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88好学网教育学习大全语文教学中学语文语文教研现代诗人舒婷及其诗歌» 正文

现代诗人舒婷及其诗歌

[10-21 00:24:01]   来源:http://www.88haoxue.com  语文教研   阅读:68953

概要:(三)诗歌意象的跳跃如她的《往事二三》:一只打翻的酒盅石路在月光下浮动青草压倒的地方遗落一只映山红桉树林旋转起来繁星拼成了万花筒生锈的铁锚上眼睛倒映出晕眩的天空以竖起的书本挡住烛光手指轻轻衔在口中在脆薄的寂静里做半明半昧的梦如她的《路遇》:凤凰树突然倾斜自行车的铃声悬浮在空间地球飞速地倒转回到十年前的那一夜凤凰树重又轻轻摇曳铃声把碎碎的花香抛在悸动的长街黑暗弥合来又渗开去记忆的天光和你的目光重叠也许一切都不曾发生不过是旧路引起我的错觉即使一切都已发生过我也习惯了不再流泪展示了诗人瞬间的错觉,奇幻而美。(四)诗歌意象前置而为“兴”,后置而为“兴”的倒装——点染“兴”是一种古老而极富生命力的诗歌表现手法,由于其作用一般在于“起”,所以,“兴”的位置,一般都在“将语之时”的“将语之处”,即开头。如果将某些同样具有渲染环境、强化抒情、背景比衬作用的事物放在“语之后”,即先“点”,后“染”,则它们就形成了一种“兴”的倒装,如:“假如没有你/假如不是异乡/微雨、落叶、足响//假如不必解释/假如不用设防/路柱、横线、交通棒//假如不见面/假如见面能遗忘/寂静、阴影、悠长” (《北

现代诗人舒婷及其诗歌,标签:语文教研组活动记录,初中语文教研组计划,http://www.88haoxue.com

(三)诗歌意象的跳跃

如她的《往事二三》:

一只打翻的酒盅

石路在月光下浮动

青草压倒的地方

遗落一只映山红

桉树林旋转起来

繁星拼成了万花筒

生锈的铁锚上

眼睛倒映出晕眩的天空

以竖起的书本挡住烛光

手指轻轻衔在口中

在脆薄的寂静里

做半明半昧的梦

如她的《路遇》:

凤凰树突然倾斜

自行车的铃声悬浮在空间

地球飞速地倒转

回到十年前的那一夜

凤凰树重又轻轻摇曳

铃声把碎碎的花香抛在悸动的长街

黑暗弥合来又渗开去

记忆的天光和你的目光重叠

也许一切都不曾发生

不过是旧路引起我的错觉

即使一切都已发生过

我也习惯了不再流泪

展示了诗人瞬间的错觉,奇幻而美。

(四)诗歌意象前置而为“兴”,后置而为“兴”的倒装——点染

“兴”是一种古老而极富生命力的诗歌表现手法,由于其作用一般在于“起”,所以,“兴”的位置,一般都在“将语之时”的“将语之处”,即开头。如果将某些同样具有渲染环境、强化抒情、背景比衬作用的事物放在“语之后”,即先“点”,后“染”,则它们就形成了一种“兴”的倒装,如:“假如没有你/假如不是异乡/微雨、落叶、足响//假如不必解释/假如不用设防/路柱、横线、交通棒//假如不见面/假如见面能遗忘/寂静、阴影、悠长” (《北京深秋的晚上》)

这样让意象担负背景比衬与情绪渲染作用的“点染”,在舒婷的诗歌里十分多见,如“幸福虽不可预期,但少女的梦/蒲公英一般徐徐落在海面上/啊,浪花无边无际”(《惠安女子》)“在时间的流水线里/夜晚和夜晚紧紧相挨/我们从工厂的流水线撤下/又以流水线的队伍回家来/在我们头顶/星星的流水线拉过天穹”(《流水线》)“怀念的手指不经许可/伸进你的往事摸索/也许能翻出一寸寸断弦/细细排列/这就是那钟吗/人在黑框里愈加苍白/凤凰木在雨窗外/兀自/嫣红”(《眠钟》),如“在向你挥舞的各色花帕中/是谁的手突然收回/紧紧捂住了自己的眼睛/当人们四散离去,谁/还站在船尾/衣裙漫飞,如翻涌不息的云/江涛/高一声/低一声”等,皆是,甚至如“以我熟悉的一枝百合/(花瓣落在窗台上)/——引起我的迷惘//以似乎吹在耳旁的呼吸/(脸深深埋在手里)/——使我屏息//甚至以一段简单的练习曲/(妈妈的手,风在窗外)/——唉,我终于又能哭出来”(《归梦》),也是。而既有“兴”又有其倒装的,是她的《在潮湿的小站上》:

风,若有若无

雨,三点两点

这是深秋的南方

一位少女喜孜孜向我奔来

又怅然退去

花束倾倒在臂弯

她在等谁呢?

