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竹乡之歌教学反思2

[07-08 14:44:19]   来源:http://www.88haoxue.com  一年级语文教学设计   阅读:68651

概要:教学要求:1. 知识与技能(1) 朗读课文,了解傣家人的生活。(2) 认字11个,继续培养学生独立识字的能力。2. 过程与方法(1)借助拼音读准字音。(2)通过看图、部首归类等方法,了解汉字形旁表意的特点。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在生活中主动认字,主动学习,主动交流的习惯。(2)在朗读中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重难点:1. 引导学生发现字形与字义的关系,感悟出汉字偏旁表意的特点。2. 培养自主学习,合体探究的能力和学习汉字的兴趣。教具准备:课件、生字卡、词语卡。教学时间:二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激趣课件出示傣家图片,教师讲解,学生倾听。二.看图读词,认识与“竹”有关的六个词,会书写“竹”1. 出示“竹楼、篱笆、风筝、箩筐、竹笛、竹筒饭”六副图。学生看图认读,读准字音。2. 师范写“竹”,生书空。3. 学生独立读词,同桌互读。4.

竹乡之歌教学反思2,标签:一年级语文教学设计模板,http://www.88haoxue.com

教学要求:
1.       知识与技能
(1)       朗读课文,了解傣家人的生活。
(2)       认字11个,继续培养学生独立识字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
(1)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2)通过看图、部首归类等方法,了解汉字形旁表意的特点。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在生活中主动认字,主动学习,主动交流的习惯。
(2)在朗读中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
重难点:
1.       引导学生发现字形与字义的关系,感悟出汉字偏旁表意的特点。
2.       培养自主学习,合体探究的能力和学习汉字的兴趣。
教具准备:
课件、生字卡、词语卡。
教学时间: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激趣
课件出示傣家图片,教师讲解,学生倾听。
二.看图读词,认识与“竹”有关的六个词,会书写“竹”
1.       出示“竹楼、篱笆、风筝、箩筐、竹笛、竹筒饭”六副图。学生看图认读,读准字音。
2.       师范写“竹”,生书空。
3.       学生独立读词,同桌互读。
4.       学生当小老师教读,并注意“筝”等字的读音。
5.       小组竞赛读。
6.       生谈发现:形声字,形旁表意。
7.       拓展:你还知道生活中还有哪些用竹做成的物品?
图片展示:竹篮、竹筏、竹筷、竹蒸笼。
三.初读课文。
1.       揭示课文,齐读课题。
2.       师范读。
3.       生初读课文,标出句子。
4.       分别请四位学生各读一句,发现问题。教师帮助学生正音。
5.       全班齐读。
四.熟读课文,读出感情,并学习四个词。
1.       学习第一句,认识“围墙”。
2.       学习第二句,认识“巧手”。
3.       学习第三句,认识“傍晚”。
4.       学习第四句,认识“最爱”。
5.       齐读课文。
6.       再读词语。
五.认识生字,指导书写认识生字。
1.             游戏识字。
(1)       开火车。
(2)       猜字游戏。
(3)       摘苹果。
(4)       送字宝宝回家。
2.             指导书写。
(1)   观察:你有什么办法记住“笛”字。
(2)   教师范写,学生边书空边观察老师是怎么写的。
(3)   学生描红,在田字格写两个。
(4)   评价、展示。
六.小结拓展,在课后延伸强化学习。
       教师小结:孩子们,识字不仅在我们语文课堂上,生活中也要去认识生字。生活中还有很多与竹有关的字,等着你们去发现。
《竹乡之歌》教学设计反思
          一、教材和教学目标
(一)教材分析:
    这篇课文是首诗歌,这首诗歌史为了配合学习竹字头的字而编写得。诗的第一行交代“我”家的位置。引出“竹”字,第二行描写我家的环境,有两个竹字头的字——篱笆。第三至六行,写出傣家人的劳动和生活与竹子息息相关。这几句中又有几个竹字头的字:箩、筝、筐、笛、筒,最后两行抒情,表达傣家儿女对竹乡的喜爱之情。
 
(二)教学理念:
       凸显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一切从学生实践出发,激发他们的兴趣,让学生在观察图画诵读课文中认识生字,理解字意,培养他们自主阅读,自主识字能力,让学生在说说、读读、写写中自主探究,有所收获。
 
(三)教学目标:
1、背诵课文,了解傣家人的生活。
2、积累一个常用偏旁,通过带竹字头的字体会汉字表意的特点。
3、认字11个,继续培养学生独立识字的能力。
4、写字7个,练习运用学过的偏旁推知字义,继续培养学生揣摩字形的习惯。
(四)情感态度渗透点:
1、培养学生在生活中主动识字,主动学习,主动交流的习惯。
2、培养学生积累的兴趣以及对祖国语言文字的喜爱之情。
     
二、教学方法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语文课程标准》有四个基本理念,其一是关于学习方式,内容是关于积极倡导自主,合作的学习,因此,我在设计这节识字课时,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立足课堂,注意体现自主识字,体现人文性。
 
(一)根据一年级学生年龄特点,以情境导入,有效而快速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主动探究,发现的兴趣。
 
(二)激发无意注意,让学生轻松识字
1、充分利用多媒体这一教学资源,提高课堂实效性。这一课大多数需认识的字,是竹字头的字。我在教学时利用幻灯、实物图片。图字结合,看图识字,吸引学生注意。学生识记起来更轻松。多媒体的展示,让抽象枯燥的词语在学生头脑中变成鲜活具体的画面,学生的心弦被波动了,以字才更有积极性。


www.88haoxue.com 2、借助色彩。在这节课上,我用不同颜色的粉笔,突出汉字的不同点和重点,通过鲜明的对比吸引学生注意力,在教学带竹子头的字时,用绿色的粉笔书写竹字头,让学生感受到竹的青翠。将意与形结合,启发学生感受形声字表意的特点。如“巧”字,将工字旁用彩笔写得特别醒目,强化学生对工字旁的记忆。

[1] [2]  下一页


Tag:一年级语文教学设计一年级语文教学设计模板教学设计 - 语文教学设计 - 一年级语文教学设计
》《竹乡之歌教学反思2》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