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要:18.3~60.2。Mei等利用谷粒和茎叶生物量的变化(As 处理组植株/对照组植株×100%)来表征25 个水稻品种对As(Ⅴ)的耐性差异,发现谷粒和茎叶的生物量分别为对照组的12.6~55.5%和13.8~56.0%。水稻As 累积、分布和耐性显著的基因型差异,为筛选和培育As 高耐性、低累积品种提供了丰富的种质资源。 3.2 不同器官(部位)的差异 As 在水稻不同器官内的积累量同样存在很大差异。大量研究显示,水稻器官As 累积规律一般遵循:根>茎叶>谷壳>籽粒[23, 26, 30, 34, 35, 36]。Abedin 等发现当用含8 mg AsL-1 污染水浇灌时,根、茎叶、谷壳和糙米As 含量分别为107.5、91.8、6.1、0.42 mg·kg-1,Liu 等也报道了类似的结果。Cheng 等对籽粒密度差异较大的密穗型品种秀水63 和散穗型品种秀水11 进行研究,发现As 含量粒位间差异显著,穗上部籽粒As 含量高于中部籽粒,穗下部籽粒最低。Meharg 等研究发现As 主要分布在米粒的外层,其主要赋存形态为Asi 和DM
小议水稻对砷吸收和代谢机制研究,标签:毕业设计怎么写,毕业设计范文,http://www.88haoxue.com 3.2 不同器官(部位)的差异
As 在水稻不同器官内的积累量同样存在很大差异。大量研究显示,水稻器官As 累积规律一般遵循:根>茎叶>谷壳>籽粒[23, 26, 30, 34, 35, 36]。Abedin 等发现当用含8 mg AsL-1 污染水浇灌时,根、茎叶、谷壳和糙米As 含量分别为107.5、91.8、6.1、0.42 mg·kg-1,Liu 等也报道了类似的结果。Cheng 等对籽粒密度差异较大的密穗型品种秀水63 和散穗型品种秀水11 进行研究,发现As 含量粒位间差异显著,穗上部籽粒As 含量高于中部籽粒,穗下部籽粒最低。Meharg 等研究发现As 主要分布在米粒的外层,其主要赋存形态为Asi 和DMA, 提出As 主要在米粒外层积累的现象,可能是由于开花后10~20 天内,As与Mg、P 和K 在糊粉层共积累造成的。如果能证实这一假设的存在,将对控制稻米As 的积累有重要的意义。
3.3 不同生育期的差异
水稻对 As 的吸收、转运和分布在整个生长过程中产生动态变化。Wang 等用洛克沙砷和对氨苯基胂酸作为As 处理,研究在幼苗期、分蘖期、拔节期、孕穗期、灌浆期和成熟期水稻对As 的吸收情况,发现水稻不同部位As 含量在不同生长时期不同。水稻根、茎和叶中As 浓度的变化趋势相似:在分蘖期增加很快、拔节期显著降低、孕穗期和灌浆期有小幅度增加、成熟期达到最高;As 在稻穗里的浓度在孕穗期达到最高、灌浆期迅速地降低、成熟期有所增加但仍低于孕穗期。了解水稻As 富集的生育期差异,对有效控制稻米As 累积同样有实践意义。例如,可以在高As 富集率生育期(分蘖期和孕穗期),利用有效的农艺措施来强化控制As 吸收和转运。这不仅能有效减少水稻As 积累,同时能一定程度上降低成本。然而,目前对于不同生长期水稻As 的累积、分布和耐性的差异研究还很有限。
4 水稻As 吸收、转运和代谢的生物学机制及其环境影响因素
4.1 水稻对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页
上一篇:论会计角色的发展趋势
最新更新
推荐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