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88好学网教育学习大全教学设计历史教学设计九年级历史教学设计九年级历史与社会《资源问题》教学设计» 正文

九年级历史与社会《资源问题》教学设计

[10-21 00:10:39]   来源:http://www.88haoxue.com  九年级历史教学设计   阅读:68808

概要:一、课程标准 2-1运用典型事例和相关数据,说明现阶段中国和世界的人口、资源与环境形势。 2-4描述资源与我们生活的关系,说明合理利用资源的重要意义。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知道哪些是可再生资源、哪些是非可再生资源;了解我国资源的特点、开发利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其相应的解决措施;形成辨别不合理利用资源的现象的能力;掌握几种节约资源的生活技巧。 2.过程与方法 结合生活中的实际经历,提升感性的说服力;分析各种数据和图表,发现其中的变化或联系;联系有教学价值的电影,拓展视野,延伸思维;体验课堂互动环节、增强亲身感受的教育意义。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对照全球自然资源与人口分布状况,感受自然资源与人类休戚与共的关系;观看电影片段,深刻认识人类的过度索取是导致资源短缺和耗竭的主要原因;列举我国资源利用率普遍低效的事例,树立资源忧患和节约意识;参与剪纸互动活动,养成充分合理利用资源的生活习惯。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 中国自然资源的特点和开发利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2.教学难点: 针对中国自然资源存在的问题提出不同的解决对策。 四、教学准备 1.将全班同

九年级历史与社会《资源问题》教学设计,标签:九年级历史教学设计模板,http://www.88haoxue.com
一、课程标准   2-1运用典型事例和相关数据,说明现阶段中国和世界的人口、资源与环境形势。   2-4描述资源与我们生活的关系,说明合理利用资源的重要意义。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知道哪些是可再生资源、哪些是非可再生资源;了解我国资源的特点、开发利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其相应的解决措施;形成辨别不合理利用资源的现象的能力;掌握几种节约资源的生活技巧。   2.过程与方法   结合生活中的实际经历,提升感性的说服力;分析各种数据和图表,发现其中的变化或联系;联系有教学价值的电影,拓展视野,延伸思维;体验课堂互动环节、增强亲身感受的教育意义。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对照全球自然资源与人口分布状况,感受自然资源与人类休戚与共的关系;观看电影片段,深刻认识人类的过度索取是导致资源短缺和耗竭的主要原因;列举我国资源利用率普遍低效的事例,树立资源忧患和节约意识;参与剪纸互动活动,养成充分合理利用资源的生活习惯。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   中国自然资源的特点和开发利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2.教学难点:   针对中国自然资源存在的问题提出不同的解决对策。   四、教学准备   1.将全班同学分为四个大组,如图1所示。  
    2.为靠近窗的一组(A组)同学和靠近门的一组(D组)同学准备好两组相同的奖品,其中给A组同学准备的奖品上面,多数都有事先做好的特定记号(如钻石形状、正三角形等);而给D组同学准备的奖品,只有个别奖品上有这个记号,在上课前,任意找一个理由将奖品发给这两组同学。   3.准备两张A4纸,分别交给B组、C组两组同学,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特定环节,要求他们在这张纸上裁剪出一个洞,能让自己的身体钻过去的同时,对纸张的浪费要降到最小,哪组能成功且纸张浪费得少,则为优胜小组。   4.教师需要准备好正确的解决方案(见图2),在学生无法完成任务时,进行演示,并要求学生给老师计时。  
    5.制作多媒体教学课件、《中国淡水资源现状》表,见图3。

淡水资源总量占世界第6位 分布状况 有效利用率 污染程度 淡水人均占有量是世界人均的1/4 80%集中在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 发达国家的45%左右 全国的2/3的河流受污染

图3   五、教学过程   1.新课导入   电影《阿凡达》的主线讲的是人类去潘多拉星球掠夺资源,在此过程中发生的故事。教师利用这个故事稍作发挥,引起学生对自然资源问题的关注,引发学生对目前人类掠夺性开采自然资源的反思,导入新课。   2.师生互动  

