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要:(生齐读第一段) 师:读书要放开来读,要体会进去。 三、赏析 师:这是一位诗人记叙他听演奏家陈蕾士弹古筝之后的感受。陈蕾士是香港非常有名的一个古筝演奏家,听完之后肯定就有不少感受。在中国古代有不少这类作品,如白居易《琵琶行》、林嗣怀的《口技》。《口技》学过吗? (生齐说没学过) 师:哦。《明湖居听书》学过吗?写王小玉唱歌的。 (生说学过,记得一点点) 师:哦,记得一点点。古今中外写音乐的文章不少,但是音乐不好写。我们每个人都有听音乐的感受,经常听音乐的人对听音乐之后的感受也很熟悉的。但是要把它描写出来就非常困难。因为音乐是听得到,但是看不见摸不着,很抽象的。要把这种很抽象的东西写成很形象的,怎么办?只能借助很多其他的意象。在艺术创作当中,有时候它要写一种事物,一种情感,要吸引读者,不能原本照搬,比如我们说一个小女孩长得很漂亮,老说她很漂亮,就没意思了。如果我们换句话说,说:“她长得很甜。”这个(“)甜(”)字就把味觉的感受转化成写视觉“漂亮”。今天这首诗最大的特点就是这个。刚才我说,你长得很漂亮,就很熟悉;如果说你长得很甜,那就有一点点陌生。艺术就经常用这种陌生
《听陈蕾士的琴筝》公开课教学实录,标签:教案大全,http://www.88haoxue.com(生齐读第一段)
师:读书要放开来读,要体会进去。
三、赏析
师:这是一位诗人记叙他听演奏家陈蕾士弹古筝之后的感受。陈蕾士是香港非常有名的一个古筝演奏家,听完之后肯定就有不少感受。在中国古代有不少这类作品,如白居易《琵琶行》、林嗣怀的《口技》。《口技》学过吗?
(生齐说没学过)
师:哦。《明湖居听书》学过吗?写王小玉唱歌的。
(生说学过,记得一点点)
师:哦,记得一点点。古今中外写音乐的文章不少,但是音乐不好写。我们每个人都有听音乐的感受,经常听音乐的人对听音乐之后的感受也很熟悉的。但是要把它描写出来就非常困难。因为音乐是听得到,但是看不见摸不着,很抽象的。要把这种很抽象的东西写成很形象的,怎么办?只能借助很多其他的意象。在艺术创作当中,有时候它要写一种事物,一种情感,要吸引读者,不能原本照搬,比如我们说一个小女孩长得很漂亮,老说她很漂亮,就没意思了。如果我们换句话说,说:“她长得很甜。”这个(“)甜(”)字就把味觉的感受转化成写视觉“漂亮”。今天这首诗最大的特点就是这个。刚才我说,你长得很漂亮,就很熟悉;如果说你长得很甜,那就有一点点陌生。艺术就经常用这种陌生化的手段来制造艺术效果。这是艺术的规律。这首诗之所以同学们觉得摸不着头脑,关键在于对它的很多意象不清楚。
我们刚才读了这首诗,重点读了第一段。我现在提几个问题,同学们思考讨论一下。“他的宽袖一挥,万籁就醒了过来。自西湖中央,一只水禽飞入了湿晓。”这个西湖我们可不可以改为长江,或者是珠江。作者是香港诗人,出生在广东,那我们改为珠江。按道理说,香港的诗人,要写水,为什么不写维多利亚港湾?我来过香港几次,最美的水是维多利亚港湾的水。维多利亚港湾很浪漫,晚上灯火辉煌的时候,很浪漫,加上水就更浪漫了。我们把这个“自西湖的中央”改为“自长江的中央”,会是什么效果?行不行?或者改为“自维多利亚港湾的中央”,行不行,为什么?
(生答不行)
师:为什么?你来说说。
生:因为西湖的水面比较平静,维多利亚港湾的水面没有那么平静。
师:那为什么要用平静的水来写呢?
生:这样比较优美一点吧!
师:那有点波涛也是美啊!优美是种美,壮美也是种美啊!
生:比较平静,看起来好像舒服点的样子。
师:哦,有道理。结合这首诗开头,是写的演奏家开始要弹琴的时候,把袖子一摆,还没有弹啊,也不能用长江?
