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88好学网教育学习大全语文教学中学语文中学教案大全人教版高二册语文教案人教版高中语文第一册和第二册的重点文言虚词集锦» 正文

人教版高中语文第一册和第二册的重点文言虚词集锦

[10-21 00:12:03]   来源:http://www.88haoxue.com  高二册语文教案   阅读:68372

概要: 文言虚词任务是:若 焉 也 则 者一、 若(一) 用法指南 1. 代词 (1)表对称,代指第二人称,可翻译为“你(的)”、“你们(的)” (2)表近称,可翻译为“这”、“这样”、“如此” 2.连词 (1)表假设,可翻译为“如果”、“假设” (2)表选择,可翻译为“或”、“或者”3.介词(有时也可以兼作动词),“像”,“如”,“好像”4.组合“若夫”、“至若”,放在一段或另外一层的开头,表示他转(二) 经典例句1. 若毒之乎?(《捕蛇者说》)2. 更若役,复若役(同上)3. 南宫适出,子曰:“君子哉若人。”(《论语·宪问》)4. 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赤壁之战》5. 以万人若一郡降者,封万户(《汉书·高帝记》)6. 若夫霪雨霏霏……至若春和景明(《岳阳楼记》)7.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杜少府之任蜀州》)8. 曾不若孀妻弱子(《列子·汤问》)9. 失法离令,若死,我死

人教版高中语文第一册和第二册的重点文言虚词集锦,标签:人教版高二册语文教案,http://www.88haoxue.com

                          文言虚词

任务是:若    焉   也  则   者

一、  若

(一)      用法指南       

1.   代词  (1)表对称,代指第二人称,可翻译为“你(的)”、“你们(的)”

         (2)表近称,可翻译为“这”、“这样”、“如此”   

2.连词   (1)表假设,可翻译为“如果”、“假设”

          (2)表选择,可翻译为“或”、“或者”

3.介词(有时也可以兼作动词),“像”,“如”,“好像”

4.组合“若夫”、“至若”,放在一段或另外一层的开头,表示他转

(二)      经典例句

1.   若毒之乎?(《捕蛇者说》)

2.   更若役,复若役(同上)

3.   南宫适出,子曰:“君子哉若人。”(《论语·宪问》)

4.   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赤壁之战》

5.   以万人若一郡降者,封万户(《汉书·高帝记》)

6.   若夫霪雨霏霏……至若春和景明(《岳阳楼记》)

7.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杜少府之任蜀州》)

8.   曾不若孀妻弱子(《列子·汤问》)

9.   失法离令,若死,我死。(《商君书·画策》)

10.以若所为,求若所欲(《孟子·梁惠王上》)

11.天若有情天亦老(李贺《金铜仙人辞汉歌》)

(三)      练习

1.   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烛之武退秦师》)

2.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烛之武退秦师》)

3.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烛之武退秦师》)

4.   若不阙秦,将焉取之?(《烛之武退秦师》)

5.   雍州之地,崤函之故,自若也。(《过秦论》)

6.   为天下笑者,何也?(同上)

7.   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同上)

8.   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

9.   若不过焉则不及(《种树郭橐驼传》)

10.虽曰忧之,其实仇之:故不我若也(《种树郭橐驼传》)

11.徐公不若君之美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12.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曰(《秋水》)

13.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秋水》)

二.焉

(一)      用法指南

1.   语气助词,常在句末,一般可不翻译

2.   代词,相当于“之”

3.   疑问代词,“怎么”“哪里”

4.   形容词、副词的词尾。“……的样子”

5.   兼词,相当于“于何”、“于此”                   

(二)      经典例句

1.        于是余有叹焉。(《游褒禅山记》)

2.        万钟于我何加焉?(《鱼我所欲也》)

3.        子女玉帛,则君有之;羽毛齿革,则群地生焉(《左传》)

4.        吴人焉敢攻吾邑?(《史记》)

5.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6.        且焉置土石?(《愚公移山》)

7.        彼有人焉,未可图也。(《三国志》)

8.        盘盘焉,困困焉,蜂房水涡,矗不知其几千万落(《阿房宫赋》)

(三)      练习                        

1.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师说》)

2.   古之圣人……犹且从师而问焉。(《师说》)

3.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否焉。(《师说》)

4.   能顺木之天以致其性焉尔(《种树郭橐驼传》)

5.   若不过焉则不及(《种树郭橐驼传》)

6.   然郑亡,自亦有不利焉(《烛之武退秦师》)

7.   焉用亡郑以陪邻?(《烛之武退秦师》)

8.   若不阙秦,将焉取之?(《烛之武退秦师》)

9.   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寡人之于国也》)

10.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劝学》)

11.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秋水》)

12.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曰(《秋水》)

三.也

    (一)用法指南

          语气助词1.用在句末,表判断语气

                   2.用在句末,表肯定语气

                   3.用在句末,表疑问语气

[1] [2] [3]  下一页


Tag:高二册语文教案人教版高二册语文教案语文教学 - 中学语文 - 中学教案大全 - 人教版 - 高二册语文教案
》《人教版高中语文第一册和第二册的重点文言虚词集锦》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