月台空荡荡

灯光水汪汪

列车缓缓开动

在橙色光晕的夜晚

白纱巾一闪一闪……

四、舒婷诗歌的温暖情调

舒婷的诗歌无疑是温暖的——柔婉、幽深、饱含热爱与温情,如她充满了人性之美的《呵,母亲》:

你苍白的指尖理着我的双鬓

我禁不住象儿时一样

紧紧拉住你的衣襟

呵,母亲

为了留住你渐渐隐去的身影

虽然晨曦已把梦剪成烟缕

我还是久久不敢睁开眼睛

我依旧珍藏着那鲜红的围巾

生怕浣洗会使它

失去你特有的温馨

呵,母亲

岁月的流水不也同样无情

生怕记忆也一样退色呵

我怎敢轻易打开它的画屏

为了一根刺我曾向你哭喊

如今带着荆冠,我不敢

一声也不敢呻吟

呵,母亲

我常悲哀地仰望你的照片

纵然呼唤能够穿透黄土

我怎敢惊动你的安眠

我还不敢这样陈列爱的祭品

虽然我写了许多支歌

给花、给海、给黎明

呵,母亲

我的甜柔深谧的怀念

不是激流,不是瀑布

是花木掩映中唱不出歌声的枯井

再比如她回应北岛《一切》的《这也是一切》:

不是一切大树

都被暴风折断;

不是一切种子

都找不到生根的土壤;

不是一切真情

都流失在人心的沙漠里;

不是一切梦想

都甘愿被折断翅膀。

不,不是一切

都像你说的那样!

不是一切火焰,

都只燃烧自己

而不把别人照亮;

不是一切星星,

都仅指示黑夜

而不报告曙光;

不是一切歌声,

都掠过耳旁

而不留在心上。

不,不是一切

都像你说的那样!

不是一切呼吁都没有回响;

不是一切损失都无法补偿;

不是一切深渊都是灭亡;

不是一切灭亡都覆盖在弱者头上;

不是一切心灵

都可以踩在脚下,烂在泥里;

不是一切后果

都是眼泪血印,而不展现欢容。

一切的现在都孕育着未来,

未来的一切都生长于它的昨天。

希望,而且为它斗争,

请把这一切放在你的肩上。

但是,舒婷诗歌的温暖,却是一种动情深厚的温暖——它并不廉价,是一种深刻的温暖。

舒婷的早年生活比较坎坷,遭遇过家庭的悲剧及时代的风雨。世态的炎凉,人生的际遇,使她的心灵较早地体验到人生的伤痕和痛苦。对此,有她早期的一首诗《珠贝》为证:

在我微颤的手心里放下一粒珠贝,

仿佛大海滴下的鹅黄色的眼泪……

当波涛含恨离去,

在大地雪白的胸前哽咽,

它是英雄眼里灼烫的泪,

也和英雄一样忠实,

嫉妒的阳光

终不能把它化作一滴清水;

当海浪欢呼而来,

大地张开手臂把爱人迎接,

它是少女怀中的金枝玉叶,

也和少女的心一样多情,

残忍的岁月

终不能叫它的花瓣枯萎。

它是无数拥抱,

无数泣别,

无数悲喜中,

被抛弃的最崇高的诗节;

它是无数雾晨,

无数雨夜,

无数年代里

被遗忘的最和谐的音乐。

撒出去——失败者的心头血,

矗起来——胜利者的纪念碑。

它目睹了血腥的光荣,

它记载了伟大的罪孽。

它是这样伟大,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Tag:语文教研语文教研组活动记录,初中语文教研组计划语文教学 - 中学语文 - 语文教研

上一篇:《呐喊》读后感

》《现代诗人舒婷及其诗歌》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