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88好学网教育学习大全语文教学中学语文中考语文复习资料中考语文教案2017中考总复习教案:文体常识和文学常识» 正文

2017中考总复习教案:文体常识和文学常识

[05-18 22:32:44]   来源:http://www.88haoxue.com  中考语文教案   阅读:68396

概要:四、典型例题解析:例1 (安徽省,200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捕蛇者说》选自唐代柳宗元的《柳河东集》。B.《醉翁亭记》的作者是北宋文学家、史学家欧阳修。C.《苏州园林》的作者是我国现代文学家朱自清。D.《我的叔叔于勒》选自法国作家莫泊桑的短篇小说集《羊脂球》。【分析】此题意在考查考生对古今外的著名作家、作品的了解情况。这种题型是语文常识类考查最常见的形式。本题涉及到如下内容:题目、作家、出自何处以及体裁等,因出题往往将文体、文学知识揉在一起,因此,需要逐项分析。经分析可以看出A、B、D三项都是正确的,而C 项中“《苏州园林》”的作者应是“我国现代著名作家、教育家、编辑家叶圣陶”。【说明】做这类文学常识的中考试题,不仅要牢记初中六册中重点课文、出处、作者及作家的基本情况,还要扩大知识面并提高分析判断能力。例2 (淮阴市,1999)下列说法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两表酬三顾,一对定千秋”,说的是诸葛亮和周瑜的事。B.袭人是《红楼梦》中的人物,严监生是《儒林外史》中的人物。C.《复活》是莎士比亚的著名剧作,西施是春秋时吴国的美女。D.科举考试中,

2017中考总复习教案:文体常识和文学常识,标签:中考教案大全,http://www.88haoxue.com

  四、典型例题解析:

  例1 (安徽省,2002)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捕蛇者说》选自唐代柳宗元的《柳河东集》。

  B.《醉翁亭记》的作者是北宋文学家、史学家欧阳修。

  C.《苏州园林》的作者是我国现代文学家朱自清。

  D.《我的叔叔于勒》选自法国作家莫泊桑的短篇小说集《羊脂球》。

  【分析】此题意在考查考生对古今外的著名作家、作品的了解情况。这种题型是语文常识类考查最常见的形式。本题涉及到如下内容:题目、作家、出自何处以及体裁等,因出题往往将文体、文学知识揉在一起,因此,需要逐项分析。经分析可以看出A、B、D三项都是正确的,而C 项中“《苏州园林》”的作者应是“我国现代著名作家、教育家、编辑家叶圣陶”。

  【说明】做这类文学常识的中考试题,不仅要牢记初中六册中重点课文、出处、作者及作家的基本情况,还要扩大知识面并提高分析判断能力。

  例2 (淮阴市,1999)

  下列说法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两表酬三顾,一对定千秋”,说的是诸葛亮和周瑜的事。

  B.袭人是《红楼梦》中的人物,严监生是《儒林外史》中的人物。

  C.《复活》是莎士比亚的著名剧作,西施是春秋时吴国的美女。

  D.科举考试中,在县里或府里参加乡试,考取的人叫“举人”。

  【分析】本题属于拓宽加深题,A项中“两表”指诸葛亮的前后《出师表》,“三顾”指刘备三顾茅庐拜见孔明之事, “一对”指刘备和诸葛亮的隆中对策或指《隆中对》一文。总之,这幅对联中的典故没有一件与周瑜有关。故A项错误;C项中《复活》是俄国列夫。托尔斯泰的著名长篇小说,西施则是春秋时越国的美女,故C项错;D项中考“举人”的乡试应在省里举行,在县或府里举行的是院试,考取的人叫“秀才”,故D项也是错的。只有B项说法正确。

  【说明】这类型试题意在考查考生知识库存量,它涉及的内容多,范围广,有一定难度,但很多知识与课文内容有关,学生稍加留心加上平时的课外积累,应该可以回答。

  五、中考模拟演练:(参见《成功中考》第41-43页)


上一页  [1] [2] [3] 


Tag:中考语文教案中考教案大全语文教学 - 中学语文 - 中考语文复习资料 - 中考语文教案
》《2017中考总复习教案:文体常识和文学常识》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