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88好学网教育学习大全语文教学中学语文高考语文复习资料高考复习辅导“对联专题复习”教案» 正文

“对联专题复习”教案

[09-17 05:48:03]   来源:http://www.88haoxue.com  高考复习辅导   阅读:68905

概要:“对联专题复习”教案江苏 汤继宗教学目标:1、掌握对联相关知识2、掌握对联制作的方法3、提高对联的制作的能力教学难点:提高对联的制作的能力教学重点:掌握对联考察的类型教学过程:一、对联定义 楹联是对联的雅称,用以强调其文学性质。对联是楹联的泛称,可以包括文字游戏。在一般情况下两者可以通用。 对联是由两串等长、成文和互相对仗的汉字序列组成的独立文体。也就是说,上下联字数不限,但必须相等;联文是有意义的,或可以理解的;平仄要合律,对仗要工整;对联是独立存在的文本,不是其他文本的一部分。凡符合这些条件的就是对联,否则就不是对联。 律诗或骈文中的对仗句,只有在脱离律诗或骈文而独立存在时,才能称为对联。 我们没有把上下联在意义上互相依存的要求(这是一般对联都应满足的要求)写入定义,只是为了承认“无情对”也是对联。例如: 三星白兰地 五月黄梅天 这副对联平仄合律,逐字相对,绝对工整,上下联分别成文,但是上下联在意义上毫不相干。上联是一种酒名,即三星牌白兰地酒。下联是江南五月阴雨连绵的天气,也是梅子熟了的季节。据说是为了给“三

“对联专题复习”教案,标签:高考复习大全,http://www.88haoxue.com

“对联专题复习”教案

江苏   汤继宗

教学目标:

1、掌握对联相关知识

2、掌握对联制作的方法

3、提高对联的制作的能力

教学难点:

提高对联的制作的能力

教学重点:

掌握对联考察的类型

教学过程:

一、对联定义
    楹联是对联的雅称,用以强调其文学性质。对联是楹联的泛称,可以包括文字游戏。在一般情况下两者可以通用。  
    对联是由两串等长、成文和互相对仗的汉字序列组成的独立文体。也就是说,上下联字数不限,但必须相等;联文是有意义的,或可以理解的;平仄要合律,对仗要工整;对联是独立存在的文本,不是其他文本的一部分。凡符合这些条件的就是对联,否则就不是对联。
    律诗或骈文中的对仗句,只有在脱离律诗或骈文而独立存在时,才能称为对联。
    我们没有把上下联在意义上互相依存的要求(这是一般对联都应满足的要求)写入定义,只是为了承认“无情对”也是对联。例如:
    三星白兰地     五月黄梅天
这副对联平仄合律,逐字相对,绝对工整,上下联分别成文,但是上下联在意义上毫不相干。上联是一种酒名,即三星牌白兰地酒。下联是江南五月阴雨连绵的天气,也是梅子熟了的季节。据说是为了给“三星白兰地”做广告,故意出下联征对。其效果之大,可想而知。
    有些对联很难说是意义完整的句子。例如:
    一二三四五六七     孝悌忠信礼义廉
这副隐字讽刺谜联,上联不成句子,下联不成句子,合起来也不成句子,但是上联有含义,下联有含义,合起来意义更明显(忘八 / 无耻)。因此,我们只需要知道这副对联是七言句式,能理解字面和隐藏的含义就行,没有必要进行深入的语法分析。楹联,与诗、词、曲、赋、骈文一样,属于古典文学范畴。楹联的基本句式来自骈文和律诗。用现代语法来分析楹联结构,是当前楹联教学的一大误区。因为楹联结构是声律结构,不是语法结构,虽然在大多数情况下两者是一致的。楹联语法(或文法)与一般语法(或文法)并无多大差别,无庸多说。下面谈到的“句”,是指诗词的“句式”,或古文的“句读”,不是现代语法中的“句子”。
二、对联的形式
    (一)楹联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其格式、体律逐渐完备,种类越来越多。就上下联的对仗方式来讲,大体上可以分为五类:
1、工对
    工对,也称严式对。就是上下联的文字、语句对仗十分工整、贴切。即词性相当、节奏相同、结构相似。请看下联:
    沧海月明珠有泪;     蓝田日暖玉生香。
联中“沧”对“蓝”均为颜色词,“海”对“田”均为地理名词,“月”对“日”均为天文名词,“明”对“暖”均为形容词,“珠”对“玉”均为珠宝名称,“有”对“生”均为动词,“泪”对“烟”均为名词,上下词性相对十分严格,可谓工对之佳作。
    再如郑板桥的一副题联,对仗也相当工巧:
    春风放胆来梳柳;     夜雨瞒人去润花。
“春”对“夜”对天文名词相对,“风”对“雨”亦然,“放”对“瞒”为动词相对,“胆”对“人”为名词相对,这里的“放胆”对“瞒人”更显其工,“来”对“去”为动词相对,“梳”对“润”为动词相对,“柳”对“花”为花木类名词相对,初学做联,应多遵循这种对仗手法。
    再如:     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     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
在联语中,“芦苇“和“竹笋”同属名词,尽管结构方式不同(前者为联合式,后者为偏正式),也算工对之列。如果对仗刻意求工,反成纤巧,并不可取。
2、宽对
    宽对,就是指联中的绝大部分对仗工整,这是相对于工对而言的。宽对与工对无明显界限,一般认为,半对半不对就属宽对,就是说做到词性相同、句法结构相同的对仗就可以了。如厦门太平岩联:    石为迎宾开口笑;     山能做主乐天成。
   联中“石”与“山”、“迎宾”与“做主”对仗甚工,但“开口笑”与“乐天成”则不严谨。不仅结构不同,而且“笑”与“成”词类也不相对。我们称其为宽对。
    还有北京梁家园春云楼联,也属宽对:
    槛外远山排闼绕;     楼前积水当湖看。
“远”对“积”,词类明显不同,但再看“远山”、“积水”却又近似,可以相对。这就是工对与宽对的区别所在。
    《红楼梦》里林黛玉和香菱谈诗说:“若有了奇句,平仄虚实不对也使得的。”提出了“不以辞害意”的宗旨。一副对联,形式固然重要,但主要还是其内容。古人提倡只要表现手法好,可以破格,要格律服从于内容。
3、当句对
    当句对也称句中对、自对。对联不但要做到上下相对,有的多句联(或长联)本句之内前后也相对。它不但可以解决在某些词语求对时遇到的困难,而且可使对联,特别是较长的联对灵活多变,产生抑扬顿挫的音律效果,如岳飞墓联:
    将军报国,宰相和戎,义愤动千秋,臣节无惭追壮缪;
    庙拓明朔,陵依霞岭,馨香绵万载,孤忠共喻有蕲王。
联中的“将军报国”不仅对下联的“庙拓阳朔”,而且还与本句的“宰相和戎”相对仗。下联亦然。此种对句形式音乐感强,使人读之上口,铿锵有致。
4、单句对
    有的联在本句中自对,但上下句却不相对,我们称之为单句对,如苏州月驾轩联:
    在山泉清,出山泉浊;     陆居非屋,水居非舟。
上联句中“在山泉清”对“出山泉浊”,却不能与“陆居非屋”相对,如结构得体,浑然一气,符合单句对的要求,自然可以为用。

[1] [2] [3] [4] [5]  下一页


Tag:高考复习辅导高考复习大全语文教学 - 中学语文 - 高考语文复习资料 - 高考复习辅导
》《“对联专题复习”教案》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