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88好学网教育学习大全语文教学中学语文学习方法北大、清华状元谈语文学习经验» 正文

北大、清华状元谈语文学习经验

[10-21 00:23:45]   来源:http://www.88haoxue.com  学习方法   阅读:68489

概要:白话文产生至今已近一个世纪,文言文距离我们已经很远了。没有人会模仿古人的口气说话、写文章,相对于现代文,古文的气息就淡了许多。但可喜的是古人给我们留下了一大笔宝贵的文化遗产,几千年来文明的荟萃,可供我们借鉴。虽然方式有所不同,但古文和现代文仍是相通的,通过大量阅读仍可营造一个语言的环境。学习古文重点在于通过词法、句法的学习,在阅读之中体会语感,这样才能真正读懂古文,正确理解原文的意思。若只是死记词的解释,遇到多义或特殊用法的情况便无从下手了。现代文阅读在高中语文各类考试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直接关系到语文成绩的高低。根据我们日常的生活实际,凭感觉也可做对一部分题目,但若每一题都凭感觉就失去了做题的意义。除了感觉之外,阅读主要还是依靠理解,通过对文章深入细致地阅读,抓住其中能够真正体现作者意图思想的词句,不为题目的表面现象所蒙蔽,看清出题人的真正意图。在此基础上再做题目应很明晰了,模棱两可的情况就会少得多。当然深刻理解一篇文章不是一件易事,考试时短时间内很难达到,但至少作者的感情基调应把握准确。这样才能保证正确的方向。吴菁霞(北京大学法律系学生,江西省高考文科第二名):

北大、清华状元谈语文学习经验,标签:初中学习方法,高中学习方法,http://www.88haoxue.com

白话文产生至今已近一个世纪,文言文距离我们已经很远了。没有人会模仿古人的口气说话、写文章,相对于现代文,古文的气息就淡了许多。但可喜的是古人给我们留下了一大笔宝贵的文化遗产,几千年来文明的荟萃,可供我们借鉴。虽然方式有所不同,但古文和现代文仍是相通的,通过大量阅读仍可营造一个语言的环境。学习古文重点在于通过词法、句法的学习,在阅读之中体会语感,这样才能真正读懂古文,正确理解原文的意思。若只是死记词的解释,遇到多义或特殊用法的情况便无从下手了。

现代文阅读在高中语文各类考试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直接关系到语文成绩的高低。根据我们日常的生活实际,凭感觉也可做对一部分题目,但若每一题都凭感觉就失去了做题的意义。除了感觉之外,阅读主要还是依靠理解,通过对文章深入细致地阅读,抓住其中能够真正体现作者意图思想的词句,不为题目的表面现象所蒙蔽,看清出题人的真正意图。在此基础上再做题目应很明晰了,模棱两可的情况就会少得多。当然深刻理解一篇文章不是一件易事,考试时短时间内很难达到,但至少作者的感情基调应把握准确。这样才能保证正确的方向。

吴菁霞(北京大学法律系学生,江西省高考文科第二名):

语文是最依赖基础与积累的科目,要想在短期内获得提高,委实不容易。我从小爱读书,自认语文的基础还好,但是,我的文字功底却并未长于他人。而且,对于语文中的阅读题,因其千变万化,亦难以做到次次高分。针对于此,我要求自己将第一册到第六册语文课本上出现的所有生字与自己念不准或概念有模糊的字、词全部抄录在语文笔记本上,并给每个字注上音,加上释义。这个工作看似繁重,但一旦做成,即收益甚多。不仅得于高考,也令自己的语言表达,阅读理解的能力有所提高。而且,做这个工作你没有必要一次完成。一天完成一课到三课,效率就已经相当高了。一定要记住:不能急于求成。循序渐进,由少到多,效果自然会显露出来。对于阅读题的训练亦是如此。不妨订一份《中学生阅读·高中版》或《语文报》。这两份刊物上都有水平很高的阅读题目。那时候,我要求自己每天一定要抽出时间做一篇文言文阅读、一篇现代文阅读,并且在做过之后,要求自己认真思索为什么对,为什么不对,以提高自己的分析、判断、综合的能力。

