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88好学网教育学习大全语文教学中学语文中考语文复习资料中考语文辅导2017年广东省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课内文言文阅读» 正文

2017年广东省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课内文言文阅读

[05-18 22:32:44]   来源:http://www.88haoxue.com  中考语文辅导   阅读:68604

概要: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1.(1)下列各组中加点词语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虽有千里之能/安求其能千里也B.策之不以其道/执策而临之C.一食或尽粟一石/食之不能尽其材D.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食之不能尽其材(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一食或尽粟一石或:有时B.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等:等待C.执策而临之临:面对 D.食之不能尽其材材:通“才”,才能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1)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7年广东省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课内文言文阅读,标签:中考指导,http://www.88haoxue.com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1.(1)下列各组中加点词语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虽有千里之能/安求其能千里也

B.策之不以其道/执策而临之

C.一食或尽粟一石/食之不能尽其材

D.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食之不能尽其材

(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一食或尽粟一石   或:有时

B.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等:等待

C.执策而临之     临:面对      

D.食之不能尽其材   材:通“才”,才能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章以千里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遭遇,写有才之人终生不得其用的遭遇,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千里马被埋没的原因,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讽刺食马者的无知,生动形象地表现了有才之士受到的不公正的待遇和其不幸的处境。(用原文填空)

4.下列对本文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第1段先以“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正面提出问题,然后笔锋一转,从反面展开议论。

B.第 2、3 段主要写千里马被埋没的遭遇和它才美不得“外见”的原因,作者对无知的“食马者”发出了强烈的谴责。

C.文章借伯乐和千里马的传说,将人才比作千里马,将愚妄浅薄、不识人才的统治者比作食马者。

D.在作者看来,世上缺乏的是人才和发现人才的人,在两者中主要是缺乏发现人才的人。

(八)陋室铭

刘禹锡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1.(1)下列各组中加点词语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斯是陋室/天将降大任于是人 

B.无案牍之劳形/形影不离

C.无丝竹之乱耳/何陋之有

D.可以调素琴/则素湍绿潭 

(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惟吾德馨   馨:香气,这里指品德高尚

B.有仙则名   名:出名

C.有龙则灵   灵:变得灵异

D.无丝竹之乱耳 乱:混乱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孔子云:何陋之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本文从三个方面写出陋室之雅:“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陋室环境之清雅;“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交往的人之优雅;“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陋室主人活动之高雅。(用原文填空)

4.下列对本文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中通过对陋室环境的描写,并与古代德操傲岸的贤士之居室相类比,表达“陋室不陋”的思想,同时也体现出作者高洁傲岸和安贫乐道的情趣。

B.文章写山、水、龙、仙的句子,是用排比、起兴的修辞手法,引出文章的主旨。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页


Tag:中考语文辅导中考指导语文教学 - 中学语文 - 中考语文复习资料 - 中考语文辅导
》《2017年广东省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课内文言文阅读》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