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渔歌子》课堂再现

[10-21 00:57:12]   来源:http://www.88haoxue.com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阅读:68895

概要:《渔歌子》课堂再现海滨一小 陈霞微古诗词的教学,感悟为重。《渔歌子》在张志和的笔下一片诗情画意:在美丽的西塞山前,几只白鹭飞上天空。河边粉红色的桃花正在盛开,清澈见底的河水中有肥美的鳜鱼在游动。在风景如画的河边,诗人头戴青箬笠;身穿绿蓑衣,沐浴着斜风细雨,久久不愿离去。这么美的一首词,我们应为学生创造感悟文本的条件,把他们领入诗的意境,体验诗人的感情,诗情画意地教古诗,教出古诗的诗情画意。《新课标》强调“教师、学生、文本间的对话” 。《新课标》还指出阅读是获得审美体验重要途径,应让学生在积极思维和情感体验中,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因此在教学《渔歌子》时,我注重围绕上述教学理念开展教学过程。[课堂回放]场景一:教学伊始,教师首先引导学生回顾旧知:“谁来说说白居易《忆江南》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学生通过描述,走进记忆中的江南。通过这一环节的提问,拉近了学生与“江南”的距离,也为学生与本课新内容《渔歌子》进行文本对话做了铺垫。接着,我接过学生的话:“是的,同学们,白居易带给我们的是‘江花红胜火’的江南,是‘江水绿如蓝’的江南,是‘风和日丽’下的江南。这江南不止是让白

《渔歌子》课堂再现,标签:苏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http://www.88haoxue.com

《渔歌子》课堂再现

海滨一小 陈霞微

古诗词的教学,感悟为重。《渔歌子》在张志和的笔下一片诗情画意:在美丽的西塞山前,几只白鹭

飞上天空。河边粉红色的桃花正在盛开,清澈见底的河水中有肥美的鳜鱼在游动。在风景如画的河边

,诗人头戴青箬笠;身穿绿蓑衣,沐浴着斜风细雨,久久不愿离去。这么美的一首词,我们应为学生

创造感悟文本的条件,把他们领入诗的意境,体验诗人的感情,诗情画意地教古诗,教出古诗的诗情

画意。

《新课标》强调“教师、学生、文本间的对话” 。《新课标》还指出阅读是获得审美体验重要途径,

应让学生在积极思维和情感体验中,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因此在教学《渔歌子》时,我注

重围绕上述教学理念开展教学过程。
  [课堂回放]

场景一:

教学伊始,教师首先引导学生回顾旧知:“谁来说说白居易《忆江南》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学生通过描述,走进记忆中的江南。通过这一环节的提问,拉近了学生与“江南”的距离,也为学生

与本课新内容《渔歌子》进行文本对话做了铺垫。

接着,我接过学生的话:“是的,同学们,白居易带给我们的是‘江花红胜火’的江南,是‘江水绿

如蓝’的江南,是‘风和日丽’下的江南。这江南不止是让白居易忘不了,让我们也忘不了。今天,

唐代的另一位词人给我们带来了另一个江南。所谓‘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相信这

“斜风细雨”中的江南一定另有一番风味。”然后引出了课题《渔歌子》。

古代教育家朱熹说:“教人不见情趣,必不乐学。”这番话为学生创设了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激

发他们学习的欲望,架起了学生与文本对话的桥梁。

场景二:

“谁来说说,你读着读着,看到了什么?”

教学中,教师创设情境把学生带入特定的语言环境中,引导学生实实在在地接触文本,重点通过朗读

品味,想象画面,抓住“山、白鹭、桃花、鳜鱼、流水、斜风、细雨”等景物进行交流,体会文本内

涵。当学生的情感被激发,想象的翅膀展开以后,又引导学生诵读、品读、想象读等等,带领学生以

读悟情,以读生思,在读中品,品中读。经过学生自己的朗读体会,无声的文字转化为了有声的鲜活

的语言。让学生走进了文本,走进了江南,走进了作者的内心世界,平面的文字变成了立体的画面。

场景三:

在学生诵读感悟的基础上,我出示课件。一张张美丽图画缓缓展出,音乐如水一样流淌,我用柔柔的

声音动情地叙述着:

“是的,你们看。苍翠的山,清澈的水,粉红的桃花,雪白的鸥鹭,肥嫩的鳜鱼,有山,有水,有花

,有鱼,有柔柔的风,有细细的雨,多么安静宜人的幽境,多么明丽迷人的景致!怎一个‘美’字了

得?张志和戴着青色的斗笠,披着绿色的蓑衣,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多么悠然快活,多么自在

逍遥!怎么舍得回去呢!所以他情不自禁的吟出: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

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我吐字分外清晰,力求一字一句都能送进孩子们的耳朵里。引领学生走进文字的心灵深处,跟随作者去

触摸江南!学生徜徉其间,浸润其中,以情悟情、精心契心,在与文本对话中得到精神的滋养、享受

生命的愉悦。

场景四:

在课堂的最后一个环节我安排了小练笔,并出示了不少诗句供学生参考、使用。叶澜老师曾经说:“

我们的语文教学,只有充分激活原本凝固的语言文字,才能使其变为生命的涌动。”所以读写结合是

语文教学的好方法。此时的练笔,学生有内容可写,有感情可抒发,避免了“无米之炊”、“无病呻

吟”,增强了学生对习作的喜爱之情。可让学生轻松地投入到这古诗创设的情境中去。学生能在想象

的放飞中,触摸诗人的情感,得到读书的情趣,拥有表达的愿望。在形无实有中已敲出了学生心中对

那江南的点点柔情。

这就是我的一节语文课,尽管整堂课我都努力地按照设计时的想法在做,但备课还是显得过于理想化

了些,没有更多的考虑学生的整体水平!所以整篇课文在教学时间的安排上还是出现了一些小问题。

在朗读指导上,缺少了教师范读部分。另外,在让学生通过朗读,展开想象,描述画面这一环节上有

“蜻蜓点水”之嫌。有些浮于表面,显得程式化了。这就使得学生与文本的距离无法拉得更近。

阅读全文 | 回复(0) | 引用通告 | 编辑
上一篇:《渔歌子》教学设计
下一篇:计划

 


 


Tag:苏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苏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语文教学 - 小学语文 - 苏教版语文教案 -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渔歌子》课堂再现》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