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要: 入声音在古诗词中非常重要,因为有不少的词牌都是要求“入声韵”的,吟或唱起来更澎湃激昂。 知道了古代的四声,就好理解平仄了。“平”就是“平声”,相当于现代汉语的“一声”和“二声”,“上、去、入”三声就是“仄声”,相当于现代汉语的“三、四声”,外加古汉语的“入声”。 四声歌诀:平声平道莫低昂,上声高呼猛烈强。去声分明哀远道,入声短促急收藏。二、平仄的基本类型: 平仄两类声调在诗词中交错使用,就可以使声调多样化,古人在这方面有过许多研究,编撰了“平仄谱”。平仄在诗词中的交错可以概括为两句话: ①平仄在本句中是交替的; ②平仄在对句中是对立的。 这种平仄规律在律诗中表现的特别明显,如毛泽东《长征》中的第五、六句: 金沙水拍云崖暖, 大渡桥横铁索寒。这两句诗的平仄是: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平仄的基本句型: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三、平仄的基本规则 近体诗平仄组合的规律主要又三条:1、同句交替:以五言为例,凡第一个节奏用“平平”,则第二个节奏必须用“仄仄”,第三个节奏又要用“平”,反之,第一个节奏用“仄仄”第二
《格律诗词》教案,标签:教案大全,http://www.88haoxue.com入声音在古诗词中非常重要,因为有不少的词牌都是要求“入声韵”的,吟或唱起来更澎湃激昂。
知道了古代的四声,就好理解平仄了。“平”就是“平声”,相当于现代汉语的“一声”和“二声”,“上、去、入”三声就是“仄声”,相当于现代汉语的“三、四声”,外加古汉语的“入声”。
四声歌诀:
平声平道莫低昂,上声高呼猛烈强。
去声分明哀远道,入声短促急收藏。
二、平仄的基本类型:
平仄两类声调在诗词中交错使用,就可以使声调多样化,古人在这方面有过许多研究,编撰了“平仄谱”。平仄在诗词中的交错可以概括为两句话:
①平仄在本句中是交替的;
②平仄在对句中是对立的。
这种平仄规律在律诗中表现的特别明显,如毛泽东《长征》中的第五、六句:
金沙水拍云崖暖,
大渡桥横铁索寒。
这两句诗的平仄是: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平仄的基本句型: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三、平仄的基本规则
近体诗平仄组合的规律主要又三条:
1、同句交替:
以五言为例,凡第一个节奏用“平平”,则第二个节奏必须用“仄仄”,第三个节奏又要用“平”,反之,第一个节奏用“仄仄”第二个节奏必须用“平平”,第三个节奏就要用“仄”。七言诗则依此类推。是为组句规则。
2、上下句相对:
如出句为“平平仄仄平”,对句就要为“仄仄平平仄”,出句为“仄仄平平仄”对句就要为“平平仄仄平”,七言依此类推。是为组联规则。
3、上下联之间平仄要相“粘”,即相同,是为组篇规则。
何谓上下联?
近体诗中绝句只有四句,不存在上下联。律诗八句,每两句为一联,每诗四联。例如:
春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 仄仄平平仄,
城春草木深。 平平仄仄平。
感时花溅泪, 平平平仄仄,
恨别鸟惊心。 仄仄仄平平。
烽火连三月, 仄仄平平仄,
家书抵万金。 平平仄仄平。
白头搔更短, 平平平仄仄,
浑欲不胜簪。 仄仄仄平平。
第一二句为“首联”,三四句为“颌联”,五六句为“颈联”,七八句为“尾联”。每联之内,平仄相对,上下联之间,平仄相粘(即相同),这就是一首格律诗的平仄排列规则。明白了这三个规则,一首诗的平仄格式就很容易推算出来了。
另外,如果你已经能分辨平仄,会发现上面所列的平仄格式与例子中的平仄不完全符合,在仔细看看,原来粗体字的位置的平仄有所出入,如第三句“感时花溅泪”,按规则应为“平平平仄仄”,但首字“感”是个仄声字,这不是没有依照格律吗?不是的,这里涉及了近体诗的另一个重要规则:
“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
实际就是说,每句诗的单数位置的字可以平仄不拘,双数位置的字就要严格使用了。正如例子中所见,凡平仄“不拘”的字都出现在单数的位置。那么第五个字(七言的第七个字)呢?由于近体诗只能押“平”声韵,故凡要押韵的位置(五言的第五字、七言的第七字)只能用平声字,这是指偶数句而言,根据上下句要平仄相对的规则,奇数句(第一三五七句)末字就要用仄声字。
近体诗另有一个可以变通的地方是第一句的末字,前面说过,首句可以押韵,也可以不押,如果押韵的话,则首句末字也要使用“平”声字。
第三讲 格律诗的平仄变动
导入:前面我给大家介绍了格律诗平仄在本句相间、对句相对、邻句相粘和脚分明上的规定。这些规定是格律诗区别于其它诗种的本质特征,是格律诗的内在规定性,原则上不能违反,“舍声取义”除外。因此,截至到目前,归纳一下,就有了忌“失间”、忌“失对”、忌“失粘”、忌“踩脚”、忌“挤脚”、忌“穿同边鞋”的六大忌。下面我再给大家介绍两大忌,即忌“孤平”和忌“三平调”。这样,在声律规定方面,就达到了八种禁忌,我叫它“声八戒”。猪八戒取经路上屡犯戒条,到了西天,佛祖如来法外开恩,封个净坛使者,老猪算弄个勉强及格,功德大打折扣。咱们要是屡犯格律禁忌,也难修得圆满啊。
1、忌“孤平”
孤,单一、孤独意思。平,平声意思。
“孤平”,指的是平脚的特定句式中,除韵脚的平声字之外,不能只有一个平声字。如果只有一个平声字,就是“孤平”。
特定的格律诗句出现“孤平”叫“犯孤平”。这是不准许的。
那么,有哪些特定的句式不能犯孤平,哪些特定的句式能犯孤平呢?
一是:所谓“孤平”,是专指平收句(也就是押韵句)而言的,如果是仄收句,即使整句只有一个平声字,也不算“犯孤平”,至多算是拗句。例如把“仄仄平平仄”改成“仄仄仄平仄”,这不算“犯孤平”,是可以用的。
二是:在五言“平平仄仄平”这个句式中,第一字必须用平声;如果用了仄声字,就犯了“孤平”。因为除韵脚外,只剩一个平声字了。
三是:在七言“仄仄平平仄仄平”这个句式中,第三字必须用平声字;如果用了仄声字,除了韵脚之外,只剩一个平声字了,也“犯孤平”。
七言是五言的扩展,所以五言特定句式扩展为七言特定句式后,同样不能“犯孤平”。
“孤平”是律诗(包括长律、律绝)的大忌,所以诗人们在写律诗的 时候,总是极力避免。不仅在律诗中如此,就是在后来的词、曲中用到同类句子的时候,也注意避免“孤平”。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下一页
上一篇:《听陈蕾士的琴筝》公开课教学实录
推荐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