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88好学网教育学习大全语文教学中学语文语文教研对面的闰土看过来——《故乡》教学后记» 正文

对面的闰土看过来——《故乡》教学后记

[10-21 00:24:01]   来源:http://www.88haoxue.com  语文教研   阅读:68326

概要:对面的闰土看过来 ——《故乡》教学后记 [案例背景]终于得上《故乡》了!知道自己终究绕不过去,虽然内心畏惧。狠狠心给了自己半天时间,坐下来仔仔细细反反复复读《故乡》。越读,越感觉到情绪的低落和压抑。再读,有一行字仿佛主动似的跳入眼帘:“我的心禁不住悲凉起来了。”“悲凉”!就是这个词了!我迅速在心里组织了教学思路:先引导学生阅读全文,理清小说的基本情节。然后将文章划分成几个场景,分别从中探究“我”之所以“悲凉”而且愈益“悲凉”的原因,最后结合“故乡”这个题目,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文章的多重内涵,思考“我”“悲凉”的根源以及作者借此所表达的情感。教学的重点便落在了对主题的把握上。主意一定,便仿佛“迅哥儿”终于可以看到社戏般似的,很重的心立刻轻松了。[案例描述]《故乡》第三课时。现在我们正在研讨的是“我”和“中年闰土”见面的那个经典场景。师:“我”和中年闰土的见面可以说是一场经典,然而在这场经典中,“我”的心也始终“悲凉”着。大家想,二十多年不见的好朋友终于见面了,一般会是怎样的情景呢?生七嘴八舌:激动。拥抱。高兴得一拳打过去。饭店喝酒去。(

对面的闰土看过来——《故乡》教学后记,标签:语文教研组活动记录,初中语文教研组计划,http://www.88haoxue.com

对面的闰土看过来

        ——《故乡》教学后记

         

[案例背景]

终于得上《故乡》了!

知道自己终究绕不过去,虽然内心畏惧。狠狠心给了自己半天时间,坐下来仔仔细细反反复复读《故乡》。越读,越感觉到情绪的低落和压抑。再读,有一行字仿佛主动似的跳入眼帘:“我的心禁不住悲凉起来了。”

“悲凉”!就是这个词了!我迅速在心里组织了教学思路:先引导学生阅读全文,理清小说的基本情节。然后将文章划分成几个场景,分别从中探究“我”之所以“悲凉”而且愈益“悲凉”的原因,最后结合“故乡”这个题目,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文章的多重内涵,思考“我”“悲凉”的根源以及作者借此所表达的情感。教学的重点便落在了对主题的把握上。

主意一定,便仿佛“迅哥儿”终于可以看到社戏般似的,很重的心立刻轻松了。

[案例描述]

《故乡》第三课时。

现在我们正在研讨的是“我”和“中年闰土”见面的那个经典场景。

师:“我”和中年闰土的见面可以说是一场经典,然而在这场经典中,“我”的心也始终“悲凉”着。大家想,二十多年不见的好朋友终于见面了,一般会是怎样的情景呢?

生七嘴八舌:激动。拥抱。高兴得一拳打过去。饭店喝酒去。

(皆大笑。)

师:可是“我”和中年闰土又如何呢?请同学们仔细阅读54到61自然段(即由“一日是天气很冷的午后”到“我就知道,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我也说不出话”),揣摩语句的意思,然后我们来交流一下阅读心得。

一二分钟后有同学举手。

生1:那段关于中年闰土的外貌描写给我印象最为深刻。他头上是一顶破毡帽,衣服也很薄,而且不停地发抖。手也是又粗又笨而且开裂了。

师:这体现了什么?

生1:他很穷。

师:是的,他很穷,很苦,来看老朋友,他该把最“高档”的衣服拿出来了吧?可是他依然全身衣不足以保暖,窥一斑而见全豹,由此亦可见什么——

生全体:农村生活日益穷困了。

师:是啊,而这一切,又怎能不令我“悲凉”呢?

