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88好学网教育学习大全语文教学小学语文苏教版语文教案苏教版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小松树和大松树》(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和评析» 正文

《小松树和大松树》(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和评析

[02-25 12:39:44]   来源:http://www.88haoxue.com  苏教版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阅读:68202

概要:(1)小松树看得远,不是它自己长得高,而是因为……(2)大松树看不远,不是自己矮,而是因为他长在……其实,大松树比小松树高多了!7、看来大家都读懂风伯伯的话了,我们一起来学着风伯伯的样子,读读这段话吧。【这一大环节中忽视的本课重点生字“托”的理解。“托”是本课要求会写的生字,同时也是学生理解文本内涵的重点字。对这一字音、形、意地理解至关重要。在实际教学时,对该字的教学太过草率,在字型和字义的理解也存在脱节,没有做到在语境中理解意思,在理解字义的基础上记忆字形。】四、感悟小松树的转变1、我们都听懂风伯伯的话了,那棵骄傲的小松树听懂了吗?你怎么知道的呀?(因为小松树听了,惭愧地低下了头)2、如果你是这棵小松树,现在心里觉得怎么样啊?(难过、不好意思,难为情)像小松树这样因为做错了事,感到难为情就叫做“惭愧”。【此处对“惭愧”一词的理解是亮点,有“润物细无声”的感觉。】3、【扩展说话想象练习】骄傲的小松树在风伯伯的教育下,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假如你是小松树,你会对风伯伯说些什么呢?你还会对大松树、大山爷爷或者骄傲的小朋友说些什么呢?自己任选一个练练吧。 五、总结全文,拓展

《小松树和大松树》(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和评析,标签:苏教版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http://www.88haoxue.com

(1)小松树看得远,不是它自己长得高,而是因为……

(2)大松树看不远,不是自己矮,而是因为他长在……

其实,大松树比小松树高多了!

7、看来大家都读懂风伯伯的话了,我们一起来学着风伯伯的样子,读读这段话吧。

【这一大环节中忽视的本课重点生字“托”的理解。“托”是本课要求会写的生字,同时也是学生理解文本内涵的重点字。对这一字音、形、意地理解至关重要。在实际教学时,对该字的教学太过草率,在字型和字义的理解也存在脱节,没有做到在语境中理解意思,在理解字义的基础上记忆字形。】

四、感悟小松树的转变

1、我们都听懂风伯伯的话了,那棵骄傲的小松树听懂了吗?你怎么知道的呀?

(因为小松树听了,惭愧地低下了头)

2、如果你是这棵小松树,现在心里觉得怎么样啊?(难过、不好意思,难为情)

像小松树这样因为做错了事,感到难为情就叫做“惭愧”。

【此处对“惭愧”一词的理解是亮点,有“润物细无声”的感觉。】

3、【扩展说话想象练习】骄傲的小松树在风伯伯的教育下,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假如你是小松树,你会对风伯伯说些什么呢?你还会对大松树、大山爷爷或者骄傲的小朋友说些什么呢?自己任选一个练练吧。

 

五、总结全文,拓展阅读

1、分角色朗读【实际教学时该环节省略了】

2、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吗?

【本班学生的收获远远超过了教参对这一课情感态度价值观提出的要求,我想孩子多样的收获就是他们对文本独特的理解、感悟和体验,个性化的阅读产生的多元化的收益是值得肯定的。通过这个短小寓言故事的学习,学生学会的不仅仅是几个生字,理解几个词语,更重要的是对整个文本的整体感悟和对其他文本产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期待】

3、推荐阅读《蜗牛的奖杯》

【实际教学时增加了让孩子自由编故事的环节,锻炼了孩子的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孩子在快乐中尝试创作,在创作中大胆想象。】

六、生字教学

松、伯、托、孩

【全课识字和学文存在明显的脱节,识字教学显得有些机械,在今后的教学中多多尝试随文识字,在学文的过程中全面掌握生字的音、形、义。】

 

上一页  [1] [2] 


Tag:苏教版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苏教版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语文教学 - 小学语文 - 苏教版语文教案 - 苏教版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小松树和大松树》(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和评析》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