果”,或者用于后一分句,表假设或推断的结果,相当于“那么”、“就”;

(3)         表并列关系。通常两个“则”连用,每个“则”都用在意思相对、结构相似的分句里,表示两个分句之间是并列关系,可翻译为“就”,或不译;

(4)         表让步、转折关系。表意思有转折关系时,“则”用在后一分句,可翻译为“可是”、“却”,或表姑且承认一件事,预备下句转入正意时,“则”用在前一分句,可翻译为“虽然”、“倒是”。

2.   副词,用在判断句中,起强调和确认作用,可翻译为“是”、“就是”

3.   经典例句

a)          项王说“壮士!——赐之卮酒。”则与之斗卮酒。(《鸿门宴》)

b)         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劝学》)

c)          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石钟山记》)

d)         子灿寐而醒,客则鼾睡炕上矣。(《大铁椎传》)

e)          如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f)          向吾不为斯役,则久病矣。(《捕蛇者说》)

g)          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师说》)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Tag:高二册语文教案人教版高二册语文教案语文教学 - 中学语文 - 中学教案大全 - 人教版 - 高二册语文教案
》《人教版高中语文第一册和第二册的重点文言虚词集锦》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