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88好学网教育学习大全语文教学小学语文教学语文建议苏教版四年级教学建议苏教版语文第八册教材理解及教学建议» 正文

苏教版语文第八册教材理解及教学建议

[02-24 12:55:59]   来源:http://www.88haoxue.com  苏教版四年级教学建议   阅读:68633

概要:上述两篇文章的教学,都要根据文章本身的特点,在教学中注意教学情境的创设,语言文字的训练。第七单元3篇文章,表现了不同的人物形象。《古诗两首》刻画的是儿童天真的本性;《宋庆龄故居的樟树》借物喻人,含蓄地表现了伟人爱满天下、一身正气的风范;《黄河的主人》则讴歌了普通劳动者身上蕴含的民族精神。《古诗两首》《池上》写乡村孩童的天真可爱,一是“偷采”,二是“不解”;而《小儿垂钓》中则有“映身”、“遥招手”、“不应人”。教学中要把诗句中写景和叙事的画面有机地结合起来,自然巧妙地过渡引导,使整首诗的意境浑为一体。《宋庆龄故居的樟树》一文的教学,在学生初步了解大意后,可以用中心突破的方法,由“物”到“人”,逐步提升学生对文本的认识。《黄河的主人》一文,还是要根据作者的思路,围绕课后练习5来组织教学,朗读和感悟相结合,侧面衬托和正面刻画并重,让学生在课文特定的情境中进行扎实的语言文字训练。 上一页 [1] [2] [3]

苏教版语文第八册教材理解及教学建议,标签:苏教版四年级建议大全,http://www.88haoxue.com
  上述两篇文章的教学,都要根据文章本身的特点,在教学中注意教学情境的创设,语言文字的训练。

  第七单元
  3篇文章,表现了不同的人物形象。《古诗两首》刻画的是儿童天真的本性;《宋庆龄故居的樟树》借物喻人,含蓄地表现了伟人爱满天下、一身正气的风范;《黄河的主人》则讴歌了普通劳动者身上蕴含的民族精神。
  《古诗两首》《池上》写乡村孩童的天真可爱,一是“偷采”,二是“不解”;而《小儿垂钓》中则有“映身”、“遥招手”、“不应人”。教学中要把诗句中写景和叙事的画面有机地结合起来,自然巧妙地过渡引导,使整首诗的意境浑为一体。
  《宋庆龄故居的樟树》一文的教学,在学生初步了解大意后,可以用中心突破的方法,由“物”到“人”,逐步提升学生对文本的认识。
  《黄河的主人》一文,还是要根据作者的思路,围绕课后练习5来组织教学,朗读和感悟相结合,侧面衬托和正面刻画并重,让学生在课文特定的情境中进行扎实的语言文字训练。

 
 

上一页  [1] [2] [3] 


Tag:苏教版四年级教学建议苏教版四年级建议大全语文教学 - 小学语文 - 教学语文建议 - 苏教版四年级教学建议
》《苏教版语文第八册教材理解及教学建议》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