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88好学网教育学习大全语文教学中学语文中学教案大全人教版初二下册语文教案范仲淹《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导学案» 正文

范仲淹《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导学案

[10-21 00:12:03]   来源:http://www.88haoxue.com  初二下册语文教案   阅读:68586

概要:盐阜中学初二年级语文学科导学案执笔人 审核人 2011年4月 日课题渔家傲课型新授课课时1学习目标1.训练朗读,培养学生的诵读能力。2. 知道诗词是通过描写哪些意象来表情达意的。3. 品味赏析。www.88haoxue.com-免费资源站:http://www.88haoxue.com 课前预习学法指导古诗词学习方法指导:1.读题目2.读作者(知人论诗、知世论诗)3.读注释或注序4.读原文(写什么景,抒什么情)相关链接【词】1.词的定义。词是诗的别体,是唐代兴起的一种新的文学样式,到了宋代,经过长期不断的发展,进入了全盛时期。词又称曲子词、长短句、诗余,是配合宴乐乐曲而填写的歌诗,词牌是词的调子的名称,不同的词牌在总句数、句数,每句的字数、平仄上都有规定。2.词的特点。(1)每首词都有一个表示音乐性的词调(词牌)。一般说,词调并不是词的题目,仅只能把它当作词谱看待。到了宋代,有些词人为了表明词意,常在词调下面另加题目,或者还写上一段小序。(2)词一般都分两段(叫做上下片或上下阕),不分

范仲淹《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导学案,标签:人教版初二下册语文教案,http://www.88haoxue.com

