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88好学网教育学习大全语文教学中学语文中学教案大全选修教案现代散文《老房子》教案4(苏教版三年级下册)» 正文

《老房子》教案4(苏教版三年级下册)

[02-27 12:02:09]   来源:http://www.88haoxue.com  现代散文   阅读:68756

概要:苏少版第六册第16课《老房子》教学目标 : (1) 认知目标:观察、寻访本地老房子,对老房子的建筑风格有所了解。 (2) 操作目标:用写生的线描描绘老房子。 (3) 情感目标:通过家乡的老房子让学生感受家乡老房子别具风格的古朴美。 教学重点:用写生、记忆画或语言表述的形式,描绘老房子。 教学难点:如何表现老房子历经沧桑的陈旧感,及别具风格的古朴美的体现。 教学准备:课件,图片,记号笔,纸张。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几张图片,猜猜看,这是哪里?(大西桥)每天上班经过大西桥,我都能看到一道特殊的风景,是什么呢?(老房子123)(揭题:老房子) 二.新授: 2.看,这些老房子给你什么印象(脏、破、旧)。 3.同学们,你住过老房子吗?住在里面有什么感受呢?生说。 4.是啊,生活在现代的人们都住惯了新房大楼,看这些高楼大厦,多么崭新,高大。(图片) 5、但也有人喜欢居住在老房子里面,看图片:屋子里有一对老人在吃饭很温馨,我走进去问他们:“为什么喜欢住在老房子里?你猜他们会怎么说?” 生: 6.在我们无锡还保存着许多老房子,看,这是最

《老房子》教案4(苏教版三年级下册),标签:现代散文大全,http://www.88haoxue.com

苏少版第六册第16课《老房子》

教学目标 :

(1)    认知目标:观察、寻访本地老房子,对老房子的建筑风格有所了解。

(2)    操作目标:用写生的线描描绘老房子。

(3)    情感目标:通过家乡的老房子让学生感受家乡老房子别具风格的古朴美。

教学重点:用写生、记忆画或语言表述的形式,描绘老房子。

教学难点:如何表现老房子历经沧桑的陈旧感,及别具风格的古朴美的体现。

教学准备:课件,图片,记号笔,纸张。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几张图片,猜猜看,这是哪里?(大西桥)每天上班经过大西桥,我都能看到一道特殊的风景,是什么呢?(老房子123)(揭题:老房子)

二.新授:

2.看,这些老房子给你什么印象(脏、破、旧)。

3.同学们,你住过老房子吗?住在里面有什么感受呢?生说。

4.是啊,生活在现代的人们都住惯了新房大楼,看这些高楼大厦,多么崭新,高大。(图片)

5、但也有人喜欢居住在老房子里面,看图片:屋子里有一对老人在吃饭很温馨,我走进去问他们:“为什么喜欢住在老房子里?你猜他们会怎么说?”

生:

6.在我们无锡还保存着许多老房子,看,这是最具无锡特色的清明桥,距今已经有两、三千的历史了。看,清明桥两边的老房子经过岁月的冲洗,风吹雨打,早已破旧不堪。但我们的政府部门对此进行了重点维修。看,这是现在的清明桥,漂亮吧,想想看我们的政府为什么要对老房子进行重建?而不改造成高楼大厦呢?

7生:(1)老房子代表 了一定历史时期的建筑特征。

     (2)我们要保护文化遗产。

8.当今参观古镇——看老房子也成了旅游的一大亮点,瞧,这么多的游客在参观欣赏老房子,拍照留影呢!

9.注意观察,这些老房子都有哪些共同特征?(1)南阐寺街景 (2)乌镇 (3)江南水乡民居

10,学生答:(①水边——为什么造在水边?——江南地理环境特点:水多,河流多。②白墙黑瓦——古朴典押,独具江南特色。③小桥流水人家——临水而居,便于生活和洗刷,船只运输货物,便于交通。

11.“河在门前过,桥从家中走”我们的前人是多么聪明,富有智慧,设计出了这么美观而实用的房子,今天我们就来走进老房子,向古人学习,来研究画老房子。

12.那怎么画老房子呢?先看老师怎么画?

教师示范(一):老房子的外形描绘。先勾外形,画出大体轮廓。从上往下观察,从屋顶开始画,屋顶的形状有:梯形,三角形,拱形。画三间房子注意房子的正面和侧面,还有高低错落。

(二)、细节刻画:1.檐角,屋脊,瓦片,瓦当,门(门框,门环,门钉)窗,墙等。2:细节添加

三、作业欣赏;

你想不想有来画一幅老房子贴到小桥的两旁呢?画之前先来欣赏一下其他班同学的作品(1、正面。2、侧面。3、线条流畅)

四、作业展示:贴在画好的水乡桥边

五、师生评价:

六、总结延伸:

今天我们学习了用线描的方法画老房子,画的是具有我们江南特色的老房子,中国有特色的老房子还有很多很多,但中国最具有典型的是徽州的老房子。有机会可以去参观浏览。下节课我们还将学习画彩色的老房子。



Tag:现代散文现代散文大全语文教学 - 中学语文 - 中学教案大全 - 选修教案 - 现代散文
》《《老房子》教案4(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