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88好学网教育学习大全语文教学中学语文高考语文复习资料高考复习辅导文学作品语言分析题专题指导» 正文

文学作品语言分析题专题指导

[08-25 06:51:14]   来源:http://www.88haoxue.com  高考复习辅导   阅读:68997

概要:作品的语言分析题分值高,但难度大,需要在平常训练时作为重点给以有针对性的解决。本文结合典型的题目就高考对作品语言的考查方式、考查特点作一探究,对答题思路和方法作一具体介绍,并附上对路的高质量的题目进行练习,为同学们能够顺利解答这类题目助一臂之力。 命题角度一:探寻语言的指代义 有些语句,只有明白了其中某些词语的指代义,才能弄懂句子的含义。这些具有指代义的词语,有时是代词,有时是一些概括性很强的词语。 [黄金例题] [例1](2007年天津卷) 定林寺里的银杏树,崂山雪地里的小花小草,还有这雪国中的“白头翁”,都是造物主无与伦比的杰作,都是生命的奇观…… 人们惯常喜爱吟咏参天的大树,喜爱聆听它们博大生命的浩歌。但浩歌是一种境界,寂寞也是一种境界,浩歌是夏的宣言与旗帜,寂寞则是春的预告和序曲。 天无私覆,地无私载。对憧憬着春天却不能轰轰烈烈、大红大紫的众多的小花小草,谁也没有权利去有意或无意地践踏它们…… 文章说“浩歌是一种境界,寂寞也是一种境界”。两种“境界”分别指什么? [解析]阅读文本,能够知道文本所谈的就是参天的大树和小花小草。我们可以进一步探究它们的特点

文学作品语言分析题专题指导,标签:高考复习大全,http://www.88haoxue.com

作品的语言分析题分值高,但难度大,需要在平常训练时作为重点给以有针对性的解决。本文结合典型的题目就高考对作品语言的考查方式、考查特点作一探究,对答题思路和方法作一具体介绍,并附上对路的高质量的题目进行练习,为同学们能够顺利解答这类题目助一臂之力。
  
  命题角度一:探寻语言的指代义
  
  有些语句,只有明白了其中某些词语的指代义,才能弄懂句子的含义。这些具有指代义的词语,有时是代词,有时是一些概括性很强的词语。
  
  [黄金例题]
  [例1](2007年天津卷)
  定林寺里的银杏树,崂山雪地里的小花小草,还有这雪国中的“白头翁”,都是造物主无与伦比的杰作,都是生命的奇观……
  人们惯常喜爱吟咏参天的大树,喜爱聆听它们博大生命的浩歌。但浩歌是一种境界,寂寞也是一种境界,浩歌是夏的宣言与旗帜,寂寞则是春的预告和序曲。
  天无私覆,地无私载。对憧憬着春天却不能轰轰烈烈、大红大紫的众多的小花小草,谁也没有权利去有意或无意地践踏它们……
  文章说“浩歌是一种境界,寂寞也是一种境界”。两种“境界”分别指什么?
  [解析]阅读文本,能够知道文本所谈的就是参天的大树和小花小草。我们可以进一步探究它们的特点。文中说小花小草不能轰轰烈烈、大红大紫,那什么能?自然是参天的大树。小花小草的特点正是轰轰烈烈的反面,也就是默默无闻仍旧自强不息地憧憬着春天。明白了这些,自然我们也就能够组织出答案:
  浩歌的境界:宏大壮丽的生命形态,轰轰烈烈、激荡人心。
  寂寞的境界:纤小柔弱的生命形态,默默无闻、自强不息。
  [例2](2007年北京卷)
  七十年前,爷爷沿着一条沅水,走出大山,走进那所无法毕业的人生学校,读那本未必都能看懂的大书。后来,因为肚子的困窘和头脑的困惑,他也写了许多本小书和大书,里面有许多很美的文字和用文字作的很美的画卷,这些文字与画托举的永远是一个沅水边形成的理想。
  ……
  他执著地用自然的美、人性的关、古代文明的美编织朴实单纯的理想。虽然他不奢望以此取代社会理想,但是他热切地希望能为百病缠身的民族唤回一些健康的记忆、美好的梦想。
  文章第一段指出“这些文字与画托举的永远是一个沅水边形成的理想”,说说这“理想”是什么。
  [解析]“这些文字与画托举的永远是一个沅水边形成的理想。”这个句子的位置很重要。这个句子在第一段的结尾,由此我们凭感觉能够知道,这可能是个总括句,其答案十有八九在文章的后面段落,而且提示性的句子距离这个句子比较远。我们细细地去读,会在文章的后半部分发现非常重要的一段,即上面省略号后的一段。之后,将有关字眼删除,重新组合句子,答案也就出来了,即:
  用自然的美、人性的美以及古代文明的美,为民族唤回一些健康的记忆、美好的梦想。
  
