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要: 第七单元学习抒情写景散文。其中既有不同国家风土人情的描写,也有对大自然风光的尽情描绘,抒发了人类对美好自然的热爱之情。两篇讲读课文《英国乡村》和《瓦尔登湖》都篇幅较长,思想方法内容丰富,景物描写与情感抒发各有特色。《英国乡村》介绍的是19世纪以前英国乡村淳朴自然的风俗人情,描绘的重点是英国人的民族性格,突出了当时自然与人性的完美融合,全篇洋溢着浓厚的人情味,又富有深刻的历史感。《瓦尔登湖》以细腻优美的笔触,描绘了瓦尔登湖的四季美景,抒发了作者对大自然、对人性的深入思考。在作者看来,自然不仅是与人平等相处的朋友,而且是“创造一切的力量”,是人类生命中的一部分,学习时要注意体会其中深沉的思考.学习这个单元,要在抓住景物特点的基础上,深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看看它们是如何做到情景交融的。 第八单元学习哲理散文。这些散文以阐述作者对人生、世界的看法、感悟为主要内容,但讲究说理的形象性和生动性,经常将议论与叙事、描写、抒情等手法相结合,在启人深思的同时又给人以艺术的享受。纪伯伦的《奴性》以散文诗的形式,借助于比喻、排比等手法,严厉批判了人类社会存在的劣根性,也就
感受域外文学的诗情画意——选修课程《外国诗歌散文欣赏》教学总结,标签:综合资料大全,http://www.88haoxue.com
第七单元学习抒情写景散文。其中既有不同国家风土人情的描写,也有对大自然风光的尽情描绘,抒发了人类对美好自然的热爱之情。两篇讲读课文《英国乡村》和《瓦尔登湖》都篇幅较长,思想方法内容丰富,景物描写与情感抒发各有特色。《英国乡村》介绍的是19世纪以前英国乡村淳朴自然的风俗人情,描绘的重点是英国人的民族性格,突出了当时自然与人性的完美融合,全篇洋溢着浓厚的人情味,又富有深刻的历史感。《瓦尔登湖》以细腻优美的笔触,描绘了瓦尔登湖的四季美景,抒发了作者对大自然、对人性的深入思考。在作者看来,自然不仅是与人平等相处的朋友,而且是“创造一切的力量”,是人类生命中的一部分,学习时要注意体会其中深沉的思考.学习这个单元,要在抓住景物特点的基础上,深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看看它们是如何做到情景交融的。
第八单元学习哲理散文。这些散文以阐述作者对人生、世界的看法、感悟为主要内容,但讲究说理的形象性和生动性,经常将议论与叙事、描写、抒情等手法相结合,在启人深思的同时又给人以艺术的享受。纪伯伦的《奴性》以散文诗的形式,借助于比喻、排比等手法,严厉批判了人类社会存在的劣根性,也就是奴性,振聋发聩。《懒惰哲学趣话》则以一则寓言故事的形式,把渔夫与旅游者的人生理想与处事方式进行比较,反思现代社会与现代文化观念的弊端,启发读者自己品味其中的人生哲理。学习这个单元,要注意把握说理散文的特点,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人生体验,理解文中的人生道理。有些课文可以采用讨论的形式,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独立见解。
根据课程要求、课文内容及学情,教学采用如下策略:
1、 打破课文编排顺序,合理调整教学内容。由于前阶段刚学习完《唐诗宋词选读》,所以开设课程之初,选取了外国诗歌的一单元内容与中国古典诗词作了简单的对比赏析。由于学生对诗歌会产生“审美疲劳”,因而后阶段迅速转入对外国散文的欣赏。在欣赏诗歌和散文时,根据课文内容也作适当的调整,如将同样通过自然现象来抒发情怀的魏尔伦的《秋歌》、雪莱的《西风领》、济慈的《秋颂》等篇目结合起来赏析,对比异同。散文单元将《英国乡村》、《京都四季》、《堤契诺秋日》分别写乡村与城市的风景与风俗的文章比较阅读,再品味有归隐情趣的《瓦尔登湖》,学生在感情上更易于接受。
2、 根据不同体裁、不同风格的文章,采用不同的学法。诗歌重在读、悟,散文重在读、品。诗歌的朗诵、不同诗作的比较,有关诗歌形象的讨论等,最大可能地形成课堂的互动氛围。“思考与探究”中翻译、改写的练习,也可帮助学生更直接地感受诗歌的形式独特性。诗歌教学的重点放在作品的形式分析上,引领学生思考诗人采用了哪些语言技巧和修辞手段,在一般印象式的风格描述之外,更多从具体的形式要素和诗性思维入手,把握语言的节奏、分行、韵律等形式特征,以及诗人独特的想象和构思,使诗歌分析落在实处,也便于学生掌握分析诗歌的一些基本方法。在诗歌的形式分析之外,关于具体形象、诗歌含义的解读,也相当重要。诗歌内涵的讲解当然是重要的一环,不是提供“标准答案”,注重启发,留出解释的“空白”,在意义的不确定中,让学生更自由地进行感知。在学习现代派诗歌时,适当地介绍一些现代诗歌的基本常识,如与传统的诗歌相比现代主义诗歌有哪些突破,“象征”、“通感”的含义等,为具体作品的阅读做一定的铺垫。在作品讲授的过程中,扣紧具体诗行的展开,分析诗人使用的手法和语言的特点,不能笼统地讲解,破除学生对现代诗歌的“陌生感”或“神秘感”。与现代诗歌相关的一些问题,也可以作为教学的重点,如中国古典诗歌对意象派的影响,以及翻译过程中创造性的“误译”现象,就是一个有意思的话题。
3、 创设情境,激发情趣。在学习第七单元散文时,老师是这样导入与\'串联\'的:自然是人类永远的家园,自然是人类生命之源,也是人类心灵的栖息之所,人与自然本来是一体的.今天,我与大家一起去进行一次时空旅游,我们首先来到一百多年前的《英国乡村》,感受英国人与自然的和谐,在这里大家可以明了为何英国人富有\'绅士风度\'.第二天,大家再跟我一起来到一百年前的德国的小乡村,体悟村民秋日收获的喜悦与生活的闲适.第三天,我们回到东方的日本京都,体味<<京都四季>>的诗意境界,感受神与物游的心境.之后,我们去感受梭罗《瓦尔登湖》中回归自然的宁静与恬淡.这样一次自然之旅\\心灵之旅同学们当然是兴趣盎然的,外国散文与学生的距离瞬间消失的无影无踪.
散文单元编排的顺序与内容也是让引导学生全面了解散文特点的重要方面,散文内容由叙事散文\\记人散文而至写景散文和哲理散文,通过品读\\表演\\体味而至领悟,依次把握不同散文的特征与韵味,符合学生认知特点.
此外, 口、脑、手交互运用。对外国诗歌散文除了读、品、悟之外,倡导学生创作诗歌与散文。
上一页 [1] [2]
Tag:综合资料,综合资料大全,语文教学 - 中学语文 - 中学教案大全 - 选修教案 - 综合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