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要: 谢灵运(385—433),祖籍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附近)人。出身于东晋最 显赫的世族家庭,祖父谢玄是淝水之战的主将。他年轻时即袭封康乐公(入宋后依例降 爵为侯),故世称谢康乐。有《谢康乐集》。谢灵运门第既高,天资过人,所以为人性 格十分高傲,政治上的企望也很大。然而,他却缺乏政治家的素质,处处流露出诗人式 的敏感、显露、急躁,所以注定要遭到失败。少帝时,他因卷入最上层的权力之争,又 时常诋毁执政大臣徐羡之等,被遣出为永嘉太守。不久称疾隐居。文帝即位后,谢灵运 再度入朝,但只被视为文学之臣,遂意怀不平。他平时行为不检,高傲横恣,使朝廷为 之不安。诸臣迎合上意,屡次上表奏劾,使他一再受到打击。最后在任临川内史时,又 遭纠劾而将被收捕,谢灵运无法忍受耻辱,谋图举兵反抗,终于被杀。 谢氏家产丰厚,因此,谢灵运在任职永嘉、临川及隐居家乡始宁时,经常带领僮仆、 门生四出探奇寻胜。《宋书》本传说他:“寻山陟岭,必造幽峻,岩障千重,莫不备尽。” 游历的经过,便用诗来纪述。“每有一新诗至,都邑贵贱莫不竞写,宿昔之间,士庶皆 遍,远近钦慕,名动京师。”(同上)谢灵运和陶渊明差不多同时
谢灵运简介,标签:教案大全,http://www.88haoxue.com
********************
谢灵运(385—433),祖籍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附近)人。出身于东晋最
显赫的世族家庭,祖父谢玄是淝水之战的主将。他年轻时即袭封康乐公(入宋后依例降
爵为侯),故世称谢康乐。有《谢康乐集》。谢灵运门第既高,天资过人,所以为人性
格十分高傲,政治上的企望也很大。然而,他却缺乏政治家的素质,处处流露出诗人式
的敏感、显露、急躁,所以注定要遭到失败。少帝时,他因卷入最上层的权力之争,又
时常诋毁执政大臣徐羡之等,被遣出为永嘉太守。不久称疾隐居。文帝即位后,谢灵运
再度入朝,但只被视为文学之臣,遂意怀不平。他平时行为不检,高傲横恣,使朝廷为
之不安。诸臣迎合上意,屡次上表奏劾,使他一再受到打击。最后在任临川内史时,又
遭纠劾而将被收捕,谢灵运无法忍受耻辱,谋图举兵反抗,终于被杀。
谢氏家产丰厚,因此,谢灵运在任职永嘉、临川及隐居家乡始宁时,经常带领僮仆、
门生四出探奇寻胜。《宋书》本传说他:“寻山陟岭,必造幽峻,岩障千重,莫不备尽。”
游历的经过,便用诗来纪述。“每有一新诗至,都邑贵贱莫不竞写,宿昔之间,士庶皆
遍,远近钦慕,名动京师。”(同上)谢灵运和陶渊明差不多同时。但陶渊明的田园诗,
在当时并无影响,谢灵运则凭藉其特殊的社会地位、出众的才华,以迎合贵族趣味的语
言风格、新颖的内容,完成了从玄言诗到山水诗的演变。
在这些山水诗中,表现出作者对自然景物之美的高度敏感和刻画、再造而使之成为
精美的诗歌意象的能力。《登池上楼》中“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一联,历来脍炙
人口,好处就在于能够抓住初春时节景物中细微而不易察觉的变化。不过,这种平易的
句子在谢诗中为数不多,更多的是那些以刻炼见长的描绘。如“白云抱幽石,绿筱媚清
涟”(《过始宁墅》),“密林含余清,远峰隐半规”(《游南亭》),“日末涧增波,
云生岭逾叠”(《登上戍石鼓山》)等等,都是非常精致的。《诗品》说谢诗“杂有景
阳(张协)之体,故尚巧似”,确实不错。但谢诗的状物巧似,比前人更为逼真,富有
特征。
正如陶渊明笔下的田园风光蕴含着陶渊明的人格精神一样,谢灵运笔下的山水也是
人格化的。先以他用得颇为别致的“媚”字为例,“绿筱媚清涟”(《过始宁野》)、
“孤屿媚中川”(《登江中孤屿》),都有拟人的意味,“媚”字在这里表现了一种超
拔俗流、孤芳自赏的情怀。再推广而言之,谢诗的意境,大抵具有幽深、明丽、孤峭的
特征;尤其是他笔下的山势,极少呈现平远悠渺之状,而多是峥嵘层迭、线条锐利、很