教师的“引导” 学生的“互动” 设计意图     导   入 展示电影《阿凡达》的宣传画,简介该影片的主线是去外星球掠夺资源,引发学生对目前人类掠夺性开采自然资源的反思。 学生被熟悉的影片所吸引,对资源问题表现出兴趣,同时也开始反思和批判人类对资源的掠夺性开采。 凝神   起兴   导入资源问题的新课教学                             教   学   互   动   过   程                                                                                                                         1.由《阿凡达》过渡到对自然资源的基本认识,教师提问学生生活中用到过哪些自然资源,并要求学生尝试将这些自然资源进行分类。   特别强调:   a)水资源和水能资源的区别b)水资源特指淡水资源,因此十分有限。 学生逐个列举生活中接触过的自然资源,并在老师的引导下,将这些资源归为两类:可再生资源、非可再生资源。   从理论上区分水资源和水能资源。   通过淡水与海水所占比例的数据和图形比较,直观体会淡水资源的紧缺。 让学生从实际生活中认识资源,把握资源的含义;通过比较分析,了解资源的基本分类;通过数据和图表的呈现,让学生感受水资源是十分珍贵和紧缺的。 2.要求学生根据材料分析我国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   教师故意提出一个选择性的问题,如“从材料的数据来看,我国到底是资源‘大国’还是资源‘小国’呢?”诱导学生作出被动选择。 若学生给出的答案是“资源小国”,那么教师引导学生重新审视材料,关注材料的完整性,训练学生应该如何全面分析材料,直至得出完整的答案,即我国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是“总量丰富、人均不足”。   反之亦然。 实际上,回答此类问题的答案,应该更加全面一些才对,正反都要考虑。   结合同样类型的题目,进行巩固训练,强化学生对此类问题的正确把握,养成全面、严谨的思维习惯。 3.教师示意A、D两组学生去寻找课前准备给他们的奖品上的特定记号,能找到记号的同学举手示意。   两个小组举手的同学,必定在数量上是悬殊的,教师正好利用这个结果,展开“资源区域分布不均”的教学。   有同学在课堂上随性地提出“看你那么可怜,和你交换一下”的想法,教师正好利用这主意,引发“跨区域资源调配”的教学。 找到标记的学生举手,当学生发现两个小组的数量悬殊明显的时候,教师可以告诉学生,这个结果是老师事先安排好的,实际上,大自然在给我们分配资源的时候,也是如此,也是让有的国家资源多、有的国家资源少,甚至在一个国家的内部,有的区域资源多,有的区域资源少。   同学们能从课堂上两组同学举手的情况,直观地感受“资源区域分布不均”的特点,也就很自然地接受且更容易记住这个结论。 学生的注意力被牢牢锁定在课堂上。   选择两个相隔较远的小组,是为了在直观感受上,形成一定的空间距离,为围绕“中国资源分布特点”的教学而服务。   设计A组记号多,D组记号少,必然导致A组举手同学众多,D组举手同学寥寥无几,这是为了直观地体现出资源区域分布不均的状况,加深学生的印象。   学生对我国的某种资源集中在哪片区域,表现出较浓的兴趣。 4.准备两张A4纸,分别交给B组、C组两组同学,在课堂教学的特定环节,要求他们在这张纸上裁剪出一个洞,能让自己的身体钻过去同时,对纸张的浪费要降到最小,哪组能成功且纸张浪费得少,则为优胜小组。   教师需要准备好正确的解决方案(见图2),在学生无法完成任务时进行演示,并要求学生给老师计时。 若学生能够完成任务,则在充分肯定他们聪明灵活的同时,赞扬他们在裁剪的过程中已经成功地节约了资源,并送给学生“利用资源的小能手”、“节约资源的小卫士”等类似的光荣称号,增强学生的荣誉感和使命感。   若学生无法完成任务,则教师在肯定他们团队合作精神的同时,要让学生明白自己在裁剪的过程中已经浪费了不少的资源。 锻炼学生科学地、合理地利用资源的统筹规划能力。   利用学生无法完成规定任务的事实,反向证明现实生活中,不合理利用资源的习惯、浪费资源的现象普遍存在,从而引出我国对资源的开发存在“利用率低、浪费严重”的问题。   活动的每一个环节都有时间限定,暗示着“时间”也是宝贵的资源。 5.针对中国资源存在的以上三大问题,教师可以尝试运用生活化的类似场景,让学生提出解决方法加以引导。   如购买球鞋的时候,适合自己的码数已经卖完了,店员会从其他店面调货过来等等。 学生通过对自己生活经历的回忆,以及对电视、网络上最新科技动态的了解,提出了许多合理的解决方法。   有“开源节流”“跨区域调配”“加强立法保护”等等。 突出体现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主动性。   根据自己总结归纳出的问题、积极思考、主动搜寻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   最终讲这些正确的解决方法运用到世纪生活中,要求自己,教育他人。 6.课堂总结   教师在肯定学生发言的基础上,对重难点做一个系统的归纳和梳理。 学生复述中国存在的资源问题有“总量丰富、人均不足”“区域分布不均”“浪费严重、利用率低”。 完成教学内容;   整合知识结构;   落实教学重点;   突破教学难点。 课堂反馈 根据《中国淡水资源现状》表(见图3),归纳出我国水资源面临的主要问题有哪些?如何有针对性地解决这些问题? 学生将问题的答案书写在课堂笔记本上。   格式上要求“一个问题”对应“一个对策”。 及时巩固学习成果,统一学生答题的规范性和完整性。 课   后   拓   展 教师布置学生根据今天所学的知识,设计一套“家庭科学利用水资源”的方案。 可以用团队合作的方式展开,比如住在同一个小区的同学,可以组成一个小组,结合本小区的特点,共同商讨和制订节水方案。 有效把课堂所学延展到课外,使学生学到的知识有持续性和实用性,另外也培养了他们的团队合作意识。

[1] [2]  下一页


Tag:九年级历史教学设计九年级历史教学设计模板教学设计 - 历史教学设计 - 九年级历史教学设计
》《九年级历史与社会《资源问题》教学设计》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