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88好学网教育学习大全教学设计数学教学设计七年级数学教学设计《三角形的边》教学设计» 正文

《三角形的边》教学设计

[07-12 15:54:04]   来源:http://www.88haoxue.com  七年级数学教学设计   阅读:68681

概要:教学目标 1、 让学生结合实例并根据自己的认识和理解概括出三角形的定义; 2、 会用符号、字母表示三角形,并了解按边的相等关系对三角形进行分类; 3、 理解三角形任何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的性质,并会应用性质解决问题; 4、 在探索三角形三边关系的过程中,让学生经历了观察、实验、推理、交流等活动,培养了学生空间观念和推理能力。 5、在教学中让学生体会成功的喜悦。 教学重点 三角形三边的关系; 教学难点 三角形三边的关系的应用。 教具 小黑板、卷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设计意图 一创设 情境:5分 二、探究新知:25分 三、尝试练习,体验成功:12分 四、小结升华:2分 五、布置作业:1分 板书: 教师导言:同学们都知道 三角形是最基本、最常见的几何图形,从古代埃及的金字塔到现在的飞机到处都有三角形的形象。 一、 定义:定义中应注意: (1)不在同一直线上;(2)三条线段;(3)首尾顺次相接。 接着回忆与三角形有关的概念:顶点、角

《三角形的边》教学设计,标签:七年级数学教学设计模板,http://www.88haoxue.com

教学目标 1、 让学生结合实例并根据自己的认识和理解概括出三角形的定义;
    2、 会用符号、字母表示三角形,并了解按边的相等关系对三角形进行分类;
    3、 理解三角形任何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的性质,并会应用性质解决问题;
    4、 在探索三角形三边关系的过程中,让学生经历了观察、实验、推理、交流等活动,培养了学生空间观念和推理能力。
    5、在教学中让学生体会成功的喜悦。
    教学重点 三角形三边的关系;
    教学难点 三角形三边的关系的应用。 教具 小黑板、卷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设计意图
    一创设
    情境:5分
    二、探究新知:25分
    三、尝试练习,体验成功:12分
    四、小结升华:2分
    五、布置作业:1分
    板书: 教师导言:同学们都知道 三角形是最基本、最常见的几何图形,从古代埃及的金字塔到现在的飞机到处都有三角形的形象。
    一、 定义:定义中应注意:
    (1)不在同一直线上;(2)三条线段;(3)首尾顺次相接。
    接着回忆与三角形有关的概念:顶点、角、边--板书课题7.1.1三角形的边。
    老师讲述三角形的表示方法:
    回忆三角形按角分类;
    二、三角形按边的相等关系分类:(老师板演)接着介绍与等腰三角形有关的一些概念。之后给出【动脑筋】中的第一问。(在小黑板上。用一条长为18cm的细绳围成一个等腰三角形,(1)如果腰长是底的二倍,那么各边长是多少?).
    三、三角形三边关系:
    出示【探究题】:任意画一个△ABC,假设一只小虫从点D出发,沿着三角形的边爬到点C,它有几条线路可以选择?哪条线路最短?
    教师小结:利用三角形三边关系解决三角形能否组成三角形以及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
    【例】判断下列各组线段中,哪些能组成三角形?不能组成,请说明理由。(1)4cm,9cm,5cm(2cm,8cm,13cm.(3)2cm,6cm,3cm
    (4)3cm,4cm,5cm..
    【动脑筋】第二问:(2)能围成有一边长为4cm的等腰三角形吗?为什么?
    (一)仔细填一填:1、2、3
    (二)认真选一选:4、5、6
    (三)看谁最聪明!
    在第三问中力求给学生充分的思考空间,教师起引导作用。
    1、 三角形的表示及分类;
    2、 三角形三边的关系,学会用简单的方法判断三角形的组成情况;
    3、在解决等腰三角形边与周长的问题中,1、当条件不明确时,要进行讨论;2、检验三角形能否组成。
    一、 必做题:69~1、2
    二、选做题:练习册。
    板书写在小黑板上。 让学生结合生活实例并根据自己的认识和理解概括出三角形的定义。
    在图形中让学生领会注意要点。
    学生口答小试牛刀:
    让学生回忆,
    让学生尝试,老师补充。
    让学生分析解题思路,并口述。
    让学生在下面任意画一个三角形,观察从B~C有几条线路可走?再测量验证一下。并尝试运用所学知识说明道理。最后归纳出三角形三边的关系。
    三、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b+c>a;a+b>c;a+c>b)
    让学生口答。老师提出问题:在判断三条线段能否组成三角形,是否一定要检验三条线段中任何两条线段之和都大于第三边呢?有没有更简单的方法呢?让学生试着概括出:看较小的两边之和是否大于第三边。
    启发并引导学生分析,得出:1、2
    学生口述,老师板书。
    让学生在5、6题中要注意的地方。
    由学生讲述解题思路,老师补充。
    学生小结,老师补充。 让学生概括定义,老师补充。
    自然引入课题。
    巩固与三角形有关的一些知识。
    第一问在这处理目的为了分散本题的教学难点。
    让学生经历了观察、实验、推理、交流等活动,培养了学生空间观念和推理能力。
    培养学生的归纳和概括能力。
    【动脑筋】第二问给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突出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
    体验成功的喜悦。
    检验学生对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的掌握情况。
    培养学生的归纳和概括能力。
    体现分层次教学。



Tag:七年级数学教学设计七年级数学教学设计模板教学设计 - 数学教学设计 - 七年级数学教学设计

上一篇:平行线教案

》《《三角形的边》教学设计》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