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88好学网教育学习大全语文教学中学语文语文教研把课堂还给学生,把学法交给学生——从《小重山》教学看课堂教学的改进» 正文

把课堂还给学生,把学法交给学生——从《小重山》教学看课堂教学的改进

[10-21 00:24:01]   来源:http://www.88haoxue.com  语文教研   阅读:68498

概要:把课堂还给学生,把学法交给学生——从《小重山》教学看课堂教学的改进上海市外高桥保税区中学 朱敏辉 语文课堂教学到底应该教给学生什么,学生在课堂上到底应该学些什么,一直以来都是萦绕在我心头的一个问题;尤其是在二期课改的教学实践中,如何改进课堂教学,有利于学生的发展,更是值得探讨的问题。本学期,我担任初三年级两个班级的语文教学任务,在上课的前前后后,引发了我对于改进课堂教学的一些思考。 我所选的课题是《小重山》,这是岳飞的一首词。我之所以选择这篇课文,是基于以下这一教学背景: 二期课改新教材明显增加了诗词教学的篇目,可见,正确鉴赏诗词已成为二期课改十分注重的一项能力立意,同时这也是近年来中考的考点之一。起考查角度主要有三:思想内容(或主旨)、表现手法(或艺术手法)、感情基调(或意境)等。而诗词鉴赏又素为学生所患,其通病是不知从何着手。 一. 关注学生,因人施教 传统的诗词教学,旨在教学生知识,教师在课堂上往往就是指导学生读读背背,或者就是串译一下,讲解一些古汉语知识和文化常识,不太讲求开掘诗词意境中蕴涵的思想情感和人文意义,忽略了诗词的内蕴美,使原本丰满灵秀的作品,变

把课堂还给学生,把学法交给学生——从《小重山》教学看课堂教学的改进,标签:语文教研组活动记录,初中语文教研组计划,http://www.88haoxue.com

把课堂还给学生,把学法交给学生
——从《小重山》教学看课堂教学的改进

上海市外高桥保税区中学  朱敏辉
   语文课堂教学到底应该教给学生什么,学生在课堂上到底应该学些什么,一直以来都是萦绕在我心头的一个问题;尤其是在二期课改的教学实践中,如何改进课堂教学,有利于学生的发展,更是值得探讨的问题。本学期,我担任初三年级两个班级的语文教学任务,在上课的前前后后,引发了我对于改进课堂教学的一些思考。 
  我所选的课题是《小重山》,这是岳飞的一首词。我之所以选择这篇课文,是基于以下这一教学背景: 
  二期课改新教材明显增加了诗词教学的篇目,可见,正确鉴赏诗词已成为二期课改十分注重的一项能力立意,同时这也是近年来中考的考点之一。起考查角度主要有三:思想内容(或主旨)、表现手法(或艺术手法)、感情基调(或意境)等。而诗词鉴赏又素为学生所患,其通病是不知从何着手。 
  一. 关注学生,因人施教 
  传统的诗词教学,旨在教学生知识,教师在课堂上往往就是指导学生读读背背,或者就是串译一下,讲解一些古汉语知识和文化常识,不太讲求开掘诗词意境中蕴涵的思想情感和人文意义,忽略了诗词的内蕴美,使原本丰满灵秀的作品,变得干瘪枯瘦。我想,在二期课改的教学实践中,应充分关注学生的心理需求和审美愉悦,使之在读诗诵词的过程中,领略到一种人文的美,受到有益的思想熏陶;同时,要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操作,使之在学法上融会贯通。基于这样的认识,我把教学目标定为:通过阅读教学,把握岳飞其词的思想内涵,体会祖国语言文字的美,同时激发学生诗歌朗诵的兴趣以及阅读岳飞其他诗词的兴趣,增强语言的感悟能力。 
  二. 立足文本,适当拓展 
  传统的诗词教学,在教学设计上常常是就篇论篇,教完了事;而在一些教改公开课中又出现了另一种极端,即脱离文本,盲目联系,喧宾夺主。我想,在二期课改的教学实践中,应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做到立足文本,适当拓展。 
  经过斟酌,我原先的教学设计是这样的: 
  1. 利用文本,简要分析岳飞的《小重山》, 
  2. 拓展文本,重心放在与之题材相同,但风格不同、感情基调有异的词作的比较上。如《满江红》。 
  可是没有想到,在一个班级试教时却发现,由于学生对中国的历史文化的知之甚少,对宋代的战争过程一知半解,他们在理解《小重山》这首词时,对于诗歌的思想内容的理解就如同逆水行舟,吃力费时。 
  鉴于此,我在另外一个班级上课时,对教学设计进行了修改: 
  1、立足文本 
在教学中让学生先行读懂本词,有意从朗诵,理解的角度,以求用足、用好文本。 
  学生鉴赏,老师归纳如下: 
  思想内容——表达了作者壮志难酬和知音难觅的痛苦心情; 
  表现手法——运用双关和典故,以景物烘托人物的内心活动,以人物的活动暗示人物的不平静的思想情绪; 
  感情基调——深沉豪迈,是岳飞词的大致风格。 
  为了促进理解,请一位男同学有感情地朗诵这首词。(该同学朗诵时感情热烈奔放,教室里不由得响起一片掌声。) 
  这样的处理,一方面使学生对岳飞词豪迈深沉风格的体会有所加深;另一方面,为后面通过与同题材作品的比较,掌握常见的鉴赏方法打下了基础。 
  2、适当拓展 
  传统的诗歌教学,到这一步就基本结束了。但对于初中生来说,结合课文注释,从以上三方面鉴赏这首词并不太困难,因此对岳飞词本身的理解不应该成为本课教学的唯一目的;而应通过课内诗词的教学,培养学生的迁移能力,使之真正掌握一种学法,从而学得快,用得活,这才是诗词教学的宗旨。因而,立足文本作适当拓展就成为教学之必需。 
  三. 斟酌教法,教学互进 
  传统的诗词教学,大都是老师讲、学生听,老师代替学生分析、理解甚至是感悟,学生得到的只不过是老师的见解,学到的只不过是现成的东西,并没有真正掌握一种学法,更谈不上融会贯通。而二期课改的精神,就是要教给学生学法,使学生学会学习。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在本次课中主要采用了比较教学法,并结合知人论事法,引导学生对诗词做比较鉴赏。 
  本次课后我对改进课堂教学的一点反思: 
  在诗词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此乃语文教学之实,而这种实际能力的培养方式却不拘一格。我想,在二期课改的教学实践中,应充分考虑到读、写、感、悟的最优化组合,灵活设计不同的教学方案;并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做到立足文本、适当拓展,方能培养学生的迁移能力,使之在学法上融会贯通,并受到有益的思想熏陶。 
  同时,诗词教学也应以培养学生学会用脑、学会学习的终生实用能力为宗旨,把课堂还给学生,把学法交给学生,让学生真正“活”起来,做到:立足文本,依本定活;关注学生,因人施活;斟酌教法,缘法求活。唯其如此,课堂才能充满活力。而在教学中启发学生思维,假文本特点之“实”,收触类旁通之“活”;运用比较教学,行内容拓展之“实”,收学法提升之“活”。这便是我在诗词教学上的最大感悟。



Tag:语文教研语文教研组活动记录,初中语文教研组计划语文教学 - 中学语文 - 语文教研
》《把课堂还给学生,把学法交给学生——从《小重山》教学看课堂教学的改进》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