有力量的状态。这和他的个性及写作时的心境有关。谢灵运的山水诗,几乎全都是在他
政治上失意的时候写作的。他企图通过对山水的欣赏来忘却现实的压迫,但出于高傲和
褊躁的个性,一种贤者不能为世所用的孤独和苦闷,总是顽强地冲破超然物外的要求,
在诗歌中呈现出来。所以,他的山水诗,常常是外在的平静和内在的不平静的结合。
朝搴苑中兰,畏彼霜下歇。暝还云际宿,弄此石上月。
鸟鸣识夜栖,木落知风发。异音同至听,殊响俱清越。
妙物莫为赏,芳醑谁与伐?美人竟不来,阳阿徒晞发。(《石门岩上宿》)
羁心积秋晨,晨积展游眺。孤客伤逝湍,徒然苦奔峭。
石浅水潺湲,日落山照耀。荒林纷沃若,哀禽相叫啸。
遭物悼迁斥,存期得要妙。既秉上皇心,岂屑末代诮。
目睹严子濑,想属任公钓。谁谓古今殊,异代可同调。(《七里濑》)
以上二篇是谢诗中的名作,大致可以看出他的一般特点。《南史·颜延之传》载鲍
照语,说谢诗“如初发芙蓉,自然可爱”。此所谓“自然”,当是指其描摹山水,能得
真实之貌。谢诗的语言实际雕琢很深。他所要表现的是充满新鲜感的、幽深明丽、色彩
丰富的自然景观,以及诗人在这山水面前油然而生的新奇、惊讶、倾慕之感,如果不是
惨淡经营、钩深索隐,就难以达到充分的效果。这也是当时人所理解的一种“自然”,
他们并不认为只有陶渊明那样的平易浅近的语言才是“自然”。
至于谢诗在语言方面的疵病,一是有时铺排过甚,如《诗品》所言,“颇以繁富为
累”;二是有些对句显得板滞无精神;三是多使用典故和深奥的书面语,读来拗口而且
费解。谢诗还有一个明显的毛病,即大多是前半部分写游览经历和山水风光,结尾来一
段老庄(有时是佛学)哲理,这几乎成了一套固定程式,明显带有玄言诗的痕迹。他既
不能像陶渊明那样,将哲理融化在形象中,而且,他所表述的那些鄙视世俗荣名、以超
脱为高尚的道理,跟他的性格以及诗歌中的内在情绪也不合,总不免显得勉强、累赘。
谢灵运的山水诗比起陶渊明的田园诗来,显然更富于对外部世界的兴趣,其人生精
神也较为强烈。此外,谢灵运在诗歌语言的表现技巧方面,有着重要的贡献;由他开创
的山水诗,是中国古典诗歌中最重要的流派之一。所以,尽管一般认为他的诗在艺术境
界上没有达到陶渊明的高度,但是,要论对南北朝到唐代诗歌的实际影响,却明显超过
陶渊明。这一点在了解中国诗史时绝不可忽视。
谢灵运除山水诗以外的作品,主要是拟古的乐府诗,成就不高。倒是模仿南方民歌
风格的二首《东阳溪中赠答》比较值得注意。
可怜谁家妇,缘溪洗素足。明月在云间,迢迢不可得。
这是第一首,语言浅切委婉,后二句的比喻非常漂亮。从东晋孙绰、王献之等人开
始,文人模仿南方民歌的现象就零零星星地出现,经过鲍照到齐梁,成为一时之盛。
谢氏宗族中有文名的很多,除谢灵运外,谢惠连、谢庄,均是当日文坛上的重要人
物。他们也有诗名,而以二篇工于写景状物的小赋最负盛誉——谢惠连的《雪赋》,谢
庄的《月赋》。《雪赋》假托司马相如与梁孝王的对话,描摹雪景。“联翩飞洒,徘徊
委积。始缘甍而冒栋,终开帘而入隙;初便娟于墀庑,末萦盈于帷席。……眄隰则万顷
同缟,瞻山则千岩俱白。”写得很细致,“联翩”、“徘徊”、“便娟”、“萦盈”这
些摹态词,都选得比较精当,能够表现飞雪的状态,并且有声音之美。《月赋》也是假
托王粲与曹植的对话,以描摹月景。
比较前者,语言更为工丽,并且把朦胧悠渺的月色与惆怅的情绪相互渗透,达到了
较好的抒情效果。像“白露暧空,素月流天”,这样的句子可谓极锤炼之工。又如下一节:
若夫气霁地表,云敛天末;菊散芳于山椒,雁流哀于江濑;升清质之悠悠,降澄辉
之蔼蔼。列宿掩缛,长河韬映;柔祇雪凝,圆灵水镜;连观霜缟,周除冰净。
写月中世界,如此晶莹剔透、空明澄虚,真可令人消释烦虑,心志清宁。总之,从
这样的作品中,可以看到南朝文学对美的追求,以及语言表现能力的进一步发展。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Tag:综合教案资料,教案大全,语文教学 - 中学语文 - 中学教案大全 - 综合教案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