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88好学网教育学习大全语文教学小学语文苏教版语文教案苏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徐州市《大江保卫战》研究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正文

徐州市《大江保卫战》研究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10-21 00:53:56]   来源:http://www.88haoxue.com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阅读:68949

概要:徐州市《大江保卫战》研究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江苏省徐州市睢宁县官山镇中心小学 魏 烨 221200教学目标:1、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精读第二、四自然段。2、感悟人民解放军心系群众、同心协力、英勇无畏的献身精神。3、学习借鉴文中“点面结合”的写作方法。教学重点:图文对照,透过惊心动魄的抗洪场面,感悟人民子弟兵大无畏的献身精神。教学难点:领会借鉴文中“点面结合”的写作方法。教学过程:一、词语串联,把握主要内容1、有感情地诵读词语奔腾不息 万分危急惊心动魄 气壮山河铮铮铁汉 劈波斩浪伤痕累累 全然不顾2、用上其中的词语,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设计意图:精选文中重点词语,让学生有感情地诵读,有助于学生积累词汇;同时,也便于学生用其来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加深对课文内容的整体感知。】二、精读第二自然段,领略“惊心动魄大决战”的群体抗洪场面1、朗读感悟,圈点批注令你感动的句子。 2、组织交流,哪些句子最令你感动,为什么?(1)“四百多名官兵……出现了”(出示)提问:你读出了什么?(救援行动的神速)(2)“官兵们肩扛……保住大

徐州市《大江保卫战》研究教学设计(第二课时),标签:苏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http://www.88haoxue.com

徐州市《大江保卫战》研究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江苏省徐州市睢宁县官山镇中心小学  魏  烨   221200

教学目标:

1、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精读第二、四自然段。

2、感悟人民解放军心系群众、同心协力、英勇无畏的献身精神。

3、学习借鉴文中“点面结合”的写作方法。

教学重点:图文对照,透过惊心动魄的抗洪场面,感悟人民子弟兵大无畏的献身精神。

教学难点:领会借鉴文中“点面结合”的写作方法。

教学过程:

一、词语串联,把握主要内容

1、有感情地诵读词语

奔腾不息      万分危急

惊心动魄      气壮山河

铮铮铁汉      劈波斩浪

伤痕累累      全然不顾

2、用上其中的词语,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设计意图:精选文中重点词语,让学生有感情地诵读,有助于学生积累词汇;同时,也便于学生用其来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加深对课文内容的整体感知。】

二、精读第二自然段,领略“惊心动魄大决战”的群体抗洪场面

1、朗读感悟,圈点批注令你感动的句子。

 2、组织交流,哪些句子最令你感动,为什么?

(1)“四百多名官兵……出现了”(出示)提问:你读出了什么?(救援行动的神速)

(2)“官兵们肩扛……保住大堤”(出示)提问:读出了什么?

①学生回答。这句话中哪些词语最能体现战士们的意志坚强、奋不顾身?(赤脚奔跑、来回穿梭、全然不顾、鏖战、伤痕累累)(出示重点词语)

②战士们奋不顾身的精神令我们感动,更令我们敬佩,让我们通过朗读,把对他们的敬佩之情表达出来,指名读。

③还有令你感动的句子吗?继续交流。

(3)“狂风卷着巨浪……伤痕累累”(出示)提问:你体会到了什么?哪些词句可以看出?

①战士们的话语铿锵有力,战士们的壮举惊天动地,谁来把这种豪壮之情朗读出来?

②指名读、齐读

(4)“风声……写照”提问:你读出了什么?(乐观、与人民心连心)

【设计意图:这一部分是课文的重点,应引导学生精读感悟。发挥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主体作用,在学生充分自主阅读感悟的基础上,组织全班交流,把学生的情感体验和语言文字的训练有机结合起来,情理交融,以求较好的教学效果。】

三、精读第四自然段,学习“铮铮铁汉子弟兵”的个体抢险事迹

过渡:战士们奋不顾身、舍生忘死的抗洪精神令我们感动,在这场可歌可泣的战斗中,涌现了许多英雄的事迹,黄晓文就是其中的一个。

1、默读课文,圈画描写黄晓文语言、动作的词语,在旁边写出你的感悟。

2、组织交流

(1)读一读描写黄晓文语言和动作的词句,说说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2)语言:黄晓文大声说:“来不及了!”

动作:咬、拔、扯、捆、扛、爬

引导学生体会黄晓文具有钢铁一样坚强的意志,不愧为“铮铮铁汉”。

3、发散学生思维,体会其中“……”的丰富内涵。

黄晓文脚步受伤,步履艰难;作者的心灵被震撼,不忍再写下去了;泪水模糊了作者的视线,无法再写下去;带伤来回奔走,黄晓文一路洒下多少鲜血啊……

4、真是轻伤不下火线,黄晓文不觉得疼,可我们的心在疼,能读出你的心疼吗?指名读。

小结:是啊,黄晓文只是几十万解放军官兵中的一个典型,在那难忘的几十个日日夜夜,有多少这样感人的事迹啊!他们的英勇事迹可歌可泣,来,我们用一个词概括他们的形象。(铮铮铁汉)

【设计意图:这一自然段,也是教学的重点。采用了以点代面的写法,写的是黄晓文,代表的是整个人民子弟兵。引导学生抓住描写人物语言、动作的关键词语,来感悟“铮铮铁汉”的英雄本色,让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

四、写法比较  模仿练笔

1、默读课文思考:课文第二和第四自然段在写法上有什么不同,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2、讨论、交流

第二自然段,着重写人物众多的群体场面,以突出大决战的惊心动魄、气壮山河。

第四自然段,着重写连长黄晓文的个人表现,通过这个典型,反映人民子弟兵铮铮铁汉的本色。这是以点代面的写法,写一个人,实际代表的却是整体。

好处:这样点面结合,既有整体的概述,又有个体的特写,能全面具体地反映事情的真相,生动地表现人民子弟兵的英雄气概。

3、模仿练笔,做到点面结合。(任选一个)

(1)描写一次班级劳动的情景。

(2)描写一次体育比赛的场景。

4、交流、评议。

【设计意图:仿写是小学生习作的重要途径和训练形式,是从阅读到独立写作过程中起桥梁作用的一种有效的训练手段。本文“点面结合”的表达方法值得借鉴。在指导学生感悟写法的基础上,进行适当的练笔,逐步习得“点面结合”的表达方法。】

五、课外拓展

布置学生通过查阅资料或走访,搜集有关人民解放军的感人事迹,先记述下来,然后在班级交流。

【设计意图:拓宽学生视野,丰富学生的知识积累,同时也让学生从诸多感人的事例中受到启发和教育。】

[1] [2]  下一页


Tag:苏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苏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语文教学 - 小学语文 - 苏教版语文教案 -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徐州市《大江保卫战》研究教学设计(第二课时)》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