  [类题点拨]
  怎样才能搞明白词语的指代义呢?一般来说,这个词语的指代义就出现在这个词语的前后段,有时就在词语所在的段落。也就是说,要紧紧围绕这个词语探寻其指代义。比如例1。第二种情况是,指代义距离这个词语比较远,比如例2,这个时候我们就该特别细心了,因为寻到可能有些难度。
  答案组织有两种情况。一是将找到的提示性句子进行组合即可,如例2;二是需要在找到的提示性句子的基础上添加一些自己根据语境归纳出的语句,如例1。
  
  [即时演练]
  杜甫在11月里一天的夜半从长安出发,当时百草凋零,寒风凛冽,手指冻僵,连衣带断了都不能结上。他如今有了这么一个小小的官职,可以说是长安9年内不断地献赋呈诗所得到的结果,他一路上便把这些年的生活总括起来检讨了一遍。他想起在长安内心里常常发生的冲突,他本来可以像李白那样,遨游江海,潇洒送日月,但他关心人民,希望有一个爱护人民的政府,他把这希望完全寄托在皇帝身上,所以他舍不得离开长安,他觉得自己好像倾向太阳的葵藿,本性不能改变。如今头发白了,身体衰弱了,当年以稷契自命,如今获得的职务不过是看管兵器
  (冯至《杜甫传》)
  1.“他想起在长安内心里常常发生的冲突”,这“冲突”的内容是什么?请简述。
  
  命题角度二:探寻语言的比喻义
  
  作品的语言,有时需要借助比喻以达到含蓄蕴藉。只有这样,才有回味咀嚼的余地,读者才会喜欢。但从另一个方面来说,如此也增加了语言欣赏的难度。这样,也就为高考考查提供了新的命题角度,即从探寻语言比喻义的角度考查对作品语言的欣赏。
  
  [黄金例题]
  [例3](2007年全国卷Ⅱ)
  这些怪石头,叫我想起题名为“像耳山”的苏东坡的一首五言绝句:
  突兀隘空虚,他山总不如。
  君看道旁石,尽是补天遗!
  我翻阅过《道光琼州府志》,在“谪宦”目下,知谪宦始自唐代,凡十人,宋代亦十人;又在“流寓”目下,知道隋一人,唐十二人,宋亦十二人。明朝呢,谪宦及流寓共二十二人。这些人,不都是“补天遗”的“道旁石”么?其中有大名震宇宙的李纲、赵鼎和胡铨。这些名臣,当宋南渡之际,却无缘“补天”,而被放逐到这“地陷东南”的海岛作“道旁石”。千载以下,真叫人读了苏东坡这首诗同声一叹!
  ……
  只在人民掌握政权以后,海南岛才别是一番新天地,兴隆农场是归国华侨经营的一个大农场。以前这里没有的若干热带作物,如今都从千万里外来这里安家立业了。正像这里的工作人员,他们的祖辈或父辈万里投荒,为人作嫁,现在他们回到祖国的这个南海大岛安家立业,却不是“道旁石”,而是真正的补天手了!
  怎样理解“道旁石”“补天手”在文中的含义。
  [解析]“道旁石”“补天”最先出现于苏东坡的诗中。之后,谈“谪宦”。所谓谪宦,也就是被贬谪弃置不用的官员。这一段作者说“这里的名臣,……作‘道旁石’”。
  “补天手”,作者说“这里的工作人员,……现在他们回到祖国的这个南海大岛安家立业……而是真正的补天手了”。
  明白了这些,稍加整理,答案也就出来了,即:
  “道旁石”本指遗弃在路边没有用的石头。在文中指被弃置不用的人才。
  “补天手”在文中指参与新中国建设的归国华侨这样的人才,也喻指本应补天却被放逐的古代名臣。
  [例4](2007年山东卷)

[1] [2] [3] [4]  下一页


Tag:高考复习辅导高考复习大全语文教学 - 中学语文 - 高考语文复习资料 - 高考复习辅导
》《文学作品语言分析题专题指导》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