盐阜中学初二年级语文学科导学案 执笔人      审核人                                 2011年4月     日 课题 渔家傲 课型 新授课 课时 1 学 习 目 标 1.训练朗读,培养学生的诵读能力。 2. 知道诗词是通过描写哪些意象来表情达意的。 3. 品味赏析。www.88haoxue.com-免费资源站:http://www.88haoxue.com   课 前 预 习 学 法 指 导 古诗词学习方法指导: 1.读题目 2.读作者(知人论诗、知世论诗) 3.读注释或注序 4.读原文(写什么景,抒什么情) 相 关 链 接 【词】 1.词的定义。 词是诗的别体,是唐代兴起的一种新的文学样式,到了宋代,经过长期不断的发展,进入了全盛时期。词又称曲子词、长短句、诗余,是配合宴乐乐曲而填写的歌诗,词牌是词的调子的名称,不同的词牌在总句数、句数,每句的字数、平仄上都有规定。 2.词的特点。 (1)每首词都有一个表示音乐性的词调(词牌)。一般说,词调并不是词的题目,仅只能把它当作词谱看待。到了宋代,有些词人为了表明词意,常在词调下面另加题目,或者还写上一段小序。  (2)词一般都分两段(叫做上下片或上下阕),不分段或分段较多的是极少数。    (3)一般词调的字数和句子的长短都是固定的,有一定的格式。    (4)词的句式参差不齐,基本上是长短句。    (5)词中声韵的规定特别严格,用字要分平仄,每个词调的平仄都有所规定,各不相同。 3.词的分类。 ⑴小令;⑵中调;⑶长调 4.词的流派及其代表人物。 豪放派:苏轼、辛弃疾为代表。 婉拒派:李清照,柳永、晏殊等。 【背景简介】 北宋仁宗即位之后,国家逐渐形成积贫积弱之势,表面一片升平,实际上危机四伏。宝元元年,西夏元昊称帝,宋廷调兵遣将,扬声声讨,但事出仓促,每战辄败。1038年西夏大举进攻宋朝,攻取今陕北数县,延州成为孤城,1040年,朝廷委派范仲淹出任陕西经略安副使兼知延州[延安],抗击西夏,范仲淹担任起组织西北战线,力完狂澜的重任。他到任后,改革军制,团结上下,生产戍边,渐收失地而威震西夏,他在任四年,西夏不但不敢侵犯,而且称他为“胸中自有数万甲兵”。这首诗就作于此时。 知 识 预 习 1.说出诗的大意。 边境上秋天一来风景全异,向衡阳飞去的雁群毫无留恋的情意。从四面八方传来的边地悲声随着号角响起。重重叠叠的山峰里,长烟直上落日斜照孤城紧闭。   喝一杯陈酒怀念家乡远隔万里,可是燕然还未刻上平胡的功绩,回归无法预计。羌人的笛声悠扬,寒霜撒满大地。征人不能入寐,将军头发花白,战士洒下眼泪。 2.反复诵读诗歌,完成填空。 (1)《渔家傲》中总写“塞下秋来风景”的特点的字眼是:“异” ,有关诗句: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2)《渔家傲》中写出当时战争形势的诗句:四面边声连角起。 (3)《渔家傲》中写出将士们生活艰苦而又思乡心切惆怅的句子:浊酒一杯家万里。 (4)《渔家傲》中透出归家无期的悲伤,而又饱含为国戍边的责任感的诗句:燕然未勒归无计。 (5)《渔家傲》中从虚写的角度,突出战争持久,将士背井离乡远征边塞的痛苦的诗句: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堂 探 究 一.导入课文 二.品读课文 (一)读 1.注意听范读:点评好在哪里?(节奏 感情 意境) 2.学生有感情的朗读 (自由读一遍) 提出有质疑的地方,大家一起解决:  (看看注释处理好字音 节奏感情)个人表现读        (生品评:…..) 理解性的齐读一遍  (带着感情读出气势) (二)品www.88haoxue.com-免费资源站:http://www.88haoxue.com 3.同学们读的时候抓住了“情”,找找,上阕里我们看见了哪些“景”?          雁去  长烟    落日  边声    千嶂  城闭           我看见了一幅_______图。 (落日归雁,长烟落日 边声四起古城落日  归雁孤城   戍边图) 4.这些景是扣着一个“异 ”而写的?异在何处呢? 明确:异寒  异声  异势 5.品读上阕说说:通过以上景致的描写渲染出怎样的气氛? 明确:荒凉  萧瑟   肃杀  补充材料:上阕:着重写景。写了什么样的景呢?塞下:边境险要之地,这里指西北边疆;一句话交待了所写景象的地域、季节及环境,一个“异”字概括总的感受。因为词人是南方人,所以这北方的秋景让他感到非常奇特。那他是否喜欢这里的风光呢?词中没有明说,但我们可以感觉出来,哪一句? 连南飞的大雁都毫无留恋之意,何况是离乡戍边的将士呢?衡阳雁去:是“雁去衡阳”的倒文,指大雁离开这里飞往衡阳。古代传说,秋季雁南飞避寒,到衡阳即止。衡阳:今湖南省地名,旧城南有回雁峰,即因此而得名。这一句烘托出荒凉,极写感受:雁去而人不得去。 接下来从听觉续写延州傍晚时分的景象:边声:指各种带有边地特色的声响,如边塞的风声、草声、马嘶声、驼羊悲鸣声、牧人的吟啸声、胡茄羌笛声等。角:古代军中的一种乐器。边塞之地,傍晚时分,四面八方北疆特有的悲凉之声随着城头的号角而起。形成了浓厚的悲凉气氛,进一步为下阕的抒情蓄势。 千嶂:像屏障一样的群山。在重峦叠嶂的山峰包围中,漫无边际的暮霭、血红的夕阳,衬托、映照着紧闭的孤城。这一句从听觉转入视觉,尽括了悲凉苍茫的气象,展现了悲凉壮阔的北国风光。“孤城闭”三个字透露出宋朝不利的军事形势,为下阕做铺垫。 小结:可见词人笔下西北边境的秋景,是多么得悲凉奇异!也显示出边地生活的艰辛和军事形势的严重。 6.此景会让人产生什么样的感觉? 明确:悲凉 

[1] [2]  下一页


Tag:初二下册语文教案人教版初二下册语文教案语文教学 - 中学语文 - 中学教案大全 - 人教版 - 初二下册语文教案
》《范仲淹《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导学案》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