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88好学网教育学习大全语文教学中学语文中考语文复习资料中考语文教案2017年中考复习之古诗词曲赏析导学案» 正文

2017年中考复习之古诗词曲赏析导学案

[05-18 22:32:44]   来源:http://www.88haoxue.com  中考语文教案   阅读:68642

概要:⑶ 诗中“欲渡黄河”、“将登太行”是写实吗?谈谈你的看法。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⑷ 联系全诗,解释“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并说说你对这两句话的理解。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方法小结:做这类主观题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1、从关键词语上着手,如抓住诗句中的主体,把握动词、色彩词的含义和作用,品味赏析作答。2、从关键诗句(主旨句、情感句)上着手,分析概括,推断作答的切入点。3、从修辞方法(比喻、拟人、夸张)和表达方式(白描、议论)着手,分析其含义,探究其作用。4、从作品、作家的相关背景资料入手,准确把握作品的旨趣、作者的情感倾向和诗句的原意。5、从诗歌所写的具体内容入手,把握各类诗歌的思想内容(如送别诗、怀古诗、爱国诗、哲理诗、咏物诗等,应依据各自的类属,提取概括各自所表现的思想感情)。6、从作家的风格(豪放、婉约、沉郁顿挫)和语言特征(简洁、含蓄、凝练)去领悟诗句的含义和表达的情感。(四)实战演练之各显身手www.88haoxue.co

2017年中考复习之古诗词曲赏析导学案,标签:中考教案大全,http://www.88haoxue.com

⑶     诗中“欲渡黄河”、“将登太行”是写实吗?谈谈你的看法。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⑷     联系全诗,解释“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并说说你对这两句话的理解。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方法小结:做这类主观题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从关键词语上着手,如抓住诗句中的主体,把握动词、色彩词的含义和作用,品味赏析作答。

2、从关键诗句(主旨句、情感句)上着手,分析概括,推断作答的切入点。

3、从修辞方法(比喻、拟人、夸张)和表达方式(白描、议论)着手,分析其含义,探究其作用。

4、从作品、作家的相关背景资料入手,准确把握作品的旨趣、作者的情感倾向和诗句的原意。

5、从诗歌所写的具体内容入手,把握各类诗歌的思想内容(如送别诗、怀古诗、爱国诗、哲理诗、咏物诗等,应依据各自的类属,提取概括各自所表现的思想感情)。

6、从作家的风格(豪放、婉约、沉郁顿挫)和语言特征(简洁、含蓄、凝练)去领悟诗句的含义和表达的情感。

(四)实战演练之各显身手www.88haoxue.com-免费资源站:http://www.88haoxue.com

1、对《天净沙   秋思》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天净沙    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A.“枯藤老树昏鸦”渲染了一种凄凉的气氛,暮鸦归巢,使游子动了思想之情。

B.“小桥流水人家”描写了诗人记忆中故乡的幽美、恬静的景象,而今身在异乡,越发感到孤独。

C.“古道西风瘦马”一句描写了伫立于秋风之中诗人孤独、寂寥的形象。由马的“瘦”可以联想到诗人的疲惫、困乏。

D.“断肠人在天涯”一句直接抒发了诗人的感受,在前几句“景”的渲染下,诗人的思乡之情得到了充分的表现。

2、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渡荆门送别

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A.      这首诗是李白乘船出蜀至荆门时所作,随着眼前景物的变换,诗人自然地描绘出画卷般的景色,乡思旅情,尽在其中。

B.      颔联炼字精妙。“随”字表现出群山与平野的位置逐渐变换、推移,写出空间感和流动感;“入”渲染出江水汇流的磅礴气势,展示了诗人的广阔胸襟。

C.      颈联描写了一幅空阔辽远的月夜云天图,想象大胆奇特,有灵动之感,情韵悠长,表达出诗人豪迈的心情和新鲜的感受。

D.     尾联由欣赏美景转入深沉的乡情之叹,用拟人手法含蓄地表达了诗人对故乡山水的眷恋之情,收束全诗,余音袅袅。

3、阅读古诗,完成⑴—⑵题。

己亥杂诗

龚自珍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⑴诗中“吟鞭东指即天涯”中的“吟鞭”指_____。

⑵“落红不是无情物”中,作者以_____比喻_____。“化作春泥更护花”一句表达了作者想继续为____效力的思想感情。

4、阅读古诗,完成⑴—⑵题。

饮酒(其五)

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

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⑴诗人在与大自然的亲近中获得了____的心境。

⑵前人评论这首诗时曾说“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中“见”字用得非常精妙,换成“望”字就没有这种效果。请你说说为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阅读古诗,完成⑴—⑵题。

次北固山下

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⑴这首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哪两句诗集中表达了这种感情?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一联,历来被人称道。请选一个角度,作简要赏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阅读古诗,完成⑴—⑵题。

望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⑴这首诗历来被誉为歌咏泰山的名作。全诗紧扣题目中“__”字展开,热情赞美了泰山的气势和神奇秀丽、_____的景色。

⑵“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两句体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课堂小结www.88haoxue.com-免费资源站:http://www.88haoxue.com


上一页  [1] [2] 


Tag:中考语文教案中考教案大全语文教学 - 中学语文 - 中考语文复习资料 - 中考语文教案
》《2017年中考复习之古诗词曲赏析导学案》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