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88好学网教育学习大全语文教学中学语文中学教案大全人教版初三下册语文教案《愚公移山》教案18(人教版九年级下册)» 正文

《愚公移山》教案18(人教版九年级下册)

[10-21 00:12:03]   来源:http://www.88haoxue.com  初三下册语文教案   阅读:68472

概要:《愚公移山》(第二课时)1、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中运用衬托、对比的手法以及运用神话结尾的作用。2)、理解愚公形象的现实意义,学习古代人民改造自然的伟大气魄和坚强毅力。2、重点难点: 1)、培养多角度分析问题的能力。 2)、理解神话结尾的作用,体会愚公智叟名字的深意。3、 教学方法:讨论探究法一.课前准备(检查预习)检查学生的学案,了解预习情况。二、解惑释疑(新授) (一)、导入:《愚公移山》。这是一篇脍炙人口的富有神话色彩的寓言,历来为人们所传颂。今天我们来继续学习它。(二)、朗读课文,熟知文意(三)、析读课文,探究问题1、交流课前预习答案:1)、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2)、愚公为什么要移山,分析愚公移山的不利条件有哪些?(不利条件:山高路远、人老势薄,工具简陋,遭人讥讽)3)、在“移山”事件中提到了哪些人物?给他们分分类并说出分类依据(家人、遗男、其妻、神仙支持愚公移山,智叟反对移山)4)、“愚公”和“智叟”的名字有何深意? (四)研读课文,解惑答疑:1、人们怎样看待愚公移山的行为?其妻:支持移山,关心身体,提出实际困难家邻:赞同移山,齐心协力智叟:

《愚公移山》教案18(人教版九年级下册),标签:人教版初三下册语文教案,http://www.88haoxue.com

《愚公移山》

(第二课时)

1、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中运用衬托、对比的手法以及运用神话结尾的作用。

2)、理解愚公形象的现实意义,学习古代人民改造自然的伟大气魄和坚强毅力。

2、重点难点:  

1)、培养多角度分析问题的能力。 
     2)、理解神话结尾的作用,体会愚公智叟名字的深意。

3 教学方法

讨论探究法

一.课前准备(检查预习)

检查学生的学案,了解预习情况。

二、解惑释疑(新授)

 (一)、导入:《愚公移山》。这是一篇脍炙人口的富有神话色彩的寓言,历来为人们所传颂。今天我们来继续学习它。

(二)、朗读课文,熟知文意

(三)、析读课文,探究问题

1、交流课前预习答案:

1)、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

2)、愚公为什么要移山,分析愚公移山的不利条件有哪些?

(不利条件:山高路远、人老势薄,工具简陋,遭人讥讽)

3)、在“移山”事件中提到了哪些人物?给他们分分类并说出分类依据

(家人、遗男、其妻、神仙支持愚公移山,智叟反对移山)

4)、“愚公”和“智叟”的名字有何深意?

 

(四)研读课文,解惑答疑:

1、人们怎样看待愚公移山的行为?

其妻:支持移山,关心身体,提出实际困难

家邻:赞同移山,齐心协力

智叟:反对移山,讥笑嘲讽

神仙:感动诚心,援助移山

我们:?

2、我们到底能不能让愚公搬家?

1)、神仙移山为何不帮愚公搬家?

2)、作者为何不写愚公搬家?

3)、我们可以告诉愚公搬家吗?我们从愚公的形象中读出了什么?

五、课堂小结

六、课后作业

   续写:两座大山搬走以后的故事(300字)

七、板书设计 :   

八、课后反思

第四部分:测案

思考问题:

1、愚公的形象:                                                              

智叟的形象:                                                              

2、本文在塑造愚公的型形象时运用了什么手法?

                                                                

3本文是一篇寓言,它的寓意何在?

                                                                  



Tag:初三下册语文教案人教版初三下册语文教案语文教学 - 中学语文 - 中学教案大全 - 人教版 - 初三下册语文教案
》《《愚公移山》教案18(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