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88好学网教育学习大全语文教学中学语文中学教案大全选修教案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陶庵梦忆序》教案教学设计4» 正文

《陶庵梦忆序》教案教学设计4

[10-21 00:01:39]   来源:http://www.88haoxue.com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阅读:68483

概要: 面对故国的灭亡,尽管无限不舍,悲痛万分,但既成的事实陶庵又无法逆转。便用“梦的美好与易幻灭来消解内心的哀伤与无奈,用“梦忆”的方式来痛悼故国,寄予哀思。第4自然段:用了两个典故:其一西陵脚夫,遭受困境,“惟恐其非梦” ,其二是中试寒士,因为幸福来的太突然,则“惟恐其是梦” 强调:典故:用他人的酒杯浇自己胸中的块垒,要么是借古抒怀,比如杜甫的《咏怀古迹之群山万壑赴荆门》;要么是借古讽今,比如李商隐的《马嵬》点拔:西陵脚夫→眼前因国破家亡而导致的困境是一场梦中式寒士→曾经的合家欢乐的生活不是一场梦归结:作者还是难以接受国破家亡这一惨痛现实,仍念念不忘旧朝,故国之思难以磨灭。第5自然段:“因叹慧业文人,名心难化,政如邯郸梦断,漏尽钟鸣,卢生遗表,犹思摹榻二王,以流传后世,则其名根一点,坚固如佛家舍利,劫火猛烈,犹烧之不失也。 ”思考:文人名心难化,卢生名根坚固,烧之不失,那么对张岱而言又是什么坚固呢?点拔:坚固的是他那种故国之思,黍离之悲的情感。作者明知故国不再,人世已非,却仍名根坚固,心系旧朝,传达出了不可磨灭的黍离之悲, 三、疑问答释纵观全文我们不难发现:1、

《陶庵梦忆序》教案教学设计4,标签: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大全,http://www.88haoxue.com

   

面对故国的灭亡,尽管无限不舍,悲痛万分,但既成的事实陶庵又无法逆转。便用“梦的美好与易幻灭来消解内心的哀伤与无奈,用“梦忆”的方式来痛悼故国,寄予哀思。

第4自然段:

用了两个典故:其一西陵脚夫,遭受困境,“惟恐其非梦” ,其二是中试寒士,因为幸福来的太突然,则“惟恐其是梦”

强调:

典故:用他人的酒杯浇自己胸中的块垒,要么是借古抒怀,比如杜甫的《咏怀古迹之群山万壑赴荆门》;要么是借古讽今,比如李商隐的《马嵬》

点拔:

西陵脚夫→眼前因国破家亡而导致的困境是一场梦

中式寒士→曾经的合家欢乐的生活不是一场梦

归结:作者还是难以接受国破家亡这一惨痛现实,仍念念不忘旧朝,故国之思难以磨灭。

第5自然段:

“因叹慧业文人,名心难化,政如邯郸梦断,漏尽钟鸣,卢生遗表,犹思摹榻二王,以流传后世,则其名根一点,坚固如佛家舍利,劫火猛烈,犹烧之不失也。 ”

思考:文人名心难化,卢生名根坚固,烧之不失,那么对张岱而言又是什么坚固呢?

点拔:

坚固的是他那种故国之思,黍离之悲的情感。

作者明知故国不再,人世已非,却仍名根坚固,心系旧朝,传达出了不可磨灭的黍离之悲,

三、疑问答释

纵观全文我们不难发现:

1、是国破家亡,才让坚守民族气节的陶庵当下饥寒交迫,处境维艰

2、是国破家亡,让陶庵切身感受到当年的奢华生活一去不复返,恍若一场美梦那般一醒而逝,永难追回,便只能“梦忆”

3、是国破家亡,过去的美好永逝难再,所以他才会因此沉迷于昔乐今悲的哀伤,难以自拔,于是只好用笔触来重温旧梦,在“梦忆”中重现往日,进而寄托他对故国的无限怀恋

      而这也正是陶庵写作《陶庵梦忆》的原由吧。

四、作业:

阅读张岱的《陶庵梦忆》


上一页  [1] [2] 


Tag: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大全语文教学 - 中学语文 - 中学教案大全 - 选修教案 -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陶庵梦忆序》教案教学设计4》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