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汇报《咏华山》教学设计

[10-21 00:53:56]   来源:http://www.88haoxue.com  苏教版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阅读:68122

概要:汇报《咏华山》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通过朗读感受华山的雄伟壮丽,并能诗文对照,体会古诗的意思。 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朗读感受华山的雄伟壮丽,并能诗文对照,体会古诗的意思。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学,复习检查: 1、小朋友们,你们喜欢旅游么?想去哪里旅游呢?(生自由说)今天老师就带大家去我们的五大名山之一的华山游览一番,好吗?(出示华山图)2、简介华山:华山乃我国五大名山之一,它有12公里长,800层楼那么高,它的三面都是峭壁,只有一条路通向,所以说“自古华山一条路”呀!(板书“华山”)3、看了这美丽的华山图,你想说什么?同学们刚才就是在咏华山,今天我们继续学习25课咏华山。(板书“咏”)齐读课题。4、昨天我们认识了许多的生字词,你能响亮地读出来吗?出示:华山 山腰间 称赞 宋代 七岁 更无山与齐 5、通过昨天的学习,我们知道:(引读课文第一自然段)( ),有个小孩儿跟着先生去( )。根据学生回答点出(古时候,登华山)从这句话中你知道了故事中的人物有(小孩儿先生)他

汇报《咏华山》教学设计,标签:苏教版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http://www.88haoxue.com

汇报《咏华山》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通过朗读感受华山的雄伟壮丽,并能诗文对照,体会古诗的意思。

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朗读感受华山的雄伟壮丽,并能诗文对照,体会古诗的意思。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学,复习检查:

 1、小朋友们,你们喜欢旅游么?想去哪里旅游呢?(生自由说)今天老师就带大家去我们的五大名山之一的华山游览一番,好吗?(出示华山图)

2、简介华山:华山乃我国五大名山之一,它有12公里长,800层楼那么高,它的三面都是峭壁,只有一条路通向,所以说“自古华山一条路”呀!(板书“华山”)

3、看了这美丽的华山图,你想说什么?同学们刚才就是在咏华山,今天我们继续学习25课咏华山。(板书“咏”)齐读课题。

4、昨天我们认识了许多的生字词,你能响亮地读出来吗?

出示:华山   山腰间   称赞  宋代  七岁   更无山与齐

5、通过昨天的学习,我们知道:(引读课文第一自然段)(    ),

有个小孩儿跟着先生去(    )。根据学生回答点出(古时候,登华山)从这句话中你知道了故事中的人物有(小孩儿先生)他们去做什么呢?(登华山)这是在什么时候?(古时候)

小结:从这短短一句话中我们知道了这么多信息,同学们真会读书。让我们齐读这句话。这小孩儿就是(寇准)。

二、细读课文,借文悟诗:

 (一)、简笔画:华山   板书:高

出示:他们沿着山路艰难地爬上山顶。啊,华山真高哇!除了蓝天,远远近近的山都在自己的脚下。太阳显得那么近,山腰间飘着朵朵白云。

读读思考:那句话让你感受到了华山很高?(自由说)

(二)、出示1:他们沿着山路艰难地爬上山顶。

1、你从哪个词感受到了华山很高?(艰难)读好这个词。

2、出示图,你看这座山怎样?(很高 很陡)

3、爬上去容易吗?

小结:这么高的华山,沿着山路爬上去会很吃力、困难、很累、不容易……就是(艰难)指导读好这个词。

指导读:(你把登山的辛苦都读出来了,真棒!) (你们真会读书,从登山的艰难感受到了华山的高。)

我们禁不住要赞叹:啊!华山真高哇!

(三)、出示2:啊!华山真高哇!

1、点红“真”从你读的这个真字让我觉得华山真的很高。

请你用朗读把华山的高读出来!谁来读?

2、还有哪个字也让你感受到了华山的高?(啊) 这是个语气词,你还能找出来吗?(哇)

小结:这两个惊叹的语气,也让我们感受到了华山的高。

3、你注意到标点了么?(!!)

感叹号有惊叹、赞美的意思,两个感叹号让我们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了华山的高。(齐读)

(四)、出示3:除了蓝天,远远近近的山都在自己的脚下。

1、从哪感到了华山的高?( 除了···都···)

2、蓝天该画哪儿?(指名回答  画蓝天)

3、除了蓝天,你还看到了什么?这儿的山多不多?从哪个词知道的?(远远近近)指导读

4、这远远近近的山该画哪儿?(画山)

5、出示图:你们看,为什么远远近近的山都到了脚下?(山高)

6、想象自己就在这华山顶上,看到这远远近近的山。(指导读)

7、这时又要让我们禁不住赞叹:啊!华山真高哇!

(五)、出示4:太阳显得那么近,山腰间飘着朵朵白云。

1、太阳该画在什么地方?(简笔板书) 你是怎么知道的?(近)

2、除了太阳,你还看到了什么?(白云)白云多吗?从哪儿看出来的?(朵朵白云)指导练读

3、白云在哪儿呢?(山腰间)山腰间在哪儿?指导读好这句话。(边读边想象)

4、出示图:你们看从这又再一次让我们感受到了华山的高。齐读:啊!华山真高哇!

小结:读了这几句话让我们觉得华山更高了、更美了。一起把这几句话连起来读一读。

(六)终于到达了山顶,看到了如此雄伟壮丽的景色。如果你就是图上的孩子,你的心情会怎么样?你最想干什么?(出示图)

1、同学们都控制不住自己这样做、那样做,这就是“情不自禁”。(出示)   2、这个小孩也跟大家一样情不自禁,他吟诵了一首诗。(出示古诗)指导朗读。

3、这首诗的意思就在课文中,老师来读诗,请你闭上眼睛听一听,看你脑海里浮现出什么画面?

(1)根据诗句,找出相应的意思。(出示意思)

(2)理解“举头”“回首”。(动作演示)

四、再读古诗,读演内化:

1、教师范读古诗。

老师读得好吗?(好!)为什么老师读得好?

2、我们也来当一回小诗人,演一演,和老师一样加上动作。

3、寇准写这首诗几岁?(七岁)从这个“才”字你体会到了什么?(年纪这么小就能写这么好的一首诗,真是了不起!)怪不得他先生听了连连点头称赞。   4、我们也来夸夸他,朗读“好诗!好诗!”(指导读)同桌表演,指名表演。   5、不知大家有没想过寇准7岁的时候,为什么能脱口吟出这样的好诗?

[1] [2]  下一页


Tag:苏教版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苏教版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语文教学 - 小学语文 - 苏教版语文教案 - 苏教版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汇报《咏华山》教学设计》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