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88好学网教育学习大全语文教学中学语文中考语文复习资料中考语文教案2017中考总复习教案:文言文阅读» 正文

2017中考总复习教案:文言文阅读

[05-18 22:32:44]   来源:http://www.88haoxue.com  中考语文教案   阅读:68127

概要:为 介词:(1)介绍与行为动作发生相关联的对象,可译为“替”“给”等 尚思为国戍轮台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为天下唱 不足为外人道也 (2)介绍行为动作发生的原因或目的,可译为“为了”“因为”等 愿为市鞍马 为宫室之美 为报倾城随太守 (3)介绍动作的主动者,译为“被” 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 士卒多为用者连词:wèi 表因果关系因为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语尾助词:夫子何命焉为所 (1)特殊代词,它不能单独做句子成分,必须和别的词组成所字短语,才能做句子成分,“所“字经常位于动词前和动词组成“所”字短语,所字指代的是受它后面的动词支配的人、事、物。这种短语是名词性的,在句子里一般做主语、宾语、谓语、定语。问女何所思-……-所思 所忆都是所字短语,即想的人、事、物,做宾语问所从来,具答之 所从来,即来的地方,做宾语 (2)“所以”,这是“所”字短语后来慢慢发展成的,“以 ”是介词,表示方法、手段或原因 亲贤臣 ,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 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然 (1)指示代词,常用来指代上文所说

2017中考总复习教案:文言文阅读,标签:中考教案大全,http://www.88haoxue.com

为 介词:(1)介绍与行为动作发生相关联的对象,可译为“替”“给”等  尚思为国戍轮台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为天下唱   不足为外人道也 (2)介绍行为动作发生的原因或目的,可译为“为了”“因为”等   愿为市鞍马    为宫室之美     为报倾城随太守  (3)介绍动作的主动者,译为“被” 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   士卒多为用者

连词:wèi  表因果关系因为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语尾助词:夫子何命焉为

所  (1)特殊代词,它不能单独做句子成分,必须和别的词组成所字短语,才能做句子成分,“所“字经常位于动词前和动词组成“所”字短语,所字指代的是受它后面的动词支配的人、事、物。这种短语是名词性的,在句子里一般做主语、宾语、谓语、定语。

问女何所思-……-所思 所忆都是所字短语,即想的人、事、物,做宾语

问所从来,具答之 所从来,即来的地方,做宾语

     (2)“所以”,这是“所”字短语后来慢慢发展成的,“以 ”是介词,表示方法、手段或原因   亲贤臣 ,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  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然  (1)指示代词,常用来指代上文所说的情况,含有“这样”的意思,常常充当谓语,也可单独成句,偶尔还做状语。虽然,受地于先王  (2)由代词演化来做词尾,常常附在动词、副词、象声词、形容词等后面,一起充当谓语或状语,以模拟声响或描绘事物、动作、状态、可译为“……的样子”,或不译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 :整齐的样子   杂然相许  

(3)连词 表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却”然足下卜之鬼乎?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

(4)连词 相当于现代汉语“然后”“然后才”,表示承接  人恒过,然后能改

然则   相当于现代汉语“既然这样,那么”  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

然而  相当于现代汉语“虽然这样,可是”表转折  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

其(1)代词 a 通常作第三人称代词,可以代人、代事、代物。有时在句子里做定语。代人,可译为“他的”“她的”;代事、代物。可译为“它的”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    既出,得其船    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   b 如果“其”后面跟的是代词,那么“其”就译为“其中的”,做定语。其一犬坐于前   c 特殊:第一人称代词  蹲其身,使与台齐  (2)加强语气  其如土石何?

乃(1)连词a 表前后两件事在情理上顺承,时间上一前一后,可译为“于是就  于是才  终于” 陈胜、吴广乃谋曰    乃行卜   乃悟前狼假寐  b 表条件关系,前一分句提出的条件,后一分句说明了这种条件的结果   弗胜,守臣死,乃入据陈   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

(2)副词 a表示对事物或事情的确认。可译为“是”“实在是”“本来是”等   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b表出乎意料之外。可译为“竟然”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夫(1)指示代词 念fú 表远指,相当于“彼”,可译为“那”“那个”予观夫巴陵胜状  (2)语气词  a用于句尾 表感叹,相当于“啊”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b用于句首,表示将要发表议论,用来引出议论。夫战,勇气也     夫环而攻之

而:(1)表顺接  可译为“然后”“就”  温故而知新  聚室而谋曰(2)表转折  可译为“却”“可是”人不知而不愠   环而攻之而不胜  (3)表并列 可译为“并且”,或不译  黑质而白章   蔚然而深秀者,琅玡也   (4)表修饰,可译为“地”,或不译默而识之    恂恂而起

四    文言句式

     1.判断句。古汉语判断句一般用名词或名词性短语对主语进行判断,一般不用判断词“是”字。其基本形式是“……者,……也”,“……,……者”,“……,… …也”。

另一种是用“则”“皆”“乃”“为”“即”“非”等判断词表示肯定或否定判断。还有一种情况是不用判断词,要根据上下文判断。

   (1)“为”表肯定判断,可译为“是”例:中蛾冠儿多髯者为东坡 

   (2)“乃”表肯定判断,可译为“是” 例: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3)“即”表肯定判断,可译为“就是”例:吟鞭东指即天涯

   (4)“则”表肯定判断,可译为“是”例: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   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5)“是”做动词,表肯定判断   例:斯是陋室,惟吾德   闻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

   (6)“非”表否定判断,可译为“不是”  非天质之卑   兵革非不坚利也 

   (7)“……,……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8)“……者,……也”。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  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9)“……者,……” 例: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10)“……,……也” 例: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    夫战,勇气也

   (11)“……也”例: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2.被动句。主要有两种情况:一是用“于”“为”“为……所”“见”字表被动句。二是没有被动词,意思上隐含被动,要根据上下文语意去推断。

(1)没有标志词语,意念上的被动   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  被……所感动

(2)有标志词语

 a “为”表被动  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    b “为……所……”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  “为所吞”即“被……吞掉”  c “于”表被动  管夷吾举于士 “举于……”即“在……被举荐”。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Tag:中考语文教案中考教案大全语文教学 - 中学语文 - 中考语文复习资料 - 中考语文教案
》《2017中考总复习教案:文言文阅读》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