我想一定有同学会问,那么语言的重头大戏——作文,该怎么办呢?好,我首先问你,字词关过了吗?句子、词法掌握的怎么样了?如果你告诉我这一切都不在话下,只是作文依然写不精彩。那么,我想告诉你,问题不在于你有多勤奋,而在于你让太多的学习与题目占据了你的时间,使得你头脑的想象力枯竭,敏锐度降低,更使你的阅读量大为减少!这可不行。我的原则是,不管有多忙多累,也要抽出时间来阅读一些优秀的课外书。你可以选择临睡前的那15分钟,也可以空出整个星期六的夜晚用来读书。在高三短短的一年中,强调靠“写”来提高写作水平,我认为实在不合实际。要想用最短的时间得到最好的效果,我认为还得依靠阅读。我记得,毛姆的《刀锋》,尼采的《悲剧的诞生》等好书我都是在那时读完的,获益很大。

李宏霞(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学生,黑龙江省高考文科第三名):

语文是文史类考生最基础的课程,语文复习的任务量很重,包括字、词、句式、语法、阅读(包括现代文和文言文阅读)和写作,而写作则是前几项要求的综合体现,可谓是重中之重。语文基础知识的掌握关键在于平时的基础,技巧性很小,而在此基础之上的写作能力则完全有可能通过适当的引导和培训在短期内达到一个质的飞跃,因为生活中离不开语言的运用,而写作正是把生活语言系统化、目标化,再现于我们的文章之中来表达一定的思想内蕴。

首先,我们要对自己的能力进行正确的评估。高中学生的理论思维得到了发展,知识的深度和广度在原有的基础上增加了,理解力和辩证思维的能力有所提高,因此我们完全有能力写一些富有哲理的文章。认识到这 ,我们就能树立写好作文的信心了。在建立自信的基础上,我着重从三个环节来提高写作能力。

观察积累。观察是作文的前提,掌握了观察的本领,犹如挖掘到写作的源头。首先要把观察的大门敞开,让外界的信息源源不断地输入大脑,积累感性材料。我每天坚持看新闻联播,了解国家大事,特别是焦点访谈中的内容常常成为我的作文中的时事热点。高三的时间有限,不能阅读大量的书刊报纸,而年龄小又束缚了我们的个人阅历,所以我另寻佳径,从范文中汲取养料。范文是文章典范,我们可以从中借鉴到恰当合理运用材料的方法。同时可以学习它的观点、语言、技巧,并结合自己所学知识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通过仿写,掌握有关写作的知识,更重要的是使知识转化为技能。

审题立意。审题是分析题目词语的含义,中心词与修饰词之间的关系,副标题的限制作用。关键是要把握题旨,以明确选材范围、结构和体裁等。

审题要解决三个问题:一是写作内容,二是写作重点,三是确定文体。我进行此项练习时,最有成效的是比较法,用几个题目进行比较。

立意是确立中心和主题,围绕中心选取材料。我督促自己做到“意在笔先”,“胸有成竹”,只有这样材料的选拔,结构的安排,语言的运用才有的放矢。同时要随时注意引导、启发、鼓励自己通过多向思维、求异思维来拓展思路,从一个问题,一个材料的多角度、多层次进行思考,然后从诸多角度比较中找出自己感悟最深,最能发挥自己特长的角度去写。例如《苦与乐》、《顺境与逆境》等一类命题,一般的思路是从两方面辩证地来分析论证,但如果能从多角度、多方面来求结论,从一因多果,一果多因来思考,思路就会开阔得多。

布局谋篇。就议论文而言,布局谋篇的过程,就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自我训练时要坚持编拟提纲,我始终认为提纲是文章的蓝图,是对文章的结构布局,段落层次的总设计。编写提纲实际上是进一步深化构思的过程,使之条理化。如果写完后的文章,抽去内容而“骨架”仍像你构思时一样有立体感的话,就达到了此次训练的目标。

“作文后记”这是三大环节之后的小总结,对于巩固练习成果很有实效。每次“后记”只谈一、二个问题,篇幅不必太长,一定要有侧重点,记录自己的写作意图,总结自己在立意选材,谋篇布局、语言表达方面的独特体会,也可对自己的作文全面综合评价,重点分析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巩固写作练习效果的另一有效方法是“一题多做”、“一题多练”。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下一页


Tag:学习方法初中学习方法,高中学习方法语文教学 - 中学语文 - 学习方法
》《北大、清华状元谈语文学习经验》相关文章