生接着说:长江一开始就波涛汹涌。西湖一开始只是很平静,好像演奏没开始的样子,如果有东西滴下去,就好像开始了,有那些波浪了。
师:未有曲调先有情,还没弹,手的架势摆出来了,实际上没有弹,但是音乐好像已经荡起了涟漪了。是不是啊?
生:是。
师:你还是很聪明!好!但是这个西湖用在这里,不用长江,除了刚才同学说的道理,还有更深的一层道理。哪个同学说说?
为什么用西湖这个意象,为什么不用东湖呢?我是武汉人,武汉有个东湖。东湖也蛮漂亮的。但是为什么不用东湖呢?要用西湖?这个西湖是哪里的?是香港的吗?
生:杭州。
师:这个杭州的西湖有什么特点?去过西湖吗?在书上读过吗?
(生们众说纷纭,说没有或说在书上读过一点点)
师:那你对书上西湖的印象是什么?
生:优美、有山有水、雾气大。
师:好!
生(小声地):景色美。
师:你长得那么帅,声音大点就更好。
师:我听清楚了。景色美。西湖为什么被当做旅游胜地?除了自然风景美以外,有很多文化名人如苏东坡等等都到过西湖。西湖那有个防水的堤坝,就是苏东坡在那建的,叫“苏堤”。还有很多文化名人在那呆过。一个地方,要成为风景名胜。要有两点,第一自然风景要美,第二要有文化内涵。西湖之所以美,两者兼有。既由于它的自然风光美,更由于很多文化名人在那里生活、工作、学习过,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文化。可以说西湖的历史,就是中国文化史上光辉灿烂的历史。以后你们长大了上大学,如果学中文系,或者学文学的,那么就知道西湖历史反映着中国辉煌灿烂的文化史。所以在这里头用西湖来描写这个古筝的演奏。那他为什么不用长江呢?为什么不用维多利亚港湾呢?如果用维多利亚港湾来比喻,来描写,那用来形容什么琴为好?来说说看。如果题目改成《听陈蕾士的小提琴演奏》,那这里头用西湖来比喻恰不恰当?
(生齐说不恰当)
师:那用什么来形容好?也用水来比喻。你来说。长江可以吗?家乡的小河可以吗?什么水好一点?
生:就像矿泉水吧。
师:我想是蓝色的多瑙河!带点西洋色彩,因为它是西洋乐器。那么这首诗写的是民族乐器,所以它用带民族文化特点的一些意象来写的。我们仔细来看,这首诗运用了很多带民族化特色的东西。看起来离我们很远,这是种陌生化手段。比如后面写的“一只水禽飞入湿晓”,“水禽”是什么?就是“水鸟”。能不能改成,“自西湖的中央,一只水鸭子飞入湿晓”,可不可以?或说野鸭子可不可以?哪位同学说说看?这个水鸟有可能是水鸭子,是不是?但他用水禽,这个用词有什么特点?
哪位同学说说看?为什么不用水鸭子,用水禽,或者说用水禽这个词好在哪里?水鸭子这词不好在哪?
师:这个同学你来说说?随便说,没关系。用广东话说也行。胆子大点。讲错也没关系,我小时候经常讲错。
生:不美。
师:为什么?
生:不知道。
师:对的,不美。你推测一下,你爸爸称呼你***时候,是称呼她“太太”高兴,还是称呼她老婆高兴,特别是公共场合,不是在家里。家里可以随便一点,但是在公共场所,你爸爸介绍你妈妈:“这是我太太”或说“这是我夫人。”还有一种方式:“这是我老婆。”哪种好?
(生齐说夫人好)
师:对,夫人好。典雅,雅致。就是你刚才说的美。这首诗这种情况很多,除了水禽,还有“湿晓”,湿漉漉的天空,“银晕”,“凝聚无声”,“嫩蕊”——香气细细从睡莲的嫩蕊溢出的“嫩蕊”,“凉露”,都是些很文雅的词语。又如“殿阁”,古代的词语。“抑按藏摧”,“角征纷纷夺弦而起,铿然”——声音响亮有力的意思。如果将这句改成“音乐纷纷响起,声音响亮”。意思也差不多,但不够典雅。用词典雅,跟我们日常生活拉开距离,这是陌生化的一个方面。
推荐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