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88好学网教育学习大全语文教学中学语文中学教案大全苏教版高一语文必修二《一个人的遭遇》课堂教学实录及反思» 正文

《一个人的遭遇》课堂教学实录及反思

[10-21 00:23:16]   来源:http://www.88haoxue.com  高一语文必修二   阅读:68382

概要:师:配乐朗读最后一节:“这些,老兄,倒没什么……我怕——” 生:有感情地读:“我怕……可是夜里醒来,整个枕头总是给泪水浸透了……” (同学们都沉浸在一种悲情的氛围中) 师:(再适时点拨一下。深情地)在野生动物世界,据说,狼总在月夜,就着月光舔舐伤口,这样,疗伤效果很好。在人世间呢,不也一样吗?白天,我们往往带着很多面具跳舞,而每个夜晚来临时,那便是我们心灵生活的开始。你会检点白天所做的一切,你可能会忏悔、忧伤、思索……大诗人白居易曾经在秋夜听了琵琶女的弹奏后,“江州司马青衫湿”,而我们的索科洛夫呢,每个夜晚,都要独自舔舐伤口,泪湿整个枕头,泪为谁而流——为亲人而流,为战争而流!残酷的战争啊,给人带来的伤害太深了,你说要有多深,就有多深啊…… (板书: 战争的伤害) 四、 小结 本文的主题、内容,如果用三个字概括,那就是: 出示幻灯片(字旁配上索科洛夫与凡尼亚走向他乡的图片): 战 人 争 ① 战 人 争 ② 师(一边看幻灯片,一边教师作深情解释: ① 在战争面前,人是多么渺小、无助、脆弱。这个人便是索科洛夫,或是凡尼亚。他们遭遇战争就遭遇了非人磨难,过上非人的生活

《一个人的遭遇》课堂教学实录及反思,标签:高一语文必修二教案,http://www.88haoxue.com
  师:配乐朗读最后一节:“这些,老兄,倒没什么……我怕——” 
  生:有感情地读:“我怕……可是夜里醒来,整个枕头总是给泪水浸透了……” 
  (同学们都沉浸在一种悲情的氛围中) 
  师:(再适时点拨一下。深情地)在野生动物世界,据说,狼总在月夜,就着月光舔舐伤口,这样,疗伤效果很好。在人世间呢,不也一样吗?白天,我们往往带着很多面具跳舞,而每个夜晚来临时,那便是我们心灵生活的开始。你会检点白天所做的一切,你可能会忏悔、忧伤、思索……大诗人白居易曾经在秋夜听了琵琶女的弹奏后,“江州司马青衫湿”,而我们的索科洛夫呢,每个夜晚,都要独自舔舐伤口,泪湿整个枕头,泪为谁而流——为亲人而流,为战争而流!残酷的战争啊,给人带来的伤害太深了,你说要有多深,就有多深啊…… 
  (板书: 战争的伤害) 
   
  四、 小结 
  本文的主题、内容,如果用三个字概括,那就是: 出示幻灯片(字旁配上索科洛夫与凡尼亚走向他乡的图片): 
  战 人 争 ① 战 人 争 ② 
  师(一边看幻灯片,一边教师作深情解释: ① 在战争面前,人是多么渺小、无助、脆弱。这个人便是索科洛夫,或是凡尼亚。他们遭遇战争就遭遇了非人磨难,过上非人的生活。索科洛夫,始终无法安宁,凡尼亚沦为一个乞讨的流浪小孩。② 当索科洛夫遇到了同样遭遇的凡尼亚时,事情便有了转机。他们相互支撑着站立,左一撇是索科洛夫,右一捺就是凡尼亚。在索科洛夫的庇护下,凡尼亚又可以像一个孩子那样幸福生活下去。而凡尼亚的遭遇激发了索科洛夫内心的所有柔情,男子汉的刚强勇敢的心又回来了。当这一大一小两人互相抚慰着走向广袤的俄罗斯大地时,是怎样动情感人的画面啊,我们从心底会自然涌起一股暖流,升腾起一丝希望! 
  但是我们也要看到,“人”的脚还深陷在战争的泥潭里,这也预示着索科洛夫乃至俄罗斯民族,要想完全摆脱战争的阴影,尤其是心灵创伤,道路是漫长的。 
  然而,毕竟遭遇战争的人已经昂起了头,挺起了腰杆,有道是“心若在,梦就在”,有爱的存在,生命就能进行,生命之花就会开出最绚丽芬芳的花朵。) 
   
