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88好学网教育学习大全语文教学中学语文中学教案大全选修教案综合资料《多情自古伤离别——离情别绪》教案教学设计2» 正文

《多情自古伤离别——离情别绪》教案教学设计2

[02-27 13:00:47]   来源:http://www.88haoxue.com  综合资料   阅读:68679

概要:《多情自古伤离别——离情别绪》教案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鉴赏、总结《清平乐》中,词人感情的表达方式。2、学生能够通过探究,理解、鉴赏形象可感的离情别绪。3、学生能够提高古诗鉴赏能力,发展审美能力,激发对祖国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教学难点:联系意象特点,联想、理解诗人如何把抽象的离情别绪化为具体的意象。教学过程一、导入:同学们怎么表达“幸福感”?有人说:“幸福得像花儿一样。”也有人说:“幸福是棉花糖的形状,白白的,圆圆的,甜甜的。”在这里,幸福这种抽象的情感变得具体,有了“形状”。我们有时候还会说,结怨、分忧、解愁、饮恨等等,在这里,情感成了可以分割、解除、饮用的物件了。我还要告诉你们,离情别绪也有“形状”。二、赏析《清平乐》清平乐 别来春半别来春半,触目愁肠断。砌下落梅如雪乱,拂了一身还满。 雁来音信无凭,路遥归梦难成。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1、 朗读,默读诗歌,尝试用自己的话复述诗歌内容。注意表达要符合诗歌意境。2、 思考:是什么触发了诗人的离愁?为什么?(明确:鸿雁传书,而亲人无信,所以有离愁; 路途遥远,以致欲归不能,所以有离愁;

《多情自古伤离别——离情别绪》教案教学设计2,标签:综合资料大全,http://www.88haoxue.com

《多情自古伤离别——离情别绪》教案

教学目标:

1、学生能够鉴赏、总结《清平乐》中,词人感情的表达方式。

2、学生能够通过探究,理解、鉴赏形象可感的离情别绪。

3、学生能够提高古诗鉴赏能力,发展审美能力,激发对祖国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

教学难点

联系意象特点,联想、理解诗人如何把抽象的离情别绪化为具体的意象。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怎么表达“幸福感”?

有人说:“幸福得像花儿一样。”也有人说:“幸福是棉花糖的形状,白白的,圆圆的,甜甜的。”在这里,幸福这种抽象的情感变得具体,有了“形状”。

我们有时候还会说,结怨、分忧、解愁、饮恨等等,在这里,情感成了可以分割、解除、饮用的物件了。

我还要告诉你们,离情别绪也有“形状”。

二、赏析《清平乐》

清平乐 别来春半

别来春半,触目愁肠断。砌下落梅如雪乱,拂了一身还满。
雁来音信无凭,路遥归梦难成。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

1、  朗读,默读诗歌,尝试用自己的话复述诗歌内容。注意表达要符合诗歌意境。

2、  思考:是什么触发了诗人的离愁?为什么?

(明确:鸿雁传书,而亲人无信,所以有离愁;

        路途遥远,以致欲归不能,所以有离愁;

        梅乱,实为心乱,落梅象征着离愁,纠缠不休,拂去仍来;

        草生,实为愁生,离愁比喻为春草,细碎浓密,绵绵无尽。)

3、小结:李煜眼里的离情别绪有着落梅的形状,纷乱、纠缠;还有着春草的形状,如影随形、无边无际。

三、扩展阅读

赏析离情别绪的不同“形状”

1、分组讨论,鉴赏诗歌。讨论结果应明确三个问题,分组展示:

①诗歌中的离情别绪是什么样子的?②从哪些诗句看出来?③为什么这么认为?

(明确:《赋得古原草送别》:离情别绪是芳草茂盛的样子,一路蔓延连接着荒城,生生不息;——有宽度

       《金陵酒肆送别》:离情别绪是流水轻柔、绵长、不绝的样子,是那么地缠绵、悠长、凄切;——有长度

       《杨柳枝词》:离情别绪是柳条千丝万缕的样子,柳丝千条万缕似愁肠缕缕,更因折柳送别,而“柳丝挽断肠牵断”;——有稠度

       《明月夜留别》:离情别绪是月光挥洒的样子,云间、水上、层城,无处不在。深沉、绵密的相思,如诗如画。——有密度)

2、思考:诗人用哪些艺术手法状写离情别绪?

(明确:有拟人、比喻、象征等,化虚为实,以实写虚。)

3、化虚为实手法在古代诗歌中被广泛运用。

①“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 《虞美人》

诗中将无形的“愁”物化为“东流”的“一江春水”,形象生动地表现出“愁”的绵绵不绝。

②“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贺铸 《青玉案》

诗中以“一川烟草,满城飞絮”喻愁之深广,以“梅子黄时雨”喻愁之迷蒙、细密。

③有些不是化为具体物象,但具有物的特性。

有体积有重量:“只恐双溪蚱蜢舟,载不动许多愁。”(李清照);

可以计量:“谁知一寸心,乃有万斛愁”(庾信);

可以装载:“明夜扁舟去,和月载离愁。”(辛弃疾);

可以剪,可以割:“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李煜);

可以洗涤:“一曲清歌一杯酒,为君洗尽古今愁”(元朝刘秉忠)。

四、总结

诗人借由具体的意象来表达抽象的情感,化无形为有形,化无情为有情,使诗人的感情变得形象可感,仿佛看得见,摸得着,感情也因此而更为鲜明,更为浓烈。

鉴赏诗歌,可以通过对意象的理解,以意象的特征、寓意来联想、揣摩诗人的情感。

附:

赋得古原草送别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金陵酒肆送别

金陵子弟来相送,欲行不行各尽觞。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

杨柳枝词

人言柳叶似愁眉,更有愁肠似柳丝。 柳丝挽断肠牵断,彼此应无续得期。

明月夜留别  

离人无语月无声,明月有光人有情。 别后相思人似月,云间水上到层城。



Tag:综合资料综合资料大全语文教学 - 中学语文 - 中学教案大全 - 选修教案 - 综合资料
》《《多情自古伤离别——离情别绪》教案教学设计2》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