生2:59节给我的印象很深刻。特别是闰土“脸上现出欢喜和凄凉的神情;动着嘴唇,却没有作声。”描写得很细腻,感觉好像就是这样。

(我心里一喜。就像李镇西老师说的:机会终于来了。)

师:闰土动着嘴唇,想说什么?为什么他最后分明地叫出来的不是“迅哥儿”,而是“老爷”?让我们来揣摩一下此时闰土的心理活动。

生3:闰土先是很激动,但他又马上想到:现在我是个普通的农民,而“迅哥儿”在外面工作,是“老爷”,不能再这样平等称呼了。

师:“平等”这个词说得好。

生3:我想在中年闰土的心中一定还会藏着对“迅哥儿”的那份真挚的感情,他的“欢喜”是两个好友之间久别重逢后最普通最珍贵的情感流露。而“凄凉的神情”可能是因为有些人经历了太多太多的磨难后,磨难就会成为习惯,而“凄凉的神情”,正是闰土的习惯。

师:当“磨难”已成为习惯,唉——“故乡”真的是日益萧索了。

生4:我发现后面闰土说“老太太真是……这成什么规矩”,说明当时闰土在想按规矩“我”该叫什么。

师:真机灵啊!前后联系阅读是很好的方法。那么,闰土口中的规矩又是指什么呢?

生异口同声:封建等级观念!

(我估计他们事先都看过参考书,不过我还是很高兴,这个难点就这样轻易解决了。)

师:是啊,根深蒂固的封建等级观念堵住了闰土的嘴,他再也不能那样亲热地叫自己的昔日好友了,他只能恭敬地叫一声“老爷”,这又怎不令渴望淳朴和谐的人际关系的“我”心生“悲凉”,乃至几乎有打了个“寒噤”的感觉呢?

(我正为自己机智的小结得意,突然又有一个同学举手。正是被我昵称为“文学青年”的敏。我示意他发言。)

敏:老师,我认为闰土之所以叫我“老爷”,不是因为“封建等级观念”什么的。

(说到这里,他停下来看着我,期待我的鼓励。而我竟一时语塞:这个问题早就已成定论,难道还有别的说法?他要是挖空心思说出什么歪理论来我该怎么应付?要知道这可是个总是“浮想联翩”的“文学青年”啊。环顾课堂,竟发现同学们都一下子精神振奋了似的,满怀期待地等着敏的继续发言。我无奈,我不能违背“民意”啊。于是我只好受了逼迫似的接住这个“意外”,发狠地说:那你说是为什么?)

敏(侃侃地,一步一个圈套):“我”和中年闰土二十多年没见了是吧?(是)闰土的衣服穿得很破旧是吧?(是)他们见面的时候彼此之间有一段距离的是吧?(是)这时候我看着闰土,闰土也看着我是吧?(是)课文第55节说我看闰土感觉“但又不是我记忆上的闰土”了是吧?(是——回答这个“是”的时候同学们也随声附和着,而我早已郁闷得不得了了)当“我”仔细观察对面的闰土的时候,对面的闰土应该也正观察着“我”吧?(是)那么按常理推断,中年闰土看“我”的时候,感觉应该也是“不是我记忆中的迅哥儿”了是吧?“我”的穿着打扮至少应该像个体面的知识分子吧?

(我恍然大悟他要说什么,他又得意地看着我。)

敏:所以说,任何人在那种情况下都不会用儿时的称呼去称呼对方的。他只能选择一个最合乎当时规矩的称呼。

(他像总结陈词完毕般自己坐下了,然后在那里激动地涨红着脸。乍听之下,我觉得他说得太有道理了,是啊,怎么我们一直都被那个所谓的“封建等级观念”牵得团团转?但转念一想,难道他说的才是真相?才是唯一的原因?一下子我不知道怎么回应他的发言,而同学们也被他的话所吸引,教室里顿时议论开了。)

师(愣了几秒,终于想出一个缓兵之计):同学们可有类似的生活体验?

(一语既出,教室里议论声猛然响亮了不少。)

生5:两个人,从小青梅竹马的,但后来一个人做了大官,另一个人就不敢叫他小名了。

生6:我这次回家去,碰到我小学时候的一个好朋友,我们从小学毕业就没有再见到过,原来我们很好的,可是这次见到好像也没有什么可说的,随便说了几句就走开了。

生7:我也是这样,我现在回家去,都不去找以前的同学们了,好像有很多地方都无法交流了。

(注:我们是寄宿制学校,学生来自各地。)

[1] [2] [3]  下一页


Tag:语文教研语文教研组活动记录,初中语文教研组计划语文教学 - 中学语文 - 语文教研
》《对面的闰土看过来——《故乡》教学后记》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