  五、 启示与感悟 
  1. 战争是不幸的,而目睹战争背景下的人性闪光,则是不幸中的大幸。 
  2. 祈祷和平,珍惜和平。虽然,我们不能为世界和平直接做点什么,但是我们可以和睦邻里,和睦家庭,和睦校园,与人为善,做一个和谐的人。 
  3. 像索科洛夫那样生活,不管生活中遭遇了什么,都要永远朝着生活的亮光出发。 
   
  六、 教后反思 
  一课时的教学设计。本文篇幅比较长,一节课教学有点难度,如何在短时间里,引领学生比较主动地、比较深入地走入文本,这成为这堂课能否成功的关键。我主要借鉴采用了余映潮老师的主问题教学法。作为一篇小说,它主要通过塑造人物形象来表现主题反映社会生活。基于此,本文课堂教学主要设计了一个核心问题,索科洛夫是个怎样的人,以及刻画他形象的意义。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可分两步走,第一步初读印象,在学生读后,老师有意表达一种不同观点(当然,这也是初读时确实有过的感受),在观点碰撞中,促使他们进一步仔细探究课文,而且也想通过此举,让他们养成读书深思的好习惯。同时,表达观点要有理有据,分析问题要结合上下文,联系全文考虑,而不能断章取义,否则,得出的结论是站不住脚的。还有,也想通过这种碰撞交流,实现师生真正平等的对话交流。一般意义上,教师总是处于“全知全能”的权威地位,学生很难也不敢向权威挑战。当教师处于错误状态下,会怎样呢?实践证明,当教师出了“错误”时,学生处于一种少有的亢奋状态中,他们迸发出了少有的激情,而当情绪激奋时,他们的语言表达也显得更加流畅、自如。他们从各个角度尝试去批驳教师,显示出了必胜的信心。课后,乃至课堂中,我就在想,这哪是我在上课,这分明是学生在给我“上课”,在“教育”我,在反驳我,而且,他们反驳得越激烈,越群情激昂,我的内心就越高兴,就越享受这个过程。学生批驳得很过瘾,也就锻炼了思维能力,提高了表达能力,增强了学习信心,提高了学习兴趣;教师也因学生在课堂上重新找回了自我,回复了主体地位而由衷地喜悦。这是怎样的一堂课啊,“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激情在互动中燃烧,思维在碰撞中绚烂! 
  两点遗憾。当师生倾情互动,对文本进行了深入的感知与探究后,师生共同沉浸在由文本所创设的特定悲情氛围中,这时,特别有感染力的与本文情境相当吻合的“神秘园”音乐适时响起,同学们真有点动情,又动容了。在音乐的伴奏下,大家都有感情地读自己特别有体会的段落,这时的阅读已超越了所谓机械的分析与意义求解,完全是一种徜徉在经典文学世界中的享受。不过遗憾的是,教师为了要给文章作一下小结,完成这个常规课堂的一个必要环节,只能匆匆将学生打断了。是不是每一堂课都一定要小结一下,能不能让学生更进一步地充分朗读,然后就让这堂课在朗读声中结束呢?我想这样也许会余音袅袅,让人回味无穷。另外,我常常在上完一篇文章时,喜欢把自己的阅读感悟告诉同学,我个人的想法是给他们作一个参考,因为我也是一个读者,但现在又有点困惑,这样是不是有点自显高明的意思,是不是有点硬塞给同学接受的嫌疑,或者,如果让学生自己来谈谈阅读感受,是不是更好呢?


上一页  [1] [2] [3] 


Tag:高一语文必修二高一语文必修二教案语文教学 - 中学语文 - 中学教案大全 - 苏教版 - 高一语文必修二
》《《一个人的遭遇》课堂教